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w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教学工具为辅助,不断革新诗词教学模式,探索诗词教学质量提高的新途径。本文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典诗词教学质量
  古诗词是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深深积淀的体现。“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学习古诗词是学生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如今增加了古诗词的比重,强调了它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显得迫切而重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中学生对于诗词学习的态度是畏惧、缺乏兴趣。鉴于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基础
  课文选入的古诗词远的距今两千多年,近的也有一百多年,都打着时代的烙印,今人与古人之间横亘着一条天然的鸿沟。要透彻理解这些作品,对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确是一大难事,所以初学时应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记得学生初学古诗词,我并未急于让他们接触课文,而是放了一首歌——《涛声依旧》让他们听,然后问他们歌的内容和哪一首古诗有关,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他们是学过的。接着我又举了几首学生熟悉的歌曲中的一些歌词,告诉他们词作者只是把李白、杜甫甚至是《诗经》中的诗句稍作了改动而已,学生们马上产生了兴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变以前的讲授者为现在的引导者,同时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首先,教师要少做无谓的示范分析,最好让学生自己反复朗读和吟咏诗词,认真感悟诗词中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等。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分析和体会,自己吟咏感悟,自己认真总结。当学生体悟出来后,可把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大家。每一個学生都分享自己的感悟,最终汇合起来,必然形成全班同学对诗词的完美鉴赏。
  三、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协助教学
  教师在进行古代诗词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协助教学,可以在进行诗词讲解时将有关的画面展示在屏幕上,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的诗词内容。例如:在讨论完古代诗人推敲和苦吟的创作过程后,教师就可以将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首诗进行延展阅读,并且将贾岛对这首诗的推敲过程作为一个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有关的学习。在进行诗歌背景介绍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一个诗人背对着学生面朝着树木的图片展示出来,来更好地阐释“推敲”这一背景知识。在进行内容讲解的时候,可以将“荒园”、“池塘”、“树木”等意象图片展示出来,进而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闲居少邻先,草径入荒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两句诗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合理想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四、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中,诗词的数量很多,在安排上一般是根据单元的核心内容将诗词打乱编排的。这样给学生记忆诗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发生混淆、记忆不牢固的现象。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作者为单位,整合教材内容,使诗词内容呈现集中化、条理化,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对苏轼《浣溪沙》的学习时,我将教材中苏轼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整合在一起学习,让学生对苏轼这个人的个性特征有个较为完整的认知。进而根据诗词的创作时间,先学习《水调歌头》,因它写于1076年中秋节,词人苏轼41岁被贬到密州,做了小小的太守,政治上不如意,与弟弟也有六七年没见,这就出现了词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抑郁不欢,而结尾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再学习《浣溪沙》,是词人在1082年创作的,时年三月,词人再次被贬黄州,政治上不得意而且身体也不大好,词中却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又体现了词人的乐观和热爱生活。由此可知,苏轼的性格是乐观、旷达的。这样安排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便于他们更好地体验、感受作者的内心,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翠霞.浅谈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J].考试(高考族),2009,(10).
  [2]曾凡娟.高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5).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听力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技能的培养,它是“说”“读”“写”的先决条件,只有听懂了,听清楚了,才能谈去理解文章的含义,明白人们所要交流的思想和谈论的话题。本文结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阐述了夯实听前、听中和听后三个阶段的活动,有效培养学生听力的问题。  【关键词】听力教学 训练阶段 策略方法  《新目标英语》非常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每个单元都有多篇听力训练内容,且听力材料比较口语化。一般
【内容摘要】教师适当借助一些玩具等辅助初中科学教学,不仅让学生玩,而且还利用它们来辅助探究,和学生一起去探索科学原理,就能优化探究学习,提高初中科学探究教学实效。  【关键词】有效教学 探究能力 途径策略  许多家长担心“玩物丧志”,在小孩进入中学时就把玩具锁进了箱中,置之阁楼或藏在储藏室内;教师也往往禁止学生带玩具来校玩耍。殊不知,玩耍和探索是孩子的天性,玩耍可以带来很多乐趣和很多收获。教师如果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词汇,要根据文言文或现代汉语的语素出现的频率狠抓常用实词,让学生做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熟练地运用,并且注意认真积累。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确切地掌握词义,千方百计地把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键词】文言文 词汇 积累 方法  文言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考试中占有相当比例。纵观文言文考试题型及其对考生的要求,归结
【内容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对课程的深入改革,政治课堂教学的模式也随着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案例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中的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新课改的出现使初中的政治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新课改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全球化进程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格外令人关注。新课程改革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如何在教学改革中转变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已成为现阶段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应该尽快的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要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具体
女孩子吵嘴,男孩子打架,差不多是每个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平常事情。  这不,我儿子在上初三的时候就遇到了别人的欺负。一天,因一件小事,儿子被班上一大个子男孩连踢了两脚手无足措,心情很是郁闷。刚好这段时间我正在阅读岳晓东的《少年我心》一书,其中有一节《那一架我打得很惨》,正好拿来教育儿子,并把我小时候的打架经历也讲给儿子听。我从小出生在工农结合的相对富裕的和睦家庭。从小衣食无忧,上有姐姐,下有妹妹
平面向量数量积在近几年高考中均有涉及,而且都有一定的难度。这类试题往往以平面向量知识为载体,综合函数、不等式、三角等知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对解题能力考查的层次要求较高,考生在解答时,常常表现为无从下手,或者半途而废。难而在一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比较常见易掌握的有效方法,在此共同探讨一下:  当题中所给的图形对称或适合建立坐标系时,我们可以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把复杂的平面向量的转化问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牢记单词。我们知道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中,词汇对于语言的习得至关重要。词汇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语言学家McCarthy(1990) 认为:“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多好,语音有多漂亮,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或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他就无法用这门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D·A Wilki
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作业通常离不开机械地抄写单词、词组和机械地背诵课文。这种方法过于一刀切,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试
每每仰望浩瀚的星空,心中总不免被那斑斑斓斓的星光所陶醉。在这稍纵即逝的美景中,我沉思许久。宇宙、自然、人类,多么神奇的创造,历经多少个春秋,才有今天这多彩的世界呀!  一、以德立教  回首从教十多年的历程,我的内心却也是波澜起伏,五味杂陈。使我念念不忘的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到底能给学生些什么呢?或者说你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如游丝般的痕迹吗?我想我有些惶恐了。诚然,我的知识不够渊博,尽管我一直在朝着这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