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四大”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们只有进行情境教学,才能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易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了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四大作用,仅供同仁参考。
  一、巧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需要教师设计好情境的程序,让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让情境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运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创设开放性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我们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游戏和小组讨论两种方法入手,创设开放性课堂情境,开放课堂,能让学生张扬个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在渗透图形转换的思想后,我就马上放手让学生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0厘米、8厘米、10厘米和8厘米,以10厘米为底边的高是6厘米,学生在自主探索后得到了5种不同的计算方法:①(10 8)×2=36(平方厘米);②10×8=80(平方厘米);③(10 6)×2=32(平方厘米);④10×6=60(平方厘米);⑤10 8 6×2=30(平方厘米)。这些方法的出现的确是我没有想到的。
  我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与点拨,然后领着学生走出教室,在学校操场,做了个现场测量,使学生由迷惑变成了理解,从混乱走向了有序,最终得出只有10×6=60(平方厘米)才是正确的题解。
  三、创设直观性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是首先对现实世界中大量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形成表象,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通过实物投影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具体表象,使小学生从中进行分析抽象,掌握概念。例如新课标实验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平均分”的概念,可以先引导小朋友一起分一分:把6根小棒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小朋友们可以先在座位上摆放,教师在下面巡视,然后选择典型的方法让个别学生到投影机上摆出来,进行比较,小朋友们就可以发现分法有3种:5根和1根,4根和2根,3根和3根。其中只有最后一种方法每部分是一样多的,可以让学生把这三种分法进行分类,从而引进“平均分”的概念。采用实物投影,能够给学生提供具体实例,使学生从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计算法则,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9+8时,可让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有些学生可能会用小棒数,有些学生可能会用手指数,也有些学生可能会在9之后再数8个;还有些会把8拆成1和7,然后把9凑成10,再加上7,等于17;也有些学生可能把9拆成2和7,把2和8加在一起然后再加上7,等于17。把种种算法罗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择优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另外也可以把学生作业当中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罗列出来,让其他学生当作“小医生”来治病也让他们以后别再出现这种状况。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功能,就必须掌握科学的设疑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设疑技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第一,比较设疑。如:教“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出示24×3、24×10,为新课搭桥启思。再出示例题:每盒彩色笔24支,13盒一共有多少支?学生讨论解答。学生把13盒分成了10盒和3盒,分别算出支数,再算出一共的支数。此时,引导学生看书,对照比较,并设问:书上的竖式与自己的算法有什么异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哪种方法计算好?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书写格式怎样?这样的比较设疑,使学生思维活跃,在自学中弄清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品味到了自学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激起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观察设疑。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用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将图形变成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的前后过程,问: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回答后再设疑:能不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发挥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本文探讨了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寻找丰富的教学资源,自主探索新知、自主练习、学习情况自我反馈和自主整理复习等方法,网络对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不断地推动教育的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期刊
通过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本人切实认识数学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从新课程的主要内容出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和研究新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充分准备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素材,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条条框框的束缚,通过轻松舒心的自然环境,鼓励学生创造学习探究的活动情景,调动学生活跃的学习氛围,从而展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单调的、死板的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是利用多媒体先进的教学手段,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数学教学中呆板的文字、静止的图形、图像等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能使重点突出,难点易突破,信息量大,有助于照顾到全体学生、省时高效。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学课堂,创设情境,重难点    21世纪人类社会进
关键词:普通班高中数学原因教学方法数学兴趣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各高校急剧扩招,我们的高中教育也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各高级中学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普通班数量成倍增加。普通班的教学方法研究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特别是高中普通班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本人从事了近十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历了未进行分层教学的优生与差生混合的普通
该文提出一种五层前馈式模糊神经网络,通过建立初始模型、修剪和调整,可以在无先验知识或专家指导下,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摘要:在初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我们初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实施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教法的更新和理念的更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要注重数学实践课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特长。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创新    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
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的构造方法,该方法要求所给的数据具有分段、分片、分块和超声的结构,这些相应的单元形成了所采用的神经元。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构造的神经网络提高了范
【摘要】初中数学学习应突出学生的主动、能动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数学问题运用的综合素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接受式学习、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实践型学习、探索型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发展主体性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认识客观世界,它应该是一个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