饼子的回忆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10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候,全家里以地瓜干为主食,地瓜干越嚼越碎,在嘴里膨胀着难以下咽。
  为了改善生活,母亲背着地瓜干,带着我们到村东的一个大碾盘上碾压。我和妹妹喊着号子,前拉后拥,帮着母亲推碾。碾磙子碾压在凹凸不平的瓜干上,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瓜干逐漸被压碎,我们也都累得汗水溻湿了衣服,没有了起初的劲头,只有气喘吁吁的声音。
  母亲和好面,抓一小团在两只上下翻动的手掌中来回团揉,团揉紧凑了,就把两只手掌伸开,把面团压扁压长。这时八印锅开始发热了,母亲把饼子一下子烀在锅上,随着吱啦吱啦的响声,饼子就牢牢地粘在热锅上了。地瓜面饼子虽然黑不溜秋的,但吃起来感觉柔软甜润,比地瓜干好吃多了。看到我们吃饭时精神舒畅了,母亲难过的脸上也就绽出了许多笑容。
  最好吃的还是白面饼子,也叫锅贴子,是把小麦捞了然后晒干,用石磨磨成面粉而烀成。
  我家天井里有一盘石磨,平日总是由母亲推磨。由于生活的重压,母亲中年就有腰痛的毛病。推磨时,我常见母亲一边推磨,一边用手捶打后腰。遇到星期天,我也帮着母亲推磨,让母亲休息一会儿。磨盘比碾盘小得多,短时间里我也能推着石磨隆隆地转动,但不能持久。看到从磨缝里唰唰流出的白花花的发着香味的面粉,就想到了白面饼子,心都醉了。
  因为白面细腻、筋道,母亲烀得又细又长,咬起来比其他饼子绵软可口。饼子虽然好吃,但是当时生产队里分配小麦不多,也就是逢年过节来了客人才能吃一点。所以偶尔吃一次,家里每人只能分到一小份,谁吃不饱就再吃别的食物。我吃掉自己这一份以后,就不想吃别的饭食了,眼巴巴地瞅着哥哥、姐姐以及妹妹手中的饼子,可是谁能把自己的饼子让我侵吞呀。母亲看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又无奈地把她那份没吃完的饼子递给我,我急忙接过来,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后来,生活好转了一些,可以每天吃到一点玉米饼子了。
  那时,父亲的劳动强度很大。为了保障父亲的能量输出,母亲在中午给父亲烀一个大玉米饼子,父亲总是将饼子一分为二,自己吃一半,然后再吃一些地瓜干充饥,另一半让我们吃。我们都眼巴巴地瞅着这块玉米饼子,生怕被别人抢走。母亲便将这半个饼子掰成几小块,分给我们兄弟姐妹,她自己一点也不吃。
  后来,我要离开家到公社驻地上高中了。母亲不想让我在外面受苦,就让父亲到集上粜了瓜干籴了玉米,让我全天候地吃饼子。到了学校,我才知道,大部分同学不是吃玉米饼子,而是吃口感和营养都较差的地瓜,他们都很羡慕我的饼子,我倍感自豪和温暖。每周返校,母亲会提前给我烀出一锅玉米饼子。在兄弟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下,母亲从锅里一个一个地揭下来,用包袱包着,装在一个大网兜里。我背着一兜散发着余热和香味的饼子,兴冲冲地回到学校。
  这香喷喷的玉米饼子,可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们从口里给我省出来的呀!
其他文献
在湘西南马头桥,这个巴掌大的地方,人们是最讲礼数的。  礼数不到、礼数不周或者失礼的人是不被大伙尊重的。会被别人骂“死不通道理”,是无知的表现。接下来的日子,在一簇簇游离过来的目光里,他们的岁月如一池死水,受乡人唾弃……  在乡间,礼数也叫礼性。它们在乡人的共同努力经营下,四季葱茏,世代葳蕤。当时,村里的人们没有多少文化,大字识不得几个,呷墨水最多的人也不过上了个高中,在乡民们的眼中,是太学了!是
期刊
一次月光行动,记忆深刻。  月光下,我们几个孩子正聚精会神地把捋好的麦头放在火堆上燎,微黄的麦粒瞬间变成了嫩黄香甜的美食,阵阵清香飘荡在田野,馋得我们饥不择食,谁也没注意到看坡护麦的孟大爷,顺着火光悄悄地来到我们身旁。“孩子们,千万要注意安全防火啊!千万不要烧了麦田,烧了麦田可是大事!吃了赶快回家吧。”冷不丁把我们吓了一大跳。大家心想:坏了,这次要闯祸了!吓得一个个溜之大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
期刊
猪獾是鼬科,哺乳动物,长得非常像猪,喜欢吃蚯蚓、蜥蜴、蝼蛄等,也盗食玉米、红薯、花生等农作物,生性胆小,平时很少见到。我在乡村长大,也只是在小时候见过两次。前不久,母亲在电话里说烦透了。我问:“么事?”母亲说:“咱家的瓜园今年被猪獾给糟蹋惨了。”  母亲每年都会种西瓜和甜瓜。一到瓜成熟的时候,便打电话让孩子们回家拿。瓜果虽随处可买,但母亲总觉得自家种的瓜更香甜,不打农药,孩子们吃得更安心。当然,还
期刊
在我们家乡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大海边,每逢海水退潮时,人们发现在海边的沟渠、滩涂及石块的周边,爬满了一只只大大小小的蟛蜞。  这些小家伙,宛若一个个小精灵,在沙滩上时而走动,时而停歇,一旦见到赶海人的影子,便迅速地爬入洞中,躲藏起来。  生活在雷州半岛大海边的渔民,于上个世纪的70 至80 年代,家家戶户都有捉蟛蜞腌渍磨蟛蜞酱的习惯。那时,渔民们每当出海捉到蟛蜞,回来就及时用清水洗干净,用盐腌上个把星
期刊
一说到石灰,像我这样的“90 后”或“00后”,也许会知道明代于谦的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但几乎没人知道,石灰究竟是怎么烧出来的。听了爷爷奶奶的讲述,才知道我们诸葛庙村居然曾是本市一个重要的石灰产地。  对于农民而言,石灰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消杀虫菌和改良土质,二是用来当作建筑材料。爷爷说,农田土壤多数含酸性,而石灰属碱性,水稻插秧前
期刊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背着书包,走在放学回家的小路上,折断路边伸出来的一根小树枝,抽打着脚下漫长的杂草,树枝上原本有的几片叶子掉了,青绿的树皮也脱落了,光溜溜的。  小男孩端详着手里光秃秃、白亮亮的树枝,高兴起来,仿佛得到了一件心爱的玩具,指天画地,扮演绿林好汉,嘴里不由得吹响了口哨。他会唱的歌不多,口哨声也就不成曲,如同鸟鸣,时长时短,时高时低,蛰伏路边山林里的几只不知情的小鸟也跟着应和,清脆地鸣
期刊
父亲弟兄姊妹五个,奶奶在我出生前就已过世,爷爷也在我两三岁时不在了。为了在土坷垃里刨食,单帮的父母在繁重的农活之余几乎无暇照看我。因此,童年的我基本上大半时间被父母托付给了屋后的干娘。  我是在干娘家那个门墩上长大的。每次,我在地上爬,脆格生生地干哭几声耗尽气力后,软软地与地面来个亲吻。干娘需要照料家里猪啊鸡啊,还要忙活一大家人的饭食,也没有时间整天将我背着抱着,无奈就将我交给了堂屋的门墩。从小乖
期刊
说实在的,它并不香甜,相反,有一种苦涩的气息,但在这容易犯困的季节,它的到来,能给人提神,提醒大家,一年之计在于春。它是谁?芳名叫作女贞子,开满了我们的校园。  四月中旬的春雨中,那矮矮的女贞树的枝叶间,冒出来一些细长的淡绿色的花秆来,花秆的顶部,是一颗米粒形的花蕾,身形也是修长的,色彩则是白中略帶点绿意,远远地望去,像一把米粒撒落在绿叶间,一幅丰收在望的图景;过了三四天,这批花蕾开放了,四片花瓣
期刊
始终记得岳父当年“雪中送米”的故事。  1987 年,我与当时还没买“城镇户口”的妻子结婚后,一贫如洗。虽然是一名乡卫生院的医生,但工资少得可怜,每月仅有百把元,只能糊口而已。妻子婚前在娘家某乡镇企业当出纳,婚后就没去上班了。母亲为我们的生活万分着急,她考虑到我家在古镇首创的个体布店生意很好,就叫我二姐在县城刚开业的“文昌宫农贸市场”二楼租下了一间门面房,让妻子也开一个小布店,并说干就干,所以我们
期刊
今年的“520”很意外,吃瓜群众等来的不是哪个明星官宣恋爱,而是知名影星离婚的消息,一个本该情侣们秀恩爱的日子,被一个离婚新闻抢了头条。  近几年,恩爱夫妻分道扬镳的梗,吃瓜群众应接不暇。一对对恩爱夫妻扯下遮羞布,甚至撕破脸互撕,让吃瓜群众跌破眼镜,直呼这世间还存在真正的爱情吗?  “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个回复,道出了成年人爱情的真相,维持婚姻的不易;也道出爱情要想长久,必须相互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