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十大观念
①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⑥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⑦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③敢为天下先 ⑧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④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⑤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⑩来了,就是深圳人
观念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表现,对社会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观念更新推动了深圳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化、时代化,使这座改革开放之城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在去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活动中,我们组织开展了有几百万人参与的“深圳十大观念”的评选活动,评选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来了,就是深圳人”等十大观念。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之际,这些观念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深圳十大观念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集中反映了深圳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是对深圳的观念变革历程和改革发展道路的审视和梳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圳实践。
新观念引领深圳的跨越发展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巨大的思想观念。在被称为“轴心时代”的公元前八世纪至前三世纪,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无论是东方古中国的“百家争鸣”,还是西方古希腊、罗马的“公民广场”,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也是观念迭出、思想解放的文明繁盛时期。在轴心时代里,东西方的先哲们——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提出的许多思想原则和观念意识,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逐步走出了不同文明的发展道路。
新观念是社会变革的号角。新观念所引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在当时社会思想体系的核心部位和深层部位发动的根本变革。在西方,以人文主义新观念为引领的文艺复兴运动,为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正是由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先驱孕育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思想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资產阶级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先导,开启了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在中国,先秦的“百家争鸣”推动了新思想新观念的繁荣,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学术文化基础,其所推动形成的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儒家正统思想,引领着强大统一的中华帝国的崛起;而新文化运动的发动重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解放新局,五四运动的爆发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打破传统僵化封建的儒家文化束缚,唤起了现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觉醒,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延安整风、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等,都推动我们党成功跨越了历史关口、走上了历史发展的新道路。
新观念对发展和巩固社会变革成果、完善社会组织形态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例如,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主要是针对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重视物质利益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应运而生的。它的振聋发聩的意义并没有在这个口号提出时显现,而是由于深圳的践行引发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进而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过程中,这个观念对社会变革所发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完善功能,也逐步显现出来。
深圳是解放思想的产儿,又是思想解放的闯将。30多年来,深圳正是以大无畏的气概,想常人所不敢想,行常人所未敢行,“闯”入一个个传统观念的禁区雷区,孕育并产生了一系列新观念,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新移民来到深圳这块陌生的土地上开发创业,开辟了特区改革发展的新路径,使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推动了深圳经济的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正是观念引领的历史跨越。
十大观念是“国家立场”的“深圳表达”
看到深圳十大观念,我们也会引发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反映当代中国时代潮流的新观念会较早地诞生于深圳?从根本上来说,深圳观念其实是党中央战略新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国家立场”的“深圳表达”。
观念与深圳存在着天然的内在关联。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可以发现有一类非常特殊而稀少的城市,是应名而生的,或者说是被“设计”出来的。这类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承担某种特殊的政治使命、实现某种特殊的功能,城市建设都在某种既定观念设计主导下启动和发展。在灌木荒地中建造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固然是美国南北双方斗争和妥协的结果,但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同样是在荒野上建成的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充满了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它是发展主义思想观念的力作。而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正是这类城市的典型。在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之前,其特殊使命及功能定位就已经确定,其“观念”也如日当头。“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试验田”、“窗口”、“排头兵”、“示范区”作为深圳的特有名分,肩负着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使命,在矢志不渝的伟大实践中贯注着“深圳观念”,演绎出一曲渔村荒滩上的惊天巨变,展示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机、活力和梦想。
新观念的产生不是任意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同时,新观念的产生也不是机械的。恩格斯后来也专门强调观念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问题,说明观念产生具有规律性。
新观念的产生是历史的、现实的。所谓历史的,指新观念是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历史的转折越深刻,观念创新的程度也就越深刻。深圳观念就是中国历史转折的产物,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飞跃。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欧洲历史转折的产物,由佛罗伦萨产生并进一步扩展到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成为欧洲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所谓现实的,指新观念是在现实条件下产生的。在历史转折中,新生力量虽然在理论上是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有前途的,但是要找到一个现实的突破口,却并非易事。各种新生力量只有聚合在一起,集中形成强大的突破力,在一定时空中占据相对的优势,才能激发出新的观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观念变革通常会在传统束缚相对薄弱的地域产生,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融合会促进观念变革。
具体来说,深圳具有孕育新观念产生的各种现实条件:
一是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深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路先锋。在这里,经济开放最早得以实行,市场经济因素最早得到培育和发展,外资企业最早得以大规模引进。这是深圳产生新观念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试验权”的确立和保障。邓小平同志和此后的历届中央领导,都对特区建设给予热切关怀和全力支持,鼓励特区开拓创新、敢闯敢试,这是深圳观念得以产生的最大政治保障。比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如果没有小平同志的支持,就不可能得到舆论上的广泛宣传。
①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⑥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⑦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③敢为天下先 ⑧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④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⑤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⑩来了,就是深圳人
观念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表现,对社会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观念更新推动了深圳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化、时代化,使这座改革开放之城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在去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活动中,我们组织开展了有几百万人参与的“深圳十大观念”的评选活动,评选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来了,就是深圳人”等十大观念。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之际,这些观念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深圳十大观念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集中反映了深圳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是对深圳的观念变革历程和改革发展道路的审视和梳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圳实践。
新观念引领深圳的跨越发展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巨大的思想观念。在被称为“轴心时代”的公元前八世纪至前三世纪,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无论是东方古中国的“百家争鸣”,还是西方古希腊、罗马的“公民广场”,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也是观念迭出、思想解放的文明繁盛时期。在轴心时代里,东西方的先哲们——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提出的许多思想原则和观念意识,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逐步走出了不同文明的发展道路。
新观念是社会变革的号角。新观念所引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在当时社会思想体系的核心部位和深层部位发动的根本变革。在西方,以人文主义新观念为引领的文艺复兴运动,为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正是由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先驱孕育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思想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资產阶级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先导,开启了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在中国,先秦的“百家争鸣”推动了新思想新观念的繁荣,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学术文化基础,其所推动形成的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儒家正统思想,引领着强大统一的中华帝国的崛起;而新文化运动的发动重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解放新局,五四运动的爆发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打破传统僵化封建的儒家文化束缚,唤起了现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觉醒,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延安整风、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等,都推动我们党成功跨越了历史关口、走上了历史发展的新道路。
新观念对发展和巩固社会变革成果、完善社会组织形态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例如,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主要是针对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重视物质利益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应运而生的。它的振聋发聩的意义并没有在这个口号提出时显现,而是由于深圳的践行引发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进而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过程中,这个观念对社会变革所发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完善功能,也逐步显现出来。
深圳是解放思想的产儿,又是思想解放的闯将。30多年来,深圳正是以大无畏的气概,想常人所不敢想,行常人所未敢行,“闯”入一个个传统观念的禁区雷区,孕育并产生了一系列新观念,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新移民来到深圳这块陌生的土地上开发创业,开辟了特区改革发展的新路径,使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推动了深圳经济的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正是观念引领的历史跨越。
十大观念是“国家立场”的“深圳表达”
看到深圳十大观念,我们也会引发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反映当代中国时代潮流的新观念会较早地诞生于深圳?从根本上来说,深圳观念其实是党中央战略新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国家立场”的“深圳表达”。
观念与深圳存在着天然的内在关联。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可以发现有一类非常特殊而稀少的城市,是应名而生的,或者说是被“设计”出来的。这类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承担某种特殊的政治使命、实现某种特殊的功能,城市建设都在某种既定观念设计主导下启动和发展。在灌木荒地中建造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固然是美国南北双方斗争和妥协的结果,但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同样是在荒野上建成的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充满了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它是发展主义思想观念的力作。而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正是这类城市的典型。在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之前,其特殊使命及功能定位就已经确定,其“观念”也如日当头。“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试验田”、“窗口”、“排头兵”、“示范区”作为深圳的特有名分,肩负着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使命,在矢志不渝的伟大实践中贯注着“深圳观念”,演绎出一曲渔村荒滩上的惊天巨变,展示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机、活力和梦想。
新观念的产生不是任意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同时,新观念的产生也不是机械的。恩格斯后来也专门强调观念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问题,说明观念产生具有规律性。
新观念的产生是历史的、现实的。所谓历史的,指新观念是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历史的转折越深刻,观念创新的程度也就越深刻。深圳观念就是中国历史转折的产物,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飞跃。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欧洲历史转折的产物,由佛罗伦萨产生并进一步扩展到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成为欧洲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所谓现实的,指新观念是在现实条件下产生的。在历史转折中,新生力量虽然在理论上是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有前途的,但是要找到一个现实的突破口,却并非易事。各种新生力量只有聚合在一起,集中形成强大的突破力,在一定时空中占据相对的优势,才能激发出新的观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观念变革通常会在传统束缚相对薄弱的地域产生,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融合会促进观念变革。
具体来说,深圳具有孕育新观念产生的各种现实条件:
一是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深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路先锋。在这里,经济开放最早得以实行,市场经济因素最早得到培育和发展,外资企业最早得以大规模引进。这是深圳产生新观念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试验权”的确立和保障。邓小平同志和此后的历届中央领导,都对特区建设给予热切关怀和全力支持,鼓励特区开拓创新、敢闯敢试,这是深圳观念得以产生的最大政治保障。比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如果没有小平同志的支持,就不可能得到舆论上的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