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RCEP能否让东盟一劳永逸?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zhong12m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为可持续发展推动伙伴关系”的主题下,泰国作为2019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已经举办了两届东盟峰会。纵观会议进程,人们可能会问:东盟在2019年取得了哪些经济成就?2020年会面临哪些重大挑战?
  2019年,东盟在贸易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经济成果。最大的成就是促成15个国家——10个东盟成员国和5个东盟对话伙伴(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2019年11月完成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与会领导人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称15个RCEP成员国已经结束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以及所有市场准入问题的实质性谈判。下一步将启动法律文本审核工作,以便在2020年签署协定。
  质疑不断,但RCEP仍前路光明
  虽然一些批评人士断言,RCEP没有《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那样雄心勃勃,但前者是一份“活文件”,其细节和质量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RCEP的达成将为企业提供更宽的市场准入标准,从而加强跨国生产网络,让消费者能够享受更丰富的商品。
  其次,印度没有加入RCEP不应被视为失败,因为加入该协议的大门随时向印度敞开。退一步来说,即使没有印度,也不会阻止RCEP成为世界上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大的贸易集团。不过这样一来,RCEP产生的经济成效会比预期要小,它将创造一个22亿人口的市场,占全球GDP的29%。
  再者,RCEP的达成将恢复其成员国的市场信心。当今世界不确定性持续上升,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当口,在RCEP框架下,这些经济体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困难与挑战。
  最后,RCEP让东盟距离完成《东盟经济共同体(AEC)2025蓝图》更近一步,它是一个由10个东盟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项目。RCEP将帮助东盟国家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实现AEC蓝图的目标,形成“一个全球东盟”。
  挑战与成就并存
  2019年,东盟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东盟成员国同意启动东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对话中心(ACSDSD),旨在促进东盟与发展伙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东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对话中心为东盟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利益攸关方齐聚一堂,就可持续发展交换意见,有利于加强东盟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的领导作用。该中心还将帮助东盟在2030年前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就,东盟在2020年仍面临重要挑战。其中之一是印度是否加入RCEP。印度的加入,一方面能扩大RCEP区域市场、强化区域跨国服务供应链;另一方面,随着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RCEP也会带领印度服务业企业进入更大的市场,让印度企业与RCEP其他国家的企业合作,增强其他地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竞争力。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部分反对者担心,加入RCEP将导致进口激增,这可能会加剧印度的贸易逆差,损害其农业和工业,影响“印度制造”计划。
  其次,RCEP不会使东盟国家免受中美摩擦的影响。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协议表明美方不会一如往常,对中国大量产品征收或降低关税,而中国将有选择地取消对美部分产品的關税,以满足美国的购买要求。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完全解决两国的一些纠纷问题。此外,两国在5G技术方面也展开了竞赛。鉴于5G技术对未来生产力的变革性影响,这场竞赛可能在短期内不会结束。
  此外,东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面临挑战。东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对话中心是否能促进东盟与非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将决定其能否引领可持续发展。对此,东盟可以借鉴自身过去担任协调委员会的经验,如东盟互联互通协调委员会和东盟灾害管理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
  可持续发展涉及多方面和跨部门合作,因此,引领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挑战。为保证项目不会导致债务不可持续或环境退化,东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对话中心必须与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和东盟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合作。
  东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对话中心能在多大程度上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那里汇集资源,并促成二者合作,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过去一年,东盟在成功处理类似RCEP等一系列艰难谈判的经验表明,东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对话中心终将获得成功,并大放异彩。
  ·来源:《东亚论坛》
  ·编译:陈志莹
其他文献
有中国外贸“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首次在网上举办,成为疫情推动中国展览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标志性事件。而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将于9月份举办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的主题被确定为“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重点服务于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交流合作。多方面的因素都在促使东博会加快数字化转型。  疫情加速会展业数字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刺激了电子商务、在
期刊
中国与其他14个亚太经济体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约两周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便强调必须将协定落到实处。  “作为RCEP成员国,我国要以自身行动积极推动协定落地生效,维护自由贸易,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12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10个成员国组成的RCEP约占全球GDP和人口的30%。在2020年11月
期刊
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有一座名为“Chinese Garden”(以下简称中国公园)的公园,从大门到内部的亭台楼阁、长廊石刻,都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情。通过这座“中国公园”,我们看见了菲律宾和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如今中菲人文交流在旅游、教育等方面多点开花,在两国交往的历史长河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正在主动了解中国的菲律宾民众  中菲两国的人文交流是两国领导人关心的话题,被寄予着厚
期刊
现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席卷全球,多国经济发展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复苏,在第17届东博会框架下,南宁举行了中国—东盟产能与投资合作论坛。  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深化产能合作,应对共同挑战”的主题,话成效,提倡议,进一步肯定了开展产能与投资合作在直面当前危机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持续加码,成果喜人  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
期刊
说起东南亚旅游,相信少有人感到陌生。海岛风光、古老宫殿、特色美食、民俗活动等旅游资源成为东南亚各国的“名片”。高性价比的旅游体验为东南亚旅游业带来好口碑,国际游客纷至沓来,而旅游收入也每年以较为突出的速度递增。  2020年将要过半,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仍不明朗。在此背景下,依靠国际客源支撑的东南亚旅游业出现颓势,暂不复当年风光局面。载不到游客的车、招不来游客的景
期刊
在中菲建交的45年中,经贸合作犹如“压舱石”和“推进器”推动着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得益于近年来中菲关系实现转圜并不断向好发展,中菲经贸合作的“蛋糕”也越做越大,呈现出比翼双飞、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双边贸易日益活络  香蕉是菲律宾出口的明星产品,多年来出口量稳居农产品首位。而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菲律宾的首要香蕉出口地之后,中国一直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无疑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又一里程碑。总体来看,RCEP的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10+1”自贸协定,并纳入了多个现代化议题,是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互惠的大型区域自贸协定。  当我们从庆祝RCEP签署的热烈氛围中走出,未来如何真正实现RCEP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应对其中的挑战,似乎更值得我们思考。近期,本刊记者就RCEP建设及中国
期刊
5月,伴随着高温天气归来,山竹、榴莲等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泰国水果进入销售旺季。与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的影响,泰国水果出口遭遇了不小的坎坷。在中国市场,一些泰国水果批发商也在皱着眉头过日子。那么,泰国水果的生意真的不“香”了吗?  今年泰国水果生意难做?  5月中旬,记者走访了广西南宁市海吉星国际物流水果批发市场,在35℃的高温下,进出市场的大小货车依然络绎不绝,水果生意看上去跟以往一样火爆。  
期刊
当年轻人疯狂追捧奶茶等甜食,或者在品尝一道糖醋口味的菜肴时,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舌尖上的甜可能就源自于广西崇左市这座中国“糖都”的大片甘蔗林。而他们可能也不知道,那令人快乐的味道还藏着中泰合作的故事。已经助推中泰合作“甜蜜”事业27年的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以下简称东亚糖业),如今正在中国—泰国崇左产业园(以下简称中泰产业园)中进行“二次创业”,为中泰两国乃至世界产出了更“甜”的“一带一路”成果。
期刊
在东盟,飞机场、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陆续被提上日程,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桥梁,为东盟客商提供了“探宝”渠道。在第17届东博会上,建筑材料展区仍会作为亮点出现,进一步推动建筑材料这一优势产业“走出去”。  东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商机日增  中国建材产能大、东盟建材需求大,是双方在建材领域合作的两大基础。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说:“目前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