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新做法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qing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践中总是发现教得越细,越不厌其详地讲解分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反倒越低。这是因为语文是多元的、审美的、整体的和综合的,语文教学过分地重视分析讲解,就会忽略整体性的实践积累与练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探索一些新的做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笔者结合一些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1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教学
  
  学生已经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十几年的生活经验的“纸”。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不妨从学生已有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入手。例如在讲授《幼时记趣》这篇课文时,笔者紧紧抓住“幼”“趣”2个字,让学生回忆他们小时候的趣事,然后再让学生朗读课文,领会课文中的趣。有相关知识经验,兴趣又已被挑起的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作者观蚊、玩蚊、观丛草虫蚁、鞭蛤蟆之趣。学生能读懂课文,接着对字词就容易落实。其他诸如《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都可以让学生从本地的风俗、端午节的情况、过年的活动入手来组织教学。这样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拉近,既可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避免枯燥的满堂灌,同时把“听、说、读、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 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向学生讲授一篇课文,不只是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内容,而且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师生互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比较阅读则是较好的方法之一。如学完《社戏》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叶君健的《看戏》,并扩展阅读臧克家的《社戏》。鲁迅的《社戏》是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作者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余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作者巧妙地采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抒发自己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真挚友情的眷恋,委婉、含蓄地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在课文结尾处情不自禁地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臧克家的《社戏》、叶君健的《看戏》写于太平盛世,和平年代,他们尽可热情洋溢地赞美戏曲艺术家,热烈地赞美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观众。作者借课文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而是叙事性记叙文。
  
  3 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课内解决的东西有一定的针对性,内容相对比较专一,而学生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情况,客观上就必须以课外学习的形式作补充。另外,许多答案要从实践中得出。因此,课外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学过程中应当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不仅仅在课堂45分钟,而且也在平时的点点滴滴积累。
  例如《荷》专题,课文选编咏荷诗5首,而古往今来咏荷诗是很多的,远远不止这5首。所以在教学《荷》专题的5首咏荷诗时,预先布置学生回忆、查找喜欢的咏荷诗。上课时,先让学生背诵自己学过、读过或查到的咏荷诗。一般来说,学生都喜欢自己能得到同学的羡慕或认可、教师的表扬。因此,学生都会认真回忆、查找相关的咏荷诗。结果学了这个单元后,学生不仅能背诵课文选编的5首咏荷诗,还能背诵一些没有选入课文的咏荷诗。
  总之,教师要优化课堂结构,根据课堂容量的大小、内容的难易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溪中学)
其他文献
1 立足学校教育主渠道,认真落实德育在素质教  育中的首要地位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加强德育工作中,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德育为首的观念,把教会学生做人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树立注重实效的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学校德育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做到学生心里。  1.1 注重课堂教学,让主渠道全程渗透
目的:进一步探讨单次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聚焦超声仪进行单次聚焦超声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杀心理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青少年自杀的心理状态和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自杀普遍存在自卑绝望、感情脆弱、信赖性强、敏感多疑、自私霸道、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就无所谓句子,更无所谓语言。要想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单词,一要靠努力与勤奋,二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    重视音标教学,强化拼读训练    学习音标音标是英语学习的拐杖,笔者从起始阶段实行“字母——音标——单词三位一体”的同步教学。将48个音素教学集中提前到26个字母教学阶段,在26个字母的发音中包含了大部分音标,此时进行音标教学是水到渠成,突破了音标
2015年春天的一个早上,密歇根湖薄雾弥漫,芝加哥上空灰蒙蒙的一片。住在28楼的达西像往常一样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窝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然而,他其实并没有看电视,而是在观察阳台栏杆上挂着的那个长型的白色塑料花盆里住进的“客人”——一对游隼。    游隼,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动物之一。游隼分布甚广,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它们主要栖息于山地、丘陵、半荒漠、沼泽与湖泊沿岸地带,也到开阔的农田、耕地和村屯附近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学”,“教”就失去针对性。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
就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与"三农"问题之间的终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然的团结和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谋划建设新农村的工程师作用,
电脑辅助设计的出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基础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及创造性思维,推动色彩构成教学的发展。  美术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由教师教,学生学。学生把精力都放在技法的表现上,时间一长深感课程枯燥、乏味。随着电脑辅助设计的出现,美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电脑辅助设计使美术教学走向快捷    在信息化、多元化的高科技时代,电脑辅助设计日益普及,使美术教学
英语基础教育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最终成为独立自主的语言学习者,为其终生学习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是笔者面临的一大课题。笔者根据语言的习得规律,在写
或许此刻,你正坐在一家餐厅中,与朋友共进晚餐,服务生端上了主菜,在你面前的这盘海鲜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吃了几口后,你的表情开始出现变化,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这盘海鲜的原材料究竟是什么?答案是:海浪的声音。  这是最近的一篇科学幻想文章,但它却揭示出了一个真相:在吃饭时,我们感受的不仅仅是味觉,选择的餐具、播放的音乐都直接影响着我们对食物的感觉,并且这种影响力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强烈。很多餐厅已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