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美好明天砥砺前行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xwbx45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育战线上一名最普通的小卒,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有的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永远把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為新时代更美好的教育前景砥砺前行。
  我在一所坐落于古齐国故都的普通初中工作,源远流长的古齐文化以及兼济天下的稷下学风给予了这所学校充沛的人文资源。我从教以来一直秉承着当年初登讲台的那颗赤子之心——我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但是我不可以不成长、不可以不敬业!
  我永远不会忘记从教第一年的教师节,早上推门进教室,惊喜地看到讲桌上一个普通的玻璃瓶里装着35个形态各异的千纸鹤,每个千纸鹤都是孩子们对他们敬爱的老师的祝福:“老师,祝您工作顺心顺意。”“老师,我们一定好好听您的话,祝您身体健康!”“老师老师,我很喜欢您上的课,真希望您永远带着我在知识的高空翱翔……”……看着这些写满祝福的千纸鹤,我泪如雨下。自此,初心铸就,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为了这些充满爱意的千纸鹤,我决心立足课堂,努力成长。因为只有自己成长了,孩子们才能跟着成长。
  每当学生们用稚嫩的声音唱起“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我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开双手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老师啊老师,你像我兄长/老师啊老师,像老朋友一样/老师啊老师,我学习的榜样/你给我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我都备感光荣。这是学生们对教师多么朴素的请求啊,老师的一个眼神,就可以让学生浑身充满向前奔跑的力量;老师的一句点拨,就可能给了学生一个人生的方向。我们教师的主阵地就是课堂,那是学生栖居的地方,那是一个令我无比敬畏的地方,那是值得我用一生去守护的地方。即使成长的过程艰辛又漫长,我也渴望和我的学生在课堂上一起成长,一起成长为我们彼此都欣赏的模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难忘的时光已经镂刻在年轮深处。一切伟大的事业都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不断前进,教育工作也是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总书记的讲话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备感振奋。
  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在回答记者关于2049年教育展望的提问时这样说:204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地,将有各国愿意和中华文化实现交流融合、学习交流中国发展经验的有知识的学生、老师来中国交流,并在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则,中国将有更大的发言权,并为世界教育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的教材、包括汉语拼音的教材也将走向世界。另外,到那个时候,中国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会得到全面维护,受教育的美好需求都可以保障。
  是啊,多么美好的教育愿景啊!为了这美好的明天,我要砥砺前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努力让我所教的每一个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爱国,这是我期盼的美好明天,也是我必须要做的工作。少年强则国家强,为社会储备人才是我们教师始终不变的使命,为国家图富强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初心。
其他文献
三、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之间的联想  在选材之前,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从题意出发,使联想多元化、多方位地延伸,并在此基础上紧贴题意,对这些素材去粗取精,在定向思维中“聚焦”。如笔者在作文课上,有意识地举着红色圆珠笔,对同学们说:“这支笔下每一个红色的对勾和叉,会使我们想到灯光下的背影和厚厚的作业本。它的外形像一根圆棍,同学们由此能联想到哪些物体呢?能联想出与这一物体相关的行为、活动和场景吗
期刊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全面清理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公告》指出,原则上不得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未经教育部批准,各類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不得冠以“全国”字样。  《公告》从管理权限、登记核准、组织实施、日常监督、结果使用、社会共治六个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  一是完善管理
期刊
2.抓住生活细节表现人物  细节能够传神地反映人物心理,展现人物性格。《史记》也很重视对细节的描写,《史记》中的细节描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人物生活琐事的描写,另一类则是对重大事件中的细枝末节的描写。  《史记》写的人物生活琐事一般是人物未发迹之前的生活琐事,这些琐事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人物命运的发展及人物的行为方式做了铺垫。《李斯列传》开头写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李斯是上蔡人,家庭并不富裕
期刊
三、吟与诵,让古诗教学更有韵味  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需要熟背十三经及其注释,再加上文史、艺用的知识,秀才以上的文人大概需要背诵几百万字以上的古诗文,然而现在中小学语文课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字数的总和却连一万字都不到。记得歌曲《水调歌头》流行时,很多人都能把整首歌唱下来,这首歌在KTV的点播量也很高。可是,很多学生却花了很长时间也背不下来《水调歌头》这首词。究其原因,不是他们笨,而是因为他们背诵《水调歌
期刊
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统编语文教材确立了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现代文读写单元选配了1~2篇拓展、延伸的自读课文(如有两篇,则其中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而“活动·探究”单元课文原则上全为自读课文。这些自读课文的编排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将教师在教读课上传授的知识、方法等运用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去,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灵活、有效地
期刊
摘要: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学生在细节描写这一写作训练中常常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针对描写肤浅、流于形式等通病,本文从“立足文本,积累材料”“动静结合、抓住特点”“以实写虚、发挥想象”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写好细节,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关键词:细节描写;画眼睛;立足文本;动静结合;以实写虚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使人物有血有肉,使景物
期刊
四、以“写”表意,提升作文能力  阅读是基础,运用是目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运用,学完《背影》一课后,笔者给学生留了对应的写作训练。  本节课的写作训练是:父爱如山。读了《背影》,相信你对作品有了深刻的体会,请写一个能体现父爱的片段。学生在读、品、说中受到了心灵震撼,此刻提起笔来自然情动于中而溢于外。  下面是李旺同学当场提交的写作片段:  盯着因笨重而陷在泥中的打稻机,我说:“爸,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习作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代语文教师在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巧借互联网之力的途径:借互联网平台,让学生自由表达,彰显个性之风;借网络,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习作素材,深化习作训练,让习作成为学生内心表达的需求;借各类应用软件,拓宽学生习作视野,丰富习作资源,收获成功的喜悦。语文教师只要认清新习作概念,就能借互联网之力,助推新习作教学扬帆起航。  关键词:新
期刊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加快直屬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鼓励高层次人才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流动,不鼓励东部地区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支持东部地区高校向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输出人才,帮助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输血”“造血”。  《意见》指出,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在薪酬、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流动。  《
期刊
摘要:班级凝聚力是无形的力量,它影响着班集体所有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一定是一个处处洋溢着关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秀班集体,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在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班风的影响下,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朝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关键词:凝聚力;关爱;信任;荣誉感  班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