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手枪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在绝大部分美国西部影片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具,倍受警察、牛仔甚至劫匪的青睐。
  它,历尽沧桑,不仅见证了碧血黄沙的西部拓荒史,还见证了一个多世纪的世界战争史。至今它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依然保持着发明时的样子,它仍在被广泛地应用。
  它,就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实的老枪——
  
  在长约300年的燧发枪时代,人们一直为燧发枪火力不能持久而困扰。因为,这种前装(从枪口装弹)枪械的操作规程为:使用者先将枪管竖起,倒入火药,放入铅弹,用通条舂实。再将一块钢板盖在装有火药的火药池上,把击锤扳到极限位置,扣动扳机,燧石与钢板激烈撞击,产生的火星飞溅到火药池内引燃火药,继而引燃主弹仓的火药将铅弹迅速射出枪管。在打出一枪后,还要进行重复操作。在装填过程中,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所以,燧发枪在使用期间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其进行改进的努力尝试。
  
  胡椒瓶手枪、转轮打火枪
  ——先天不足仍存“硬伤”
  
  为了保持火力的持续性,人们首先想到了在一支枪上增加枪管数目的方法,这样在使用前给所有枪管装填好火药和铅弹,使用时只需依次转动枪管便可连续击发了,这便是胡椒瓶手枪。这一改进在前装燧发枪时代,对于以往只能“单打一”的老式燧发手枪而言,已经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明进步了(图1)。
  但是,胡椒瓶手枪在使用中仍存在着几个弊端:精度差;重量太大,没有两把力气举都举不起来;枪管转动方式笨拙。使用者拿着这么重的家伙,使用时又要转枪管、又要拨击锤、又要扣扳机,往往是手忙脚乱……因此几经改进,一种基于胡椒瓶手枪的变形枪出现了,就是转轮打火枪。
  转轮打火枪是将胡椒瓶手枪只留一根枪管,其余的枪管截短变为弹膛。这样,既可像胡椒瓶手枪一样保证连续击发(通过转动弹膛),又大大减轻了枪械的重量。但是,转轮打火枪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药池里装入火药以后,就必须保持水平以转动弹膛。一旦出现倾斜,火药就可能撒开来。这样,击发后有可能带燃不同弹膛内的火药,出现炸膛,伤到使用者;再就是很难防潮……
  随着科技的进步,后来出现了雷汞底火,才彻底代替了靠燧石打击引发引火药的方式,为之后枪械的大发展提供了一个必须的先决条件。据载,雷汞底火是英国人福赛思(1769~1843)发明的。福赛思通过把雷汞粉末铺在两张纸之间制出了“纸卷火帽”,就像现在小孩子玩的砸炮。这一发明不仅大大加快了枪的发射速度,同时也解决了火药防潮的问题(图2)。
  
  “单动”到“联动”——“柯尔特转轮枪”带动决斗规则与时俱进
  
  在反映美国拓荒年代早期题材的西部影片中,可以看到当时所使用的枪械还是单动枪。所谓单动枪,就是扳机只管击发,不带动弹膛转动。使用者一只手握枪,扣动扳机,另一只手则要不断地转动弹膛(图3)。其实,那时已有了双动机构,只是因尚不完善致使双动枪在使用中非常容易走火,尤其对在蹦蹦跳跳马上的骑兵而言,弄不好就会伤及使用者或无辜的旁人。而单动枪只要不扳机锤, 不管怎么扣扳机也不会击发, 很安全。直到1835年,21岁的柯尔特成功地把前人的一些尝试和自己的许多想法糅合起来,集中应用到转轮手枪的设计上,设计出第一款真正实用的转轮手枪后,枪的“玩儿法”不仅被极大地丰富,而且也打破了许多以往与枪的使用相关的框框。柯尔特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转轮手枪之父”(图4)。
  在绝大多数美国西部电影当中,柯尔特转轮手枪是不可或缺的道具。横着、竖着花里胡哨地转枪,伸伸缩缩空着的手,转瞬间就能拔枪击发,再加上各种惊险刺激的决斗场面,总给人一种缥缥缈缈的感觉。尤其对“时间就是生命”的决斗而言,拔枪的速度决定了胜负、决定了死活,必须先发制人。枪手一般以持枪一手的拇指控制机锤,以便在出枪的同时压倒机锤把枪机打开;以食指紧贴枪膛,以求出枪后迅速扣动扳机;再用剩余的手指快速将枪从套中带出;为了省去举枪的时间,通常是辅以身体后倒的动作,枪一出套压平就打……
  而在以往“单打一”的燧发枪时代,决斗一般习惯于后发制人。因为如果一枪没击中,则等同于解除了武装,只能由着对手来收拾自己了。再加上那时的枪精度很差,又是在别人的威胁下仓猝开枪,又紧张、又激动,很难一击中的。因此,那时有经验的枪手都喜欢后开枪。
  可见,枪的技术发展导致了决斗规则的改变。但从历史上看,转轮手枪的发明,主要还是帮助当年牛仔们解决了果腹问题——用于防身和狩猎。毕竟“玩命”的事儿不会天天发生。
  
  转轮手枪、自动手枪
  ——从花开并蒂到一支独秀
  
  盛极一时的转轮手枪也就风光了几十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动手枪问世后,情况就出现了变化。自动手枪问世之初,由于设计、工艺尚不完善,虽然有着火力猛、射程远、威力大等诸多优势,可一旦出现臭弹,则要取出弹夹、排除臭弹、再装填、再安上弹夹使用,这通折腾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是要出大事儿的;而转轮手枪如果出现臭弹、瞎火的时候,再扣一次扳机,便可迅速转膛进行射击。可以说,当时两种枪械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但随着自动手枪设计、制造工艺的日趋完善,尤其是美国另一位天才枪械设计大师勃朗宁设计出大威力的自动手枪之后,转轮手枪便处于淡出的状态,开始走下坡路了。从下面的对比便可看出两者的差距:
  装弹量:自动手枪装7发、15发甚至20发;转轮枪6发。
  射程:自动手枪因子弹装药量大,可打三四百米远;转轮手枪也就是200多米,这与其结构设计有关:转轮手枪的弹膛与枪体前后的结合处都存有缝隙,发射时两头冒火浪费了大量的初始动能,而这直接影响到射程(图5)。
  弹药补充:自动手枪是用弹夹供弹,熟练的射手只需拨动弹夹卡笋,空弹夹就会自动掉下,而射手只需推入新弹夹即可射击,整个过程也就3秒钟;而转轮手枪则需一粒一粒往弹膛中装弹,即便是后来有了自动装弹器,装弹时也需在对准弹膛上耗费一定的时间,而且自动装弹器上的枪弹稍遇碰撞或不稳时便会散落,欲速则不达。因此,一个熟练的使用者完成转轮枪装弹仍需耗费十几秒的时间(图6)。在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曾有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巡警在执行任务时被打死了。警方在勘查现场时发现,这位丧生巡警的转轮手枪就在身旁,里面刚装了5发子弹,第6发还在他手上,没等装进枪膛就被打死了。
  ……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枪弹的制造也由作坊似的手工操作发展成为机械化、工业化生产,质量日趋有保证,臭弹、瞎火率大幅降低,这也使转轮枪以往引以为豪的优势逐渐“贬值”。
  
  因地制宜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孰优孰劣本已一目了然,当欧洲已大量更换自动手枪后,美国人却仍对转轮手枪情有独衷,“春风‘难’渡‘大西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欧洲与美国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当时的欧洲已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法制化生存环境。虽然他们可以拥有武器,但仅仅是用来自卫或收藏;所买的弹药也是工厂标准化批量生产出来的,质量好、保存时间长……而当时美国还处于开发时期,需要枪的大多是农民和远方迁来淘金的移民。他们的生活环境远离都市,出于成本考虑以及其它的原因,人们习惯买火药、买弹头、买底火等原材料自己回家装填弹药。而这种手工作坊似的生产很难保证弹药的质量,臭弹、瞎火率很高,所以转轮枪在美国一直兴盛不衰,直到1899年菲律宾爆发了当地民众反抗美军残暴统治的大起义后,自动手枪在美国才柳暗花明。
  当时,驻菲美军主要装备的是0.38英寸口径的转轮手枪,但这种手枪子弹的停止作用不太好,往往打穿目标却不能停在目标体内造成更大的伤害,也就是不能让敌人迅速地丧失战斗力,美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来虽换装了0.45英寸口径的转轮手枪,威力、杀伤力是够了,但仍不能满足火力密度的要求。痛定思痛,美军终于开始全面换装自动手枪(图7)。
  自那以后,各国正规军队中成建制地装备转轮手枪便成为历史,可转轮手枪作为一种民间的收藏品,作为打猎、娱乐的工具,在很多国家还在继续生产、继续销售,仍有广泛的市场。由于有的时候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并不是呈直线的,而是螺旋式往复上升的,因此,也许在某个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当技术上又有了某种新的突破的时候,转轮手枪仍有可能再度大放异彩。
  
  


  (1)要玩儿转这个头重脚轻的笨家伙,没有两把子力气是不可能的
  


  (2)击发雷汞底火完成枪弹发射过程的示意图
  


  (3)这种“玩儿法”,看着都累
  


  (4)美国枪械设计大师赛缪尔·柯尔特(1814~1862)
  


  (5)转轮枪晚间射击时的情景
  


  (6)转轮手枪的自动装弹器
  


  (7)后来者居上,在美军列装长达70余年的勃朗宁M1911系列自动手枪
其他文献
传说贺兰山飞来一只凤凰。它看到这里黄河横贯、麦浪翻滚,一片风光秀丽的江南景象,竟不忍离去,化为一座美丽的城市。    谈起凤凰城,无论问及哪个老银川人,都会对着地图指点说:东门外高台寺是凤凰的头,头挨在黄河边;城中心的鼓楼是凤凰的心脏;西塔和北塔是凤凰的两只爪子,凤凰的尾巴很长,连着贺兰山脉(图1)。  这一片富饶的土地哺育着世世代代的人们,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五六千年。殷商时,北羌族、熏育族就生活
期刊
城市综合体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面,从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再到二三线城市,称之为城市综合体的项目已经遍地开花,这股浪潮势不可挡。在上海各个区域都有新建的城市综合体,它们的建成必将改变区域内的商业格局,也终将改变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综合体改变生活。  未来的城市地标  城市综合体不是简单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它是城市的功能的一部分,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它将引领城市升级。物
期刊
1980年和2006年,中日联合摄制组前后两次拍摄了纪录片《丝绸之路》,影片中的珍贵画面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古丝路上美丽的景致和悠久的文化,也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个被黄沙湮没的古代文明。    古老的丝路由于已经完全失去了它昔日的作用和功能,因此从某个层面看它已经消逝了;  但是,丝路还在,并与时俱进地以另外一种存在方式重新“复活”了,而且一定会延续至永远。  2000年前张骞出使西域,贯通了一条始于长安
期刊
它,后来居上,虽一度雄霸天下,但生不逢时。  它,演绎了一个时代的“最后的疯狂”,  但终没逃脱与这个时代一齐消亡的命运。  历史发展到白垩纪末期,分崩离析的泛大陆逐渐漂移形成大致今日的模样,地壳的不断运动引发了波及全球的火山活动,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地表,喷发物遍地狼藉;空气中,充满了有毒气体与灰尘……世间生命,面临着有史以来一场空前的浩劫,其中自然包括已统治地球长达1.6亿
期刊
誉品谷水湾是现在松江最火爆的项目,4月20日开盘,2小时就定掉了上百套,当天一共签约168套。项目主推约171平方米的大平层,定位高端,面向改善型客群。社区周边非常成熟的配套,距离地铁9号线比较近,还有优质的配套学区……该案拥有众多吸引人的亮点,笔者觉得,誉品谷水湾确实值得向有意向改善居住空间的朋友推荐。  距离置换空间被动的选择or 明智的选择?  誉品谷水湾目前的均价约为18000元/平方米,
期刊
有一种绘画,需要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时分开始,很少有人能够亲眼看到这种绘画工艺的全过程。    明朝末年,随着鼻烟传入中国,鼻烟壶渐渐兴起。因为鼻烟壶要随身携带,外部绘制容易被磨掉,所以鼻烟壶的装饰就采取了内部绘画的方式,随之而来的内画也渐渐成为一种艺术品被收藏和流传下来(图1)。  内画是一项精细活。携带在身的鼻烟壶体积小巧,可以在手中把玩,瓶中绘图面积小而且完全是反向悬笔作画,画到细微处,眼睛几乎
期刊
远古时代,在自然和猛兽面前软弱无力的原始人,崇拜强大的飞禽走兽,并把它们作为自己氏族的标志。在敌对和崇拜中,人类走上了与野性同行的道路,开始了一段敬畏动物的幼年岁月。  1.52亿年前,当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还尘封在历史的角落时,“恐龙”统治地球将近1.7亿年。然而,这样一群不可思议、异常强大的动物,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即将结束时,因为一场至今无法查明的浩劫,突然都死去了。  在恐龙灭亡几百万年后
期刊
用形色各异的材料进行雕琢,小至头发丝、米粒,大到一座楼都能雕琢出各种形神兼备的精美物件。但在一碰即破的蛋壳上雕刻,则需要更为精湛的技艺和胆大心细(图1)。    千百年来,雕刻一直是中国人特别喜爱的手艺活。能工巧匠手起刀落,就能将寻常之物变成一件件有灵气的宝物。蛋雕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宋代,人们就在蛋壳上作画,来表达吉祥如意的意思了。明清时候,从画蛋又发展出了刻蛋,形成了今天的蛋雕技艺。  用于雕琢
期刊
直到现在我都还不知道,坐在我对面的那位“市场总监”叫什么名字,只是在后来梁晓磊说起他的时候,叫他Kevin。Kevin从崇邦“转会”到长甲集团还不到2周,忙得连名片都还没来得及印。他说长泰广场最吸引他的地方在于众多的与众不同:大体量、开放式、慢生活、稀缺以及被赋予的那种极其难得的精神特质,那将引导人们逐步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在人们内心里构筑一个全新的张江形象——要知道,这对张江有多重要。我被
期刊
有时它是吉祥如意的代名词,  有时它又是凶神恶煞的化身。  一个集合了百兽之长的形象,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  这个虚构形象的背后,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们所知的秘密?  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是,日前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在国内做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是百分之百的人都知道龙;百分之百的人都不知道龙是什么。国人尚且如此,外国人对龙的好奇就更可想而知了。于是,无论是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