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听说关系和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其意义和价值日显突出。听和说是英语口语交流中的两个方面。听是主动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过程,说是主动表达和传达信息的过程,二者相互影响和巩固。
  首先,听是说的基础。在语言交流活动中,交际双方都把自己当成听者,而把对方当作是说话者。在交际者接收和理解信息之后,要进行内在信息处理,在此基础上产生表达动机,然后通过内在和外在语言的转化,再表达自己的想法。正确的说是建立在清晰的接收和正确的理解之上的。
  其次,说是听的前提。语言输出的目的是为了输入,说是为了另一方的听。这种内在系统的口语交流模式表明交际者要进行口语信息的输入和理解。清楚正确的表达信息能提高对信息的理解和吸收能力。
  再次,听和说的技能相互影响。听和说都是对语言口语符号的处理,听和说的能力就是对语言声音符号的处理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听话能力较高的人说话能力也较强,反之亦然。此外,大脑的运动语言神经中枢与听觉神经中枢紧密相联系。因此,在发展英语口语能力的过程中,听和说的能力要协调一致地发展。
  总之,语言交流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听和说是两个有着相反运动机制的过程,但双方处在相同的交流环境中,并使用同样的声音媒介和神经心理基础,采用同样的信息处理模式来接收和处理语言信息。正是同样的基础使听和说的技能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和影响。然而,英语听力理解是被很多因素所影响的,了解这些因素会极大地促进英语听力理解的提高。
  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听者主要接收两种信息来源,分别是系统的语言信息和图式或非语言信息。语言信息包括语言知识,如发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技能,也就是听力技能的掌握和应用。非语言信息包括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知识、情感因素和听力材料等。
  (一)语言因素
  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语言知识尤其是语音和音位知识在听力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经常会成为正确理解的障碍。通常学生只了解单词在孤立状态时的读音,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句子也无法流畅的表达,甚至还处在单个词说的状态,所以,他们无法感知在连续的语流中单词的语音特征,这给学习者听力的提高造成了很多困难。在连续的口语中,单词互相连接,音位有时会发生很大变化。对于多数教师来说,在听力课堂上他们通常在听前或听后会解释一些生词和较难的句式,并且听力材料至少会播放两遍,因此由生词和较难句法所造成的听力障碍能够较容易地被清除,但是教师很少向学生讲解一些连续语流中的语音知识,如连读、省音、弱读等,这就造成了学生听力理解的极大障碍。
  (二)学习者因素
  中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心理紧张、厌倦、没有耐心、容易产生对抗心理,因而造成听不懂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惊慌:很多学生一到听录音时就显得焦急、慌乱,认为自己老是听不好,其结果是心越急,大脑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就越低,有的学生甚至听到最后
  大脑还是一片空白;二是停滞:有的学生一听到不熟悉的单词便会停下来长时间思考该单词的意思,结果耽误了其余部分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听力材料的文化背景缺乏相应的了解,必然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承载了西方大多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学生倘若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储备,就会感觉在听天书。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他的情感因素也会对他的听力理解有很大的影响。前者指学习者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和历史等的理解程度。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会导致语言使用的差别,因此在听力中,学生很容易误解语义。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从而使他们具有进一步深入探求知识的欲望(H. D. Brown, 1994)。这些非语言因素如果被忽视,听力理解的提高同样是有限的。
  (三)听力材料的因素
  足够的语言输入是听力提高的一个前提,恰当地选择听力材料是及其重要的。好的听力材料应该是语言真实,包含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实用有趣,能够使他们有机会在日常交流和对某些话题进行讨论时练习和使用。此外,听力材料应该适应学生当前的水平,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将听力材料制作成生动的演示光盘,真实的交流场景,真实的人物,并配有必要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以便加强理解。
  (四)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做听力练习时因不能听懂所听到的内容,或者在考试当中抓不住所听要点从而不能很好的答题;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听到了,但转瞬间就忘了,有的注意了细节,却忘了主体,分不清主次,没有篇章概念。他们通常将这些问题的根源简单地归纳为词汇量不够或者听的量还不够多,这是原因之一,但却不是主要原因。学生听不懂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一些基本听力技巧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例如:根据上下文猜测字词的技巧,听力过程中抓取关键词,及时进行笔记记录等等。
  总之,听力理解的提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克服传统听力教学的弊端,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满足新时期英语听力教学工作的需要。
其他文献
一堂高效的英语课堂要有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课堂结构,有艺术性的导入,有热情洋溢的发挥、诙谐的语言、引人入胜的内容、学生热情的投入、教师精彩的点评提升,还有针对性较
中药学是一门介于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鉴于课程的普适性与课时、教室、教师等因素的限制,中药学的教学多为大班授课,由此带来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师以完成教学大纲内
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是监控、组织和领导学前教育事业,保障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如今国家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充分的认识,然而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同时,我国
一、仔细了解错误的根源(1)受汉语语言习惯影响而出现的错误汉语语法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冠词用法、语序、时态等方面。我们知道在汉语中没有冠词,而在英语
关于作文,关于作文教学,我们探索过很多,思考过很多,但实际效果常常不能令人乐观,甚至屡遭诟病。实践问题虽然最终要在实践层面才能得到解决,但首先要解决的应是观念问题。思
“听、说、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所在,而各项技能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可就。因此,必须把“听、说、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才能有所突破。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介绍一些提高技能的技巧和方法。  一、英语听说技能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1. 创造听说的条件  教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学英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这
在传统的绘画活动中,教师以范画作为标准来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幼儿绘画的过程,使幼儿处在被动的地位,无法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
一、读前引导——培养学生构建写作框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之前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外在框架形式或标题揣摩作者的意图,如在牛津高中英语Module3 Unit2 Englis
英语阅读教学无须高要求的英语学习环境和设备,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的学校,教师都能以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途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因此,想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在平时加强阅读训练。从笔者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来看,主要从下面几个部分训练:  一、大量阅读  1. 选一本学生感兴趣且不用查词典也能看得懂的英语阅读书。开始可选一些简易或缩写的读物,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逐步选
幼儿天生是创造者,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多姿多彩的,他们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表达,但是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自然资源以及家园协作等途径,帮助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