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对物理思想的考查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思想是物理知识及物理方法的灵魂,物理思想具有隐蔽性、抽象性和创造性,它蕴含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高考重视对物理思想及其相关物理方法的考查,旨在凸显物理学的本真,有效甄别考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表现在,物理思想及其相关物理方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等效思想;对称思想;近似与估算的思想;转化思想
  作者简介:许冬保 (1963-),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省物理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物理考试命题及其评价的研究.
  4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即将解法未知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化归为熟悉、易解的问题.在转化思想中,类比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物理类比思维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或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推理方法.物理类比推理过程,一般是首先比较两个(或两类)不同的对象,找出它们之的相同点或相似点,然后以此为根据把其中一对象的已有知识,推移到另一对象上去.[4]例4(全国卷Ⅰ,第20题)如图5,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A.Q点的电势比P点高
  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
  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
  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
  答案AB
  解析由运动的对称性,类比斜上抛运动,带电油滴的运动轨迹一定是抛物线.由于匀强电场中的电场力不变,所受重力恒定,所以油滴所受合外力恒定,由牛顿定律知,加速度恒定,且方向竖直向上,显然,选项D错误.根据运动性质,油滴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则场强方向竖直向下,沿场强方向电势一定降低,因此,选项A正确.由Q点至最低点P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合外力做负功,动能减少,可见,选项B正确,C错误.综上,正确选项为A、B.
  点评该题抽样统计为难度0487,区分度065.可见难度中等,有较好的区分功能.斜上抛运动及带电油滴的运动均为匀变速曲线运动,因此,斜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以及运动规律可以迁移到题中所给的油滴的运动过程的分析.通过类比推理,可快捷得到结论.
  参考文献:
  [1] 王平杰.高中物理思想方法提炼与拓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
  [2] 王换荣,陈德坤,郭裕茂.例谈化学思想和方法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J].教学月刊,2016(3):33.
  [3] 王較过,王立.论物理学中的等效思想及等效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6):97-99
  [4] 乔际平.物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8
  [5]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11.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和物理紧密联系,数学作为研究物理问题的工具,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有关物理问题的运算.  关键词:物理中考题;数学知识;解题;物理教学  数学和物理紧密联系,数学作为研究物理问题的工具,在初中物理中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物理现象与过程的分析中,经过概括、抽象等手段,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二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正确、迅速地进行有关物理问题的运算.中考试题中也经常加
摘 要:电学图象是中考、竞赛中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和考查内容,利用数学中直角坐标系知识结合物理意义分析图象中的图线,通过数理结合“凑公式”利用斜率和“面积”、遵循规律“凑数字”、寻找方程“凑图线”等解决相关问题,形成解决相关电学问题通用的思维方法,并提高学生解答物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理结合;解决;电学图象  物理图象能方便形象地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物理图象通常是利用数
摘要:以平抛运动为依托,借助轨迹方程分析解答几类物理问题,目的在于培養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更好地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平抛运动;轨迹方程;数理结合能力  作者简介:董刚(1974-),男,甘肃天水人,理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及教研工作.
摘 要:作為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怎样才能在新课标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探索和实践:一、初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物理教师具有举足轻重作用;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渗透安全思想教育;三、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四、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刻苦学习精神;五、利用创新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正确引
摘 要:胡克定律可以用劲度系数表示,也可以用杨氏模量表示.分析表明,弹簧的劲度系数与材料、弹簧的长度、粗细等因素有关.本文讨论了胡克定律的3个推论,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  關键词:胡克定律;数学表达式;劲度系数;推论;实例分析
摘 要:在专题教学中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抓手,围绕精心挑选的压轴题,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设计“题链”,使学生在解答“题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其物理思维,以提升物理思维能力来提升物理学业成绩.  关键词:物理思维;能力;“题链”;设计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
通过对浙江新高考试题的研究,探讨动量定理的几种应用,并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Zhejiang Pr
摘 要:“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的便捷和高效.基于“互联网 ”时代孕育而生的微课教学更是极大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设计将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加以涵盖,在互联网平台之上供学生反复钻研和学习.这样的方式不仅会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也会更好的让师生之间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和沟通.在进行微课设计时,教师要首先以初中物理课
摘 要:“一題多解”是指对同一道习题,应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求解,最后得到同一结论.“一题多解法”对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非常有好处.通过三个实例简要说明了“一题多解”在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一题多解;物理习题;应用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成为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中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科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到理解精神,掌握精髓[1].初中物理教材作为物理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实施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载体.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做到科学素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促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