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排毒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_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毒一直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排毒”概念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它勾勒了这样一幅通俗易懂的人体新陈代谢的画面: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和饮食。在吸入空气、吃进食物的同时,也会把空气和食物中的毒素摄入体内;而食物本身在消化之后也会产生毒素。如果不把这些毒素排出,它们就会逐渐积累,对健康造成损害。这幅画面让大多数人相信,为了维持健康,就需要排毒。特别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今天,如果不排毒,是否就意味着会失去健康呢?
  你真的需要排毒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副主任 高键
  
  人体内究竟有哪些毒真的需要排出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人体摄入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提供了人体必须的营养素,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多余的垃圾。比如:体内的宿便、废气和废水,代谢产生的胺类、氨类、自由基、硫化氢、吲哚、肌酐、尿素和尿酸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就是内生的毒素。研究还表明,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抽烟、酗酒、熬夜、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产生很多内生毒素。再加上人体的呼吸、摄食和饮水,还会把环境中灰尘、大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化学药品、农药、兽药、激素、非法添加剂、色素、铅铝汞等重金属等外来毒素带进入体内。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内生毒素还是外来毒素,要成为真正危害人体的毒物,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剂量”。16世纪时,毒理学之父帕拉塞尔苏斯曾经说过“剂量决定毒物”。即使是无毒、低毒的物质摄入太多,也会变得有毒、高毒。比如,食盐吃多了就会引发高血压,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本来都是有益于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但在过量服用时也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毒害;甚至大量出汗后水喝多了,也会引发“水中毒”,因为过量的水会破坏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只有内生的和外来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在体内残留得越来越多,才会成为健康的障碍。口舌生疮、大便干躁、皮肤瘙痒、脸上生痤疮,这些都是毒素在体内过度蓄积的表现,进一步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痛风、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疾病。
  但是,这些慢性疾病都是病因复杂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体内的毒素以外,还与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体确实需要排毒,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排毒,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排毒,更不是靠排毒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形形色色的排毒方式
   “洗肠排毒”——侵入性的医疗行为。对便秘、结肠炎及急性粪石阻塞等患者来说,洗肠排毒确实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但是,洗肠排毒是灌肠的一种,属于侵入性的医疗行为,必须由有资质的医师执行,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而且,洗肠次数多了,不但会影响食物中营养成分吸收,还会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使肠道的反射功能降低,肠蠕动力量减弱,甚至形成对洗肠的依赖性。
  “淋巴引流排毒”——多此一举。其实,只要勤洗热水澡,或是经常慢跑、游泳,就能加速血液循环,就可以达到淋巴引流排毒的目的,而不必使用美容院按摩或机器拍打的方式。
  “排毒胶囊”——以“泄”为目的不可取。名目繁多的“排毒胶囊”或多或少都含有两味泻药:大黄和番泻叶,最大的作用是让你一天多去几次厕所。长期服用这类泄药会令人浑身乏力。有的产生依赖甚至成瘾,一旦停用,常会出现继发性便秘。
  “断食排毒”——不科学。一整天不吃食物,机体为了生存就会开始分解自身组织以提供营养素和能量,这使人的体力、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会下降。再加上胆汁在断食时无法分泌排出,更可能增加得胆结石的机会。
  
  可以说,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排毒方式,并非像宣传广告那样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些新奇的排毒概念,更多是吸引眼球的手段,是商家为了经济利益炮制出来的一个个美丽谎言。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跟风排毒,不但排不出毒素,还可能给自己“排”出病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排毒功能,利用排便、排尿、出汗这些人体自然的排毒方式来排出毒素,这样才是安全的和持久的。
其他文献
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通称。  地沟油可分为三类  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  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  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执法人员检查时,使用食用油酸败快速检测试纸,对比所检测油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评选,评出六大最健康食品和十大垃圾食品。评选出的最健康食品包括最佳蔬菜、最佳水果、最佳肉食、最佳食油、最佳汤食、最佳护脑食品六类,而人们熟悉的红薯,被列为13种最佳蔬菜的冠军。  红薯,又称地瓜、白薯、甘薯、番薯、红苕等,为旋花科一类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健康食品。红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
1. 面包 传说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一天晚上,一个做饼的奴隶在饼还没有烤好的时候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大。等到这个奴隶一觉醒来时,生面饼已经比昨晚大了一倍。他连忙把饼塞回炉子里去,他想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他活还没干完就睡着了。饼烤好后,发现那东西比他们过去常吃的扁薄煎饼好多了,后来,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代面包。  2. 咖啡 2000年前,一个叫卡尔迪的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巧妙地把对联用于饮食,则别有一番韵味,堪称为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传,古代某地有家酒店,因生意冷落,于是请来一位举人写了副对联,联云:“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受此妙联的吸引,进店喝酒的人与日俱增,生意也很快便红火起来。  饮食对联大多措辞典雅蕴籍、雍容含蓄,充分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如《履园丛话》言,钱泳在游历中见到的一酒店联:“刘伶借问谁家
体检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身体“健康情报”,体检前的饮食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   化验血糖前不宜喝咖啡、浓茶   食物可直接影响餐后血糖,所以测空腹血糖应该禁食至少8 h以上。如果早上7点抽血化验空腹血糖,则前一天晚上10点前就不能再进食任何点心、水果和饮料,但这段时间可以少量喝些白开水。最好晚上8点钟之前结束晚餐,晚餐后不再吃零食。血糖不稳定、睡前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可按照往常习惯加餐即可。
现代交通工具使空间缩成一个小世界,我们可以天南地北到处去吃各种不同的食物。然而。好吃的,想吃的,没有吃过的。如何能在有生之年尽量吃得如意呢?生有涯,食无涯呀!全球多数人必须吃的正餐,依内容、形式,或是相关的习惯等,大体可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用“脑”来吃的。美式吃法可以做代表。  美式流派一类把吃建立在医学、健康的前提下。吃什么都用脑思考。计划选择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医学、营养学一旦有新理论。
干烧大虾  材料:草虾10只,香菜2棵,蒜末1茶匙。  调味料:酒1大匙,酱油半大匙,番茄酱2大匙,辣豆瓣1大匙,酒酿1大匙,清水半杯,糖半大匙,醋1茶匙。  做法:1. 草虾剪去须足及尾部尖刺,由背部剖开,抽去泥肠后洗净,沥干。  2. 油3杯烧热,放入草虾炸至微弯曲时捞出。  3. 用2大匙油炒香蒜末,再放入所有调味料炒匀,随后加入草虾同烧。  4. 待汤汁收干、入味时关火盛出,撒上香菜末即成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以多方面的成就、丰富多彩的形态放射出灿烂的光辉而立足于世界。饮食文化便是其中让中国人引以为豪,并为环球所瞩目的一个方面。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国菜”——豆腐,更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充分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财富。其在哲学、美学、文学甚至于宗教、民俗等方面也起着深层次的影响。豆腐是我国传统养生食品,价廉物美,为名副其实的大众食品。豆腐色泽洁白,质地
人们常说,世界长寿之国,当选日本,实际并非如此,在世界长寿地区排行榜中,日本排行“老三”。摩洛哥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我国澳门地区屈居第二。
洛阳肉片是洛阳的一道地方特色菜,也是洛阳水席中的一道名菜,又名“誉四海”。它采用烩的烹调技法烹制而成,成菜特点“肉质滑嫩、汤菜交融、酸辣适口、回味悠长”。现将该菜肴制作工艺及其演变而来的连汤肉片和进一步创新的蒜香连汤肉片制作做一简单介绍。  洛阳肉片  主料:猪肉(肥瘦)。  配料:水发木耳、水发竹笋、水发金针(黄花菜)、水发大绿豆。  调料:精盐、绍酒、味精、酱油、香醋、胡椒粉、湿淀粉、大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