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创造性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延伸性学习法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 体育设施 体育教学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延续,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阶段。高中学生在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后期,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独立性、自我控制能力开始明显增强,对体育的兴趣也趋向于集中、稳定,对体育教学内容、形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选项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体特长、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这为终身体育锻炼和适应未来社会生存需要奠定了良好的身心基础。选项教学开展几年来,其在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与热情等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一、教给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
  1.自主学习法
  要让学生感受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由于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对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课程标准并未做出详细的规定,这意味着对每个学生来说,实现目标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提高力量这一目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采用健身器械,无条件的学生可以采取俯臥撑、引体向上等练习方法。总之,自主学习可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加强了责任感,树立了自尊和自信,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为今后坚持体育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合作学习法
  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学习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可以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小组,一起探究、练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达到锻炼的目的。合作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获取更大的收益,得到更好的体验。当然,强调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个体练习,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个体练习也是完全必要的。例如:在组织低年级学生跳绳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
  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又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凝聚力,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目标。
  3.创新性学习法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性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实际上,儿童在幼年时期就常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积木或手里的一切东西,在自己的床上、地板上、沙滩上、山沟里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新性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挖掘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给学生提供创造活动的机会。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创意与我们的设想不一致时,千万别“一棍子打死”,新的活动方式或游戏规则常常会在这样的情景中产生。
  4.探究式学习法
  要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提起探究式学习,会给人一种很高深的感觉,似乎只有科学家才有探究世界奥秘的本领,小小一个学生能探究些什么呢?其实,探究行为是儿童的一种常见表现,他们从小就爱问“为什么”,但往往由于大人们的忽视,不愿意去回答他们提出的看似简单、荒谬、愚蠢的问题,从而使儿童越来越少地问“为什么”、越来越少地探究这个世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最明确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必问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越来越淡漠。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去进行探究。
  5.延伸性学习法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课程标准重视课程的延伸性。所谓延伸性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学习和活动。教师应重视学生延伸性学习的原因是,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就有限;现在流行的运动项目很多,这些流行的运动项目不可能都进入课堂,但其中多数项目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例如: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在节假日进行体育活动等。因此,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课程资源,积极进行体育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建议
  1.学习方法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个体差异来选择,不能盲目地套用某种学习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运用学法,学会制订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学会评价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法与学法要相互统一。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4.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学习方法不断优化。
其他文献
目的:HSK是人类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是一种由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性疾病,但目前HSK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其治疗的有效措施少,本研究观察了IL-17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是神经科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危险因素较多,危害极大,致残、致死率较高。随着对SE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SE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不但
学位
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3亿3000万的人患糖尿病。截止2003年,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二大国,
摘要:本课题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课外小实验,对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这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收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化学 家庭小实验 教育功能  学生自主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对象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相当与以往教材的家庭小实验),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而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如西红柿为什么是酸的),结合教学进度补充适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环境是否愉悦和谐,影响着师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并部分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要调控好课堂氛围,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学习,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自信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堂 快乐教育 轻松 自信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主要突出的强调了“快乐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现代教
摘要:奥苏伯尔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由此看来,阅读教学起点应该是在我们进行教学之前,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应该循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展开。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一、重朗读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
摘要:21世纪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发展,教师理应与时俱进,进行全方位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改革,为此,我们应从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进行全方位的转变。  关键词:改革 知识 引导 巩固  历史课程和教学改革中的教育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念,在
摘要:衡量一个高中生是否会学的根本标志就是看其是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生与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更多具有整齐一统的规范性,更多外部的强制色彩,而高中生仅仅如此还不够,教师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分析学生年龄、性格气质和认知思维特点,诱导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体验,了解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性格气质特点,发掘自我优势,摸索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进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本阅读 指导  一、中学语文教师应掌握多种文本解读的理论及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