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适对传统治学方法的整合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h8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他用力最深影响最大的还是所谓的“科学方法”,重视方法也是胡适实验主义的一个最大特点。余英时先生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中所说:“胡适思想中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化约论倾向,他把一切学术思想以至整个文化都化约为方法,
其他文献
春秋后期的引诗、赋诗、说诗都一度出现高潮,但到后来,引诗、赋诗活动衰落,而说诗风气继续蔓延。这个阶段的引诗、赋诗,在形式上经历了由繁入简的演变,说诗则是由简入繁。引诗带有鲜明的个人特点,赋诗出现审美属性强化的趋势。训诂说诗、义理说诗,以事说诗,是当时说诗的三种主要方式。
近年来此起彼伏的群体性事件在引起国内外关注的同时,也使得以社会和谐与稳定为主题的研究再次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将社会转型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群众参与性事件笼统地定性为群体性事件在学理上是有失严谨的,对群体性事件和集体表意行为进行科学的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集体表意行为应当采取与群体性事件不同的处理思路,妥善管理和引导集体表意行为,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开民声”,即建立和完善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一、知识供应链制度内生化伙伴关系网的基本界定 与单链式知识供应链不同,制度内生化的知识供应链伙伴关系网中最核心的是“异智流”,还包括整合返潮的“共享心智流”,以及外部的信息流。它将“异智流”整合返潮为“共享心智流”,进而达到边际增值盈利空间的价值实现。如图所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审视。就实践论视阈而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仁者爱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共同体主义”等实践思想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期刊
文化对话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作为一种化解国际舞台潜在矛盾的手段。文化是生活中传达身份和定位意义的继承体系,其核心是价值体系。跨文化对话是一种理解他者的诠释学尝试,要做到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从文化对话的方法论研究出发,要关注参与对话双方的关系、不同历史经历、作为一种文化身份的象征、种族中心主义态度等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我们自身标准的历史反思与自觉、了解对方文化的各方面及其价值体系的逻辑、寻求共同理念、向对方持开放态度。
《基督教经典译丛》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学术工程,谨对译丛总序作几点讨论。欧洲社会面貌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演进,是欧洲社会生产和经济关系发展的结果,不是基督教塑造了今日世界,而是社会经济生活塑造了今日基督教。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世界宗教和民族宗教,都对当代世界的面貌产生了影响。基督教主要是欧洲人及其美澳洲后裔的宗教,不是“南方宗教”,更不是“普世宗教”。基督教的道德价值在欧洲宗教文化背景下起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机制同基督教文化有根本的区别。
近代中国城市在西方的影响下开始发育,商业贸易逐渐取代政治军事而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在城市进化的推动下发生的。商业化的城市不仅培育新文学创作的主体、受众以及现代的传播媒介,而且城市进化产生的城乡文明层次差距,也为新文学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
心理学理论创新离不开心理学方法论创新。要实现心理学理论的创新,须突破传统心理学方法论局限,实现心理学方法论边界与范畴的扩展。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意味着心理学观由科学主义实证观向多元文化心理观转向、研究对象边界和内涵拓伸、研究方式多元化、研究主体生存方式转换等,继而推动和引领心理学理论不断演变与传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结合,亦即进入我们的手足、血脉和心灵,是全方位的整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