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的潮州“朱泥壶”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u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壶,可由多种材料制作而成。而集喝茶、把玩、欣赏、收藏于一身,自古以来引得达官贵族着迷、文人墨客青睐、收藏家追捧、老百姓喜爱的壶,莫过于以土为原料手工制作并烧制而成的宜兴“紫砂壶”和潮州“朱泥壶”了。
  据考证,宜兴“紫砂壶”与潮州“朱泥壶”实属一脉相承的姊妹壶。前者创始于明正德年间,后者自清道光年间从宜兴引入潮州。
  其实,宜兴“紫砂壶”与潮州“朱泥壶”都属于统称,各为系列,恰与“所有的贵重木材统称为‘红木’”相类似。这两个系列壶彼此之间可以由完全相同的几种原料土制作并烧制而成。从“工程地质学”角度讲,这几种原料土分别是由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等岩石经风化后原地沉积而形成的含砂粉质黏土、含砂黏土、粉质黏土、黏土。就其土的颗粒级配、矿物成分,宜兴与潮州两地的土实际上彼此相近(陆地其他区域也存在类似的土),所不同的仅仅是产地而已。这正像内地的石灰岩可以烧成水泥,喜马拉雅山以及国外的石灰岩同样可以烧成水泥一样,道理是相同的。
  至于宜兴“紫砂壶”与潮州“朱泥壶”的颜色,这与原料土中天然含有的微量成分有关,其中,红色的含有氧化铁,紫色的含有较多氧化锰和较少氧化铁,黄色的含有较多氧化钛和较少氧化铁。
  在制作过程中,宜兴“紫砂壶”其壶身是借助于模具,按照拍泥片——裁泥片——拍身筒或镶身筒——上底片等程序完成的;而潮州“朱泥壶”其壶身是将转盘上的泥料,通过手指按压捏挤并提拉完成的。因采用的泥料粗细不同,从成型泥坯到烧成成品壶其收缩率相差甚多。根据经验,紫泥(相当于含砂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类)在10%左右,红泥(相当于含砂黏土、黏土类)在15%左右,朱泥(相当于高粘性的黏土类)在20%左右。
  宜兴“紫砂壶”,一般质地较粗(多由含砂粉质黏土、含砂黏土、粉质黏土制成),壶壁厚,光滑度较高,壶体沉重;圆、方等壶型并举;泡茶不失原味,透气性、保鲜度均好;从成型泥坯到烧成成品壶其收缩率较小,成品率较高。现今拥有约十万人的制作大军。自1979年至2012年,共计涌现出13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潮州“朱泥壶”,一般质地细腻(多由粉质黏土、黏土制成),壶壁薄,光滑度高,壶体轻盈;一般为圆弧形壶型;泡茶不失原味,透气性、保鲜度均好;从成型泥坯到烧成成品壶其收缩率较大,成品率较低。现今仅有为数四五百人的制作队伍。自1979年至2012年,共计涌现出1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不论是宜兴“紫砂壶”还是潮州“朱泥壶”,它们既是喝茶工具,又是高雅的艺术品;奇巧、浑朴、灵动、大气、光润、精美,和谐中正,匀称流畅,气象万千;集喝茶、把玩、欣赏、收藏于一身,各具特色,雅俗共赏,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收藏价值。
  由于受历史、地域、规模、宣传等因素影响,宜興“紫砂壶”在国内早已家喻户晓,而潮州“朱泥壶”则知之甚少(主要销往东南亚)。现今同级别大师制作的壶,宜兴“紫砂壶”价格竟然是潮州“朱泥壶”价格的十倍甚至几十倍。相比之下,后者潜藏着巨大的升值空间。
  (注:本文作者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工程地质高级工程师;本文图片由谢华大师提供)
  源于自然 融会贯通
  1965年出生的谢华,是潮州朱泥壶世家“俊合号”的第五代传人。现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朱泥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
  经过30多年的努力,谢华实现了朱泥壶制作的工艺技术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创新,把潮州朱泥壶由日用茶具提升为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潮州工艺美术的靓丽名片。
  源于自然、融会贯通是谢华制壶工艺的最大特点。他善于把古典的、现代的、国内的和国外的各种美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朱泥壶作品中,是当代最富于创新精神的制壶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清新、大气、简朴、流畅、儒润,艺术境界与众不同;先后夺得两项国家级特别金奖和20多项国家级金奖,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紫砂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中,潘天寿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名字。他笔下的巨制,风格刚健、大气磅礴。正所谓“画品如人品”,这种笔墨功力,是他个性和内心的一种率性而为。  “霸悍”是潘天壽艺术风格的关键词。而这个词与中国画的主流审美似是不太合拍的,历来也鲜见前人的绘画理论中有这样的主张。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基因最讲究含蓄、内敛;然而,潘天寿的创作不仅要“霸悍”,还要“一味”,这听起来真是“很不得了”!  对此
期刊
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同时带来了西方的视觉欣赏习惯,国人不懂得怎么品读。而画家又不能总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要求大众,因为时代变化了。潘天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非常
期刊
传统文人画内敛蕴藉,富有书卷气,耐人寻味。尤其是花鸟画重视作品的寓意,对表达方式十分讲究。潘天寿先生却亮出“一味霸悍”的惊人之语,因为“霸悍”与“蕴藉”从字义上看是相对的,那么推崇文人画的潘天寿先生为何偏要表示出“霸悍之意”,又刻一方“一味霸悍”的图章,钤于自己得意的作品上呢?  想“霸住”不容易  在潘先生的一幅《墨竹》(收录于《潘天寿书画集 下编》)上,他题跋:“野战,须以霸悍之笔出之。”吴茀
期刊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类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多改变。而20世纪的艺术家,除了画好自己的画,还要面对各种新问题的出现,首先就要面对画为谁服务的问题。古人的书画创作是属于中国文人的,其意并不在于解决与社会、群体有普遍关系的强烈诉求。而从民国时期开始,中国艺术家已经介于中国文人的理念和现代知识分子责任转化之间的关系,这让他们既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文人情怀,希望自我愉悦,又有对视觉效果等其他方面
期刊
潘天寿先生是浙江宁海人。说他霸悍,好像有些与通常人们对于江浙人的印象相悖。但实际上,在这里所指的霸悍,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写照。  一位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必定与其人生经历、性格、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通过亲友、同行、学生的回忆,作为后辈的我们也能够对这位大师所秉承的“一味霸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潘天壽的儿子潘公凯曾经撰文写道,父亲“一辈子都像一个农民那样生活着”,他自己动手炒年糕,每天
期刊
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是他的梦想,可出路在哪里?整个70年代,他都在思考前途,尽管觉得渺茫,但有一点始终坚信:学习不能松懈,总有一天,知识会派上用场。直到1977年10月21日晚上8点,他终于等来期盼已久的那一刻。高考,在当时成为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  迷茫中,坚持学习  1975年春,我高中毕业。“文革”期间的高中生,学业水平低得可怜,但似乎我们这一届较为特殊一些。因为从1972
期刊
有学者认为,现代的高考,延续了旧时科举最美妙的部分,以一种公平,实现了社会的流动。  然而,这4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一开始的人们始料未及。直至今日,多元化甚至能使相当一部分人有足够底气对年届“不惑”的高考说声:“去你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些围绕高考引发的争议,是正常,也是种进步。因为只有当人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有精力去思考:教育与高考,究竟谁该服务于谁?
期刊
当釉色莹润、形体优雅的如意瓶,遇上清新别致、引人入胜的图画,再缀上一抹奢华的纯金,观赏者仿佛走进了一场中国皇帝与欧洲女王的雅集。作者将现代艺术气息赋予尽显中式之美的白瓷,在传统与革新、中国与西方之间展开了跨越时空的对话。面对《如意瓶》系列,中国陶瓷艺术的不朽气韵跃然眼前,现代艺术的活泼与随性也浮现而出,从中,我们能看到作者的匠心良苦和深厚底蕴。如意瓶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质肥腴,与优美丰盈的瓶体曲线互
期刊
我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院里住着三户人家。我家居中,左边是我舅舅家,亲舅舅,有表哥表姐表弟三个孩子。右边是一户早年由宁波迁来的人家,二女一男也是三个孩子,都比我大。30多年前,这个小院子里的孩子无一例外都经历了初中、高中、高考这样的历程。  前赴后继  上世纪80年代北京的高考似乎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前期似乎依然带有高不可攀的色彩,参加的比例没有那么高,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中
期刊
1981年,《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羊肠小道上的竞争叫人透不过气——来自中学生的呼吁》的调查,反映了当时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负担加重问题的严重。  在调查中,对于“你感到精神上最大的负担是什么”这个问题,许多同学说:最怕的是过不了高考这一关。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们整天挤在这条竞争的小道上。一摞一摞的复习资料,纯粹是“填鸭”、“催肥”。  成绩好的学生被看成是学校的“资本”。即使开设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