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使得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说在数学的课堂中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潜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善学、好学、乐学,从而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使教学内容的落实更加有效.
下面以苏科版的八年级上册的“4.3平面直角坐标系(1)”的这节课为例,谈在数学的课堂中如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新课导入,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本课“4.3平面直角坐标系(1)”的导入,教师设计如下:
1.温故知新
(1)在数轴上标出表示1,2,3的三个点的位置?
(2)如图1.写出数轴上的点A、B、C所表示的数?
先复习数轴,学生知道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反过来给出一个数也能在数轴上找到相对应的点;让学生体会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知识,同时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
2.生活中的数学
(1)如图2.如果小明的座位是第3列第4行,请在座位表上写上小明的名字.并描述小亮的座位?
(2)如果只说小明的座位在第3列,或者只说在第4行,你能知道小明坐在哪里吗?
(3)如果小明的座位第3列第4行,用(3,4)来表示,那么小亮的座位可以怎样表示呢?你会用这种方法描述你的座位吗?
(4)按照上述表示方法,(3,5)和(5,3)表示的是同一个座位吗?为什么?
创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向家人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用这个生活问题导出新知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就能使大部分的学生参与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有热情,就会有学习动力,为本课的教学开了好头,使学生在学习上树立自信;同时,教师设计出几个简单易答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就能发现原来生活中问题,有这么多的学问蕴含在其中,就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解决了许多问题,于是有了成就感.在问题的理解上,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个时候,教师要留心学生,对每个学生都要给予肯定与表扬,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做,会使本课知识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究新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新知呈现及方法展示的舞台
探究题:如果列数用横的数轴来表示,行数用纵的数轴表示,座位用点来表示.那么如何找到表示(3,4)的点的位置呢?
那点(5,2)呢?
通过教师提出的设想,可以从找座位这个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本课学习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可让学生自己
总结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这样就能教会学生学习新知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接着通过找第3列第4行这个座位,就是先找第三列再找第四行,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描出点(3,4)的方法:先过X轴上的表示3的点画X轴的垂线,再过Y轴上表示4的点画Y轴的垂线,两垂线的交点就是点(3,4).
描点方法让学生进行总结,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总结后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坐标,让某个学生到黑板上去讲解并操作描点的过程,这样可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胆量,同时,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新知反馈与提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空间
本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完成,在进行新知反馈,教师可设计以下题目供学生练习,不仅可以巩固本课的重点知识,而且能够为新知的拓展和提高起到铺垫.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空间的同时,也给学生发展个性思维提供平台,教师会发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很大的.真的可以独立发现很多问题并能解决很多问题的,而且思维方法多样,有时还很简洁呢.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记忆深刻,教师省力,学生乐学.
反馈:1.读出下列各点的坐标;
2.总结各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符号特征?总结出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何特征?
新知的反馈与提高,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检查了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下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教师如果在这个环节上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时间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的话,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出来,数学的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综上,在数学课堂中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设计就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乐学才能好学,好学才能善学.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收获成功.
下面以苏科版的八年级上册的“4.3平面直角坐标系(1)”的这节课为例,谈在数学的课堂中如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新课导入,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本课“4.3平面直角坐标系(1)”的导入,教师设计如下:
1.温故知新
(1)在数轴上标出表示1,2,3的三个点的位置?
(2)如图1.写出数轴上的点A、B、C所表示的数?
先复习数轴,学生知道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反过来给出一个数也能在数轴上找到相对应的点;让学生体会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知识,同时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
2.生活中的数学
(1)如图2.如果小明的座位是第3列第4行,请在座位表上写上小明的名字.并描述小亮的座位?
(2)如果只说小明的座位在第3列,或者只说在第4行,你能知道小明坐在哪里吗?
(3)如果小明的座位第3列第4行,用(3,4)来表示,那么小亮的座位可以怎样表示呢?你会用这种方法描述你的座位吗?
(4)按照上述表示方法,(3,5)和(5,3)表示的是同一个座位吗?为什么?
创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向家人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用这个生活问题导出新知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就能使大部分的学生参与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有热情,就会有学习动力,为本课的教学开了好头,使学生在学习上树立自信;同时,教师设计出几个简单易答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就能发现原来生活中问题,有这么多的学问蕴含在其中,就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解决了许多问题,于是有了成就感.在问题的理解上,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个时候,教师要留心学生,对每个学生都要给予肯定与表扬,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做,会使本课知识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究新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新知呈现及方法展示的舞台
探究题:如果列数用横的数轴来表示,行数用纵的数轴表示,座位用点来表示.那么如何找到表示(3,4)的点的位置呢?
那点(5,2)呢?
通过教师提出的设想,可以从找座位这个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本课学习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可让学生自己
总结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这样就能教会学生学习新知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接着通过找第3列第4行这个座位,就是先找第三列再找第四行,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描出点(3,4)的方法:先过X轴上的表示3的点画X轴的垂线,再过Y轴上表示4的点画Y轴的垂线,两垂线的交点就是点(3,4).
描点方法让学生进行总结,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总结后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坐标,让某个学生到黑板上去讲解并操作描点的过程,这样可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胆量,同时,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新知反馈与提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空间
本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完成,在进行新知反馈,教师可设计以下题目供学生练习,不仅可以巩固本课的重点知识,而且能够为新知的拓展和提高起到铺垫.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空间的同时,也给学生发展个性思维提供平台,教师会发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很大的.真的可以独立发现很多问题并能解决很多问题的,而且思维方法多样,有时还很简洁呢.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记忆深刻,教师省力,学生乐学.
反馈:1.读出下列各点的坐标;
2.总结各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符号特征?总结出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何特征?
新知的反馈与提高,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检查了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下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教师如果在这个环节上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时间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的话,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出来,数学的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综上,在数学课堂中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设计就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乐学才能好学,好学才能善学.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