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精深 知类通达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mur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学术,一定是有人文关怀和生命气息的学术。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的两部著作《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正是浸润着学者智慧、充满人文关怀、给人以思想启迪与心灵触动的用心之作。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逢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75周年,这两部著作既是献礼建党100周年之作,又是纪念陶行知先生之作,同时也是第37个教师节之际送给广大教师的经典之作。
  与以往研究陶行知的学术著作不同,这两部著作既不追求陶行知学的大而全,也不执着于陶学的专而深,而是将关注点设定在“教师简读”上。一是将目标读者定位于“教师”或“准教师”;二是追求“以简驭繁”的效果,使老师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快速有效地把握住陶行知教育之精髓,为教师提升自身修养,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提供有法可循的成长路径。总的来说,两本书的特点有二。
  一、文思精深
  周洪宇教授是治陶行知学的大家,著述有二十余种,计五六十册。在浩如烟海的有关陶行知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中,如何以简驭繁地编出适合一线教师阅读的读本呢?读本既要得陶行知教育思想之精髓,又要简明易懂,贴近一线教师,还要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作者文思精深,通过创新体例,严密逻辑,贯通内容,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
  体例周密。《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的编写体例分为四个部分,围绕“四有”好老师的几个方面分别选录陶行知的教育名篇:第一编,理想信念——教师的历史使命与社会担当;第二编,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伦理与道德精神;第三编,扎实学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第四编,仁爱之心——教育的出发点。这样编排的精妙之处在于,既符合陶行知教师教育论述的实际情况,可以直观感受陶行知先生的为学为人及其教育思想精髓;又遵循了教师专业标准,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相结合,教师可以从阅读原始文献中感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与人格魅力。
  逻辑严谨。如果说通过《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一书,读者可以感性地走近陶行知先生、初步了解他的教育主张的话,那么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一书,則可以理性地解读与评价陶行知教育思想,概括与提炼陶行知精神。《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的编写体例,体现出逻辑严谨、系统科学的特点。该书分为相互关联的七个部分,包括第一章:家世乡风与求学经历;第二章:政治活动教育改革及办学实践;第三章: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与具体教育主张;第五章: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第六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第七章:学习陶行知,培育中国“四有”好老师,造就一流教育家。两本著作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本土与域外、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既注重专业伦理、伟大人格,又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育理论和实践及其当代启示,对新时代教师培养培训大有裨益。
  融会贯通。两部著作实为一个整体,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纵向上,以陶行知的生平经历与教育思想为架构;横向上,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为纲,勾连出陶行知最具思想光芒的篇章。譬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一书的第一编“理想信念——教师的历史使命与社会担当”中,又分为“教师的培养目标”与“教师的初心理想与社会使命”两部分;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的第三章“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中,非常详细地从政治理念、哲学观点、文化思想三个部分来论述。而对于陶行知最为著名的“生活教育”理念,既有《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第四章中对“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与具体教育主张”的详尽分析,又有《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的第四编“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篇文章的印证。两本书相互参见,构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宏大广博又精微深邃的体系,显示出周洪宇教授“体大虑周,辞约旨丰”的别具匠心。
  二、知类通达
  《礼记·学记》有云:“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达到深刻理解、触类旁通的境界,从而树立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且不轻易动摇。“知类通达”也可以作为周洪宇教授治学精神的概括,他在研究陶行知思想中汲取学术营养,归纳陶学精髓。
  提炼陶学精神。著作中处处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芒。关于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周洪宇认为:“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中国近代原创力最强、真正形成教育学说体系并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关于陶行知精神,作者在书中创造性地总结成六点:一是爱满天下的博大胸襟,二是乐于奉献的伟大情操,三是炽热真诚的教育激情,四是不屈不挠的刚毅品质,五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六是开拓求新的创造精神。这是非常公允的、有创造性的提炼。
  客观评价陶学。书中不虚美,求真务实地评价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例如,关于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评价:“作为一种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教育学说,生活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蕴含着不少合理因素,它的现代大教育观、主体教育论、生活课程论、实践教学法和终生教育论等,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分。”又如,关于陶行知学局限性的评价:“任何一个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都有其历史局限性,陶行知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对待陶行知的教育学说,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而不能停留在简单模仿陶行知的想法和做法的水准上。”
  认识当代价值。周洪宇认为,陶行知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营养来源”,同时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有益的理论借鉴”,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教育立国’的思想,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可以“借鉴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使教育与社会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还要“借鉴陶行知‘社会即学校’思想,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开放的大教育体系”,“借鉴陶行知‘全面教育’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借鉴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借鉴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借鉴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借鉴陶行知‘政富教合一’思想,注重社会整体改造”“借鉴陶行知坚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思想,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学习治学路径。从周洪宇的著作中,或可窥见其治学的方法与路径。其一,编写《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旨在倡导阅读原文献,不能只读别人解读过的文献,而是应该走入文本,这样才能走近陶行知,有所感才能有所发。其二,研究要做到知人论世,评价要客观公允。《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的第一章,专门从家世乡风、求学经历、家庭生活三个方面,分析陶行知的成长背景与经历对其的影响,提出陶行知“深受尚实、求实、笃实的徽州文化影响”,“20世纪30年代,他之所以能够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兴办育才学校、创立生活教育社、国难教育社,开展战时教育、国难教育和民主教育,就是从与吴树琴的爱情与婚姻中得到了巨大的精神动力”。这些观点是非常客观而公允的。其三,学科知识广博,思维严谨周密,史识史观正确。作者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的第三章中,专门论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理念、哲学观点与文化思想,显示出历史文化哲学研究背景下的广博与厚重感。
  总而言之,《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两部书,从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目标出发,以文献选读结合思想研究,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著作体例突破了以时间为轴的编排模式,将研究视阈置于思想与时代互通的文化层面上,呈现出陶行知作为人民教育家成长、发展的历程。著作内容丰赡,结构精巧,同时又突出了陶行知的精神品格与时代影响,客观呈现出陶行知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学者风貌。周洪宇教授的著作紧跟当代形势,吸收前沿成果,创新结构体例,坚守陶行知学术根据地,是教育学与陶行知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可以有效地满足教师对知陶、学陶、师陶、研陶,做“四有”好老师的要求。
  (作者系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鄢志勇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我们习惯用已有的理论、经验、看似正确的方式去开展工作,但当学生的负面情绪骤然出现时,这些“正确”的方法有时就会失去作用。这时,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用发现的眼光看学生,用创新的方法化解负能量,找到合适的教育突破口,春风化雨,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顺水推舟:怎一个“娘”字了得  “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娘……”  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我聽到赵老师班上一个学生正在唱歌,但是歌
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作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既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又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木卡姆研究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与时俱进,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展与创新,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新疆艺术学院作为新疆惟一的民族艺术教育研究基地,多年来一直与兄弟木卡姆研究单位通力协作,共创佳绩。尤其在演唱、演奏、理论研究、培养下一代及挖
专家点评  一位在农村小学从教的老师,讲述自己与农村孩子的精彩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农村环境的欣赏,对农村孩子的赞许与关爱。故事围绕百合的盛开与凋谢、学生的观察与发现,比较集中地描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学生库建君在课堂前后的变化,从而引申出利用身边教育资源的话题。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时间跨度很小,却能引发许多思考。  细致的观察是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  说库建君是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学生,这并非笔者主观臆断
读罢尚家骧先生的《欧洲声乐发展史》(华乐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声乐史》),禁不住拍案叫好。激动之余,写下一些浅见,以此文向声乐界的同仁推荐这部好书。    一、 兼容并包 脉络清晰    《声乐史》是一部巨著,前后十五章,囊括数百年,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西洋声乐的全部范畴。打开此书,犹如展开了一幅恢宏大气的艺术画卷,风光绮丽,美不胜收。  欧洲的声乐艺术以歌剧和艺术歌曲为载体,以技术理
为推动我国交响乐创作,本刊编辑部于2005年11月25日邀请在京部分专家召开座谈会,研讨我国交响乐的创作问题。知名作曲家、理论家苏夏、杜鸣心、石夫、汪毓和、李西安、高为杰、金湘、王西麟、叶小纲、关峡、杨青、王宁、张大龙、权吉浩、刘湲、秦文琛、郝维亚、郑冰以及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主席傅庚辰、副主席兼分党组书记徐沛东、中宣部文艺局干部马小龙等出席了座谈会。马小龙首先传达了最近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傅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職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
3月12日,今天是植樹节,我和老师一起播下了向日葵的种子。3月19日,向日葵、向日葵,你怎么还不发芽呢?3月22日,老师,快看!我的向日葵发芽了,好开心啊!  这是华苑幼儿园幼儿在课程活动“笔记大自然——种子的幸福之旅”中的一篇亲子笔记。通过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点亮儿童对自然生命的呵护和期盼。华苑幼儿园立足“点亮教育”的视角,努力践行“向下扎根、向上结果”的园训精神,确立了“尚自然、爱艺术、养品格
万寿桥小学是一所流动孩子、留守孩子、特异孩子较多的学校。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校构建友善追梦德育,搭建家校社共建的助梦舞台,谱写了“五大资源”协同育人的新篇章。  “天天蓝马甲”搭建家校平台。“蓝马甲”助梦家委会,由家长自主申报、学校审核成立,并以“蓝马甲”为象征,专门引领学校和家庭和谐育人的组织。设有德育、学习和安全三个部门,每个部门有16名家长组成,每天均有三个部门的1名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
时间:2005年1月7日 下午3∶30-9∶30  参加者:于庆新(《人民音乐》副主编)  陈哲(项目组负责人)  金娜(项目组音乐教育与传承研究)  记录整理:金娜    于:你们项目组刚刚从云南回来,又下去了40多天?  陈:对,12月我们带丽江玉龙县专管文化的县长参观了项目在兰坪的四个试点村寨。虽然工作中同样遇到一些问题,但我们很明确项目的形态和意义:以试点求突破,拉动信心,带动地方自己来做
视唱练耳课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学时最多、基础性最强的一门课程。“视唱是指对音乐作品不经过预习就能视谱即唱或视谱即奏的技能,这种技能可通过视唱、视奏训练来达到。练耳即听觉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并发展对音乐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丰富和提高其内在听觉,加强对乐谱的实际理解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力。”①   目前,在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主要包括单声部与多声部视唱,音组、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