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心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l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作者在教学中注重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倡导环保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心得
  
  天然药物化学为我院药学类各专业必修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我院药学、药剂等专业开设天然药物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为1∶1,通过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可以验证、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对各类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提取分离技术和不同仪器的使用方法,为其今后从事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就近年来的实验教学工作谈谈心得体会。
  一、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环节,逐渐形成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双向循环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改革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强化技能训练的做法如下。
  1.以传统的经典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在实验内容方面,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代表性天然药物,如芦丁、大黄、粉防己,分别采用水、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三种不同类型溶剂进行提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三类不同溶剂的优缺点。将实验纸层析、薄层层析及柱层析等基本操作导入到各个实验环节中,让学生在掌握天然药物化学中重要的三类化合物(黄酮、蒽醌、生物碱)的理化性质的同时,巩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在培养基本功基础上,我们还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如:对于大黄的提取分离,先在理论课上进行“关于缓冲纸色谱在天然药物应用”的讲解,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初步查阅有关资料,根据自己所做的缓冲纸色谱的实验结果,设计分离各个化合物所选溶剂的pH值、萃取次数、萃取溶剂的最佳体积等实验参数。通过此实验,改变了过去学生依赖实验讲义,依样画葫芦做实验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开设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我们通过开设中药综合实验——绞股蓝口服液的制备,将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该实验,学生对作为天然药物代表的绞股蓝如何开发制成药物有了完整的认识,充分意识到中药的现代化离不开以中药物质为基础的研究强有力支持,从而确定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地位,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丰富教学与手段,拓宽学生知识面。
  由于实验教学受到时间、设备条件及药材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需要了解但无条件在学生实验中使用大型昂贵仪器,如超临界流体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质谱等,可借助计算机,将仪器的使用方法制作成课件,根据需要进行演示,将一些耗时长、重要的实验以录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与操作技能。
  4.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让对天然药物化学有兴趣的学生组成科研兴趣小组,深入实验室,参与实验准备、试剂的回收再利用、标准品的制备等工作。这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设计、安装实验装置,分析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在科研活动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增强了实验设计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科研创新的枯燥和艰辛,更好地锻炼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毅力。
  5.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内容与形式,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除了做到常规的实验要求外,着重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内容如下。
  (1)预习情况检查:根据课上提问回答的情况,考查学生有无认真预习实验内容。
  (2)操作规范检查:在实验过程中督促检查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3)实验报告撰写情况:批阅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否认真书写,结果是否合理,尤其是实验讨论部分,考查学生能否总结自己的行为,并提出合理、有见解的建议。
  (4)实验设计环节检查:考查学生有无将理论联系实验,能否根据查阅整理文献、应用理论所学的知识,设计好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二、树立环保理念,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过程中需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解决因实验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实验带教老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因此将环保理念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尤为重要[1-2]。以下我就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1.试剂等级的选用。
  实验所用试剂按含杂质的多少和用途分为若干等级。纯度越高,价格越贵。选择试剂时,要按照实验的实际要求,选择相应级别的试剂。如提取时选用桶装药用酒精代替瓶装的纯乙醇,不仅能满足实验所需的要求,还能大大降低实验成本。
  2.规范化的操作、避免重复试验。
  将规范化的实验操作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是称量药物还是量取溶剂及仪器的选用方面,都要求做到使用前心里有数,操作起来动作准确、技术娴熟、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的重复实验。
  3.溶剂回收,循环再利用。
  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不论提取溶剂、洗脱剂,还是展开剂,使用量都较大。如果使用不当或不加以回收,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一方面,我们从强化学生的节约思想入手,引导学生时刻注意节约使用各种药材和试剂,能少用的一定要少用。另一方面,我们坚持能回收试剂一定要回收,能循环使用的一定要循环使用,这样既节省了实验经费,又保护了环境。
  试剂的回收再利用,是减少实验对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对于单一溶剂,我们能做到简单回收处理后循环再使用;对于两种混合溶剂,主要是洗脱剂及展开剂,将其整体收集,回收后,利用薄层层析的层析条件及结果,添加适量的一种溶剂,使其符合实验要求;对于更多组分的混合溶剂,不容易再利用时,选择萃取方法,将其中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回收再利用。
  4.实验产品的综合利用。
  天然药物实验课上的最后提取分离所得产品量较少,但每年学生较多,将学生所得的产品可以统一回收再利用。一方面可以指导有实验兴趣的学生,制备成标准品,可供教学科研上使用。另一方面可与后续的课程结合,开设出新的实验项目,如芦丁片剂的制备等。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我们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实验内容,建立合理的考核办法,将良好的环保意识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拓宽思路,树立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环保意识,使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也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筱玉.加强环保意识创建绿色化学实验室[J].化工高等教育,2007,24,(2):88-90.
  [2]陶曙红.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环保教学方法探讨[J].中医药导报,2005,11,(2):72-73.
其他文献
追求个性特色克服一般化徐友俊一张报纸要吸引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县市报更是如此。在报业竞争中,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着力追求个性特色,以增强县市报的可读性和吸引
摘 要: 学好物理贵在有疑。我们要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敢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打开物理知识大门。  关键词: 物理学习 敢提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一个有成就的人是有“学问”的,人要想有“学问”,就必须要在“学”中“问”、在“问”中“学”。“问”即“疑”也。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解疑,才能获得启发与知识,对自己终身受益。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了解到的新闻越来越多,时事热点是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许多时事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地理教学中很好的“活教材”。尤其在目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适时地、恰当地用好时事材料,对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配合地理高考复习、开展素质教育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紧张的高三复习阶段,赋予地理复习新的思想,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一、矿井概况平一矿1959年12月5日简易投产,原设计能力150万吨,1971年达产。经挖潜改造后设计能力为240万吨。1980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260万吨,现实际生产能力300万吨。现开
摘 要: 如何使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注重设置悬疑,激发探究热情;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注重过程教学;充分体现“生活—物理—社会”的学科特点。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情境创设 设置悬疑 实验教学 过程教学    高中物理知识和初中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有的害
本研究利用体外批次试验筛选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和延胡索酸二钠(disodium fumarate)组合的优化添加剂量。选择6只体重相近,并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着重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重视提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有效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所谓新课程标准下的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即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根据中学
悬挂的电灯随风摆动,是多么平常的事,伽利略却要问个所以然,结果创立了“摆的等时性”学说。可见,好奇发问、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何等重要。因此,教师急需转变观念,构建主动学习的课堂。  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会逐步过渡到会学、乐学,给予学生自主权是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的关键。我在多年物理教学中,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和群体素质的提高,按“成功教育”三要素:期望—(创设)机会
随着山西电视台节目的改版上星,我们以此为契机,以新的姿态、新的形象、新的节目投身于日趋激烈的荧屏竞争,力争舆论引导再上新水平,电视宣传再上新台阶,节目质量再上新档次,屏幕形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正确地使用探究式教学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本文论述了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化学教学 作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