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医学检验实现了“四化”,检验结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地位不断提高。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联系,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
  医学检验的概念和地位
  医学检验是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及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手段,以手工操作或自动化分析方式,对人体血液、尿液、粪便及其他各种体液和分泌物进行物理学、化学和形态学的检查,为临床及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检验医学主要是利用实验室的各项工具,协助预防医学中对健康状态及生理功能的评估,临床医学中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及追踪等的一门学科。由于医学检验所进行的检查项目均须在实验室内完成,故又称为实验医学、实验诊断学。检验医学同时也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本身的发展与应用,均为医学的进步带来极大的贡献与实证。临床医生根据检验结果和数据,结合临床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推理、逻辑分析,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科研等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现状和意义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促进医院综合能力的发展,我科采取了多种方式,与临床科室互动交流,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通过检验人员直接参与到各临床科室进行沟通、调查,我们了解到检验科与临床医护人员有某些问题仍需改进,如标本采集不符合要求造成检验结果误差。我们经常在门诊看到病人送检的粪便标本是“正常”的,而实际上是他不了解应送检含有黏液、脓液、血液的病理部分。另外,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也不完全熟悉临床知识,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有明显异常或通常不太可能的结果时,检验人员应积极询问相关科室医生或病人,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出正确判断。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互动
  目前,我省的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大多处于脱节状态,尤其是在二级甲等医院,即临床科室人员不了解检验的情况,检验人员也不清楚临床资料,临床科室对检验科普遍存在着一些意见和误解。检验科的检验项目是病人病情检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师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之一。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检验医学工作人员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技术的更新都会对彼此带来促进和挑战。检验科在开展新的项目时,有时会对临床科室宣传不彻底、不及时,也会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当今检验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如何使一项新的检验项目让临床接受,是检验科的责任,所以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检验人员应深入临床科室与患者及临床医师交流
   Schwarz在《开展临床与实验室对话》中指出:“一个实验室医学工作者没有同临床沟通和对话的能力是不能生存的。”其首先就强调了检验医学管理的要素是交流和对话。在临床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如饮食或输液后、临床用药后对结果的影响。这些信息都要通过沟通交流才能获得。临床医师、护士可以影响检验标本的真实性,但对于一份真实的标本,其结果的准确性则依赖于检验技术人员对质量的控制。
  临床医务人员主动到检验科与检验人员交流
  为了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交流,现在我省有很多医院新进的临床医师到检验科轮转,以了解检验项目和检验科工作特点,这是加强医检交流的好办法。医生到我们检验科来,既可以了解新近开展的检验项目的标本要求、参考值、影响因素、临床意义等,也可以对检验结果与临床信息不相符的地方提出新的建议、办法。
  临床医师是患者诊疗方案的制订人,从临床实验项目的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应用都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这就要求医师在认识疾病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申请检验项目,尽量选择对某种疾病有特异性诊断的实验方法。
  总之,从医师开出检验申请单,安排患者在怎样的状态下接受标本采集,护理人员是否能正确采集合格的标本,实验室的检测分析,科学地审核分析检测结果,到发出报告单,这一连续的过程是临床医护人员与检验科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把检验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其他文献
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手术之一。从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720例,经有针对性地采取细节护理措施,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痛苦,促进了产妇的顺利康复。现将其中220例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剖宫产术式全部为硬膜外麻醉子宫下段术式。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年龄28.3岁。第一胎132例,第二胎78例,二胎以上20例。其中,单胎197例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所缓解,有利于配合治疗。结论: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题词】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癌
期刊
【摘要】 目的:总结新生儿窒息原因,以期加以预防。方法:对所观察的232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母亲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早产儿、脐带异常、胎心率异常、胎位不正、羊水污染,为主要因素。    新生儿窒息至今仍是我国新生儿死亡和导致智障、肢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在基层医院。本文对232例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达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一、诊断标准:  (1)新生儿出生后1分
期刊
【摘要】 目的:提高电子打印护理文书质量,减少护理文书缺陷。方法:对2010年我院29467份出院病历中236721页护理文书质量进行质控。结果:由1月93%的合格率到10、11、12月连续3个月99%的合格率,提高了护理文书质量。结论:加强三级质控,可有效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  【关题词】三级质控;护理文书;质量缺陷;合格率。    护理文书是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对91例(91眼)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通过周密的手术和临床护理,大部分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疗效良好。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精细复杂的显微手术,通过细致的临床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疗效。  【关题词】玻璃体切割术;临床观察;护理。    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眼科临床上较为复杂的手术[1],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入幼儿园前儿童龋齿发生情况,为制定龋齿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入园前体检时,对安阳市 4711名2~5岁儿童进行龋齿发生情况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安阳市入园前儿童龋齿发生率为9.6%,患龋率与性别无明显关系,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生龋齿的儿童采取治疗措施的比率非常低,正确刷牙的儿童不足20%。结论:应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减少不利因素,预防龋齿发生,更有利于儿童
期刊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的主要优点在于:  (1)静脉留置针具有管体柔软、管尖圆钝的特点,可随血管形状而弯曲,且留置针在血管内有一定的长度,便于固定,不易脱出。  (2)静脉留置针的套管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小,能减少静脉炎和液体渗漏的发生,有利于延长留置时间。  (3)操作简单,静脉留置针平均可以保留3~7天,不需要每天进行静脉穿刺,可有效保护血管。  (4)静脉留置针放置等于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并进行合理及时的心理护理。结果:产后尿潴留的产生与产妇精神紧张、会阴部创伤性疼痛、应用大剂量解痉镇痛剂有关,经过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后,20例患者及时排出尿液,无产后大出血及泌尿系统感染。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物理刺激疗法及进行膀胱锻炼,可及时有效地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原因;护理。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观察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可缩短剖宫产者肛门排气时间,有效缓解肠胀气。  【关键词】 剖宫产;肛门排气;穴位按摩;经络拍打。    近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及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术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5月~2010年12月间住院患者血清CA15-3及CEA检测结果。结果:血清CA15-3及CEA用于诊断乳腺癌的特异性较高(97.6%及96%),但敏感性较低(30.5%及13.9%);血清CA15-3及CEA在诊断早期乳腺癌时虽然特异性很高,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