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干预剖宫产术后肠胀气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afeng62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观察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摩和经络拍打可缩短剖宫产者肛门排气时间,有效缓解肠胀气。
  【关键词】 剖宫产;肛门排气;穴位按摩;经络拍打。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剖宫产术式的不断改进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择期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其术后出现的肠胀气问题,已受到护理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我科对2008年6月~2009年7月118例剖宫产术后肠胀气问题,通过经络拍打和穴位按摩,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研究118例剖宫产病人,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7岁;初产妇94例,经产妇24例;孕周34周~42周,早产9例,足月产101例,过期产8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予常规补液、抗生素静脉输注,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两组产妇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切口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后床上翻身,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
  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经络拍打和穴位按摩。①拍打方法:沿足阳明胃经至胫部的支脉,一手手指并拢拍打,从下巨虚、上巨虚至足三里穴,另一只手轻按病人膝部双下肢交替进行,每侧下肢5分钟,每天2次(上午、晚上各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②穴位按摩方法:病人取仰卧位,按摩者坐在病人一侧,采用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螺纹面或桡侧偏锋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手法所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1],在三阴交、下巨虚、上巨虚、足三里、中腕穴、天枢穴、合谷穴进行穴位按摩治疗,每个穴位1~2分钟。拍打和按摩力度适中,以产妇不感觉不适为宜。准确记录肛门排气时间。
  三、结果
  四、讨论
  根据中医针灸理论,穴位经络联系各脏腑,脏腑病症可在体表响应的穴位上进行治疗[2]。手法的直接作用可促使胃肠管腔发生形态改变和运动,促使其内容物的运动和变化,即促使胃肠蠕动的速度加快和力量加大[3]。下巨虚、上巨虚、足三里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主治胃肠病等;三阴交属足三阴经的交汇穴,主治腹胀、食物不化等;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对促进肠蠕动有显著疗效。因此,穴位按摩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经络拍打,动作柔和,产妇易于接受,操作中有感情投入[4],可加强与产妇的感情交流,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病人对医院的投诉率。按摩时注意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及时调整力度,以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邵湘宁.针灸推拿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22.
  [2] 何树槐.针灸学[M].1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47.
  [3] 陈卫芳.穴位和腹部按摩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排便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9A):67.
  [4] 周会兰,将晓莲.抚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12A):20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讨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50例,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4年,一期手术治愈45例,占90%。1例发生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占2.0%。5例发生尿瘘,占10.0%:其中1例术后尿道缝合处感染裂开,另外1例多处尿瘘,此2例患儿术后6个月再次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另外3例行单
期刊
【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无家长陪护,患儿危重多、抢救多,病情复杂,护理工作繁琐,除了补充人力外,护理管理者应从服务、制度、法律等方面培养专业护理人员。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他人的纠纷隐患,对相关护理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有关护理问题总结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NICU;护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相关护理问题剖析  1. 家长的心理因素  NICU的患儿是无陪护的,封闭式
期刊
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手术之一。从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720例,经有针对性地采取细节护理措施,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痛苦,促进了产妇的顺利康复。现将其中220例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剖宫产术式全部为硬膜外麻醉子宫下段术式。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年龄28.3岁。第一胎132例,第二胎78例,二胎以上20例。其中,单胎197例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所缓解,有利于配合治疗。结论: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题词】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癌
期刊
【摘要】 目的:总结新生儿窒息原因,以期加以预防。方法:对所观察的232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母亲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早产儿、脐带异常、胎心率异常、胎位不正、羊水污染,为主要因素。    新生儿窒息至今仍是我国新生儿死亡和导致智障、肢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在基层医院。本文对232例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达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一、诊断标准:  (1)新生儿出生后1分
期刊
【摘要】 目的:提高电子打印护理文书质量,减少护理文书缺陷。方法:对2010年我院29467份出院病历中236721页护理文书质量进行质控。结果:由1月93%的合格率到10、11、12月连续3个月99%的合格率,提高了护理文书质量。结论:加强三级质控,可有效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  【关题词】三级质控;护理文书;质量缺陷;合格率。    护理文书是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对91例(91眼)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通过周密的手术和临床护理,大部分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疗效良好。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精细复杂的显微手术,通过细致的临床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疗效。  【关题词】玻璃体切割术;临床观察;护理。    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眼科临床上较为复杂的手术[1],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入幼儿园前儿童龋齿发生情况,为制定龋齿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入园前体检时,对安阳市 4711名2~5岁儿童进行龋齿发生情况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安阳市入园前儿童龋齿发生率为9.6%,患龋率与性别无明显关系,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生龋齿的儿童采取治疗措施的比率非常低,正确刷牙的儿童不足20%。结论:应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减少不利因素,预防龋齿发生,更有利于儿童
期刊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的主要优点在于:  (1)静脉留置针具有管体柔软、管尖圆钝的特点,可随血管形状而弯曲,且留置针在血管内有一定的长度,便于固定,不易脱出。  (2)静脉留置针的套管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小,能减少静脉炎和液体渗漏的发生,有利于延长留置时间。  (3)操作简单,静脉留置针平均可以保留3~7天,不需要每天进行静脉穿刺,可有效保护血管。  (4)静脉留置针放置等于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并进行合理及时的心理护理。结果:产后尿潴留的产生与产妇精神紧张、会阴部创伤性疼痛、应用大剂量解痉镇痛剂有关,经过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后,20例患者及时排出尿液,无产后大出血及泌尿系统感染。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物理刺激疗法及进行膀胱锻炼,可及时有效地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原因;护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