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比句和对偶句差异小议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in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修辞知识中,排比句和对偶句很相近,都是属于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尽管排比句和对偶句很相近,但同中有异,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相似中寻求不同,找出二者的差异,从而加以区别。
  笔者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比较区别实施教学的:
  1.排比句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组成。
  排比句: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对偶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排比句是连串式的组织,不要求对称。对偶要求对称。
  排比句: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偶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结构相同:按照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
  词性相同:“两”对“一”是数词,“个”对“行”是量词。
  “黄鹂”对“白鹭”是名词,“黄”对“白”是形容词。
  “鸣”对“上”是动词,“翠”对“青”是形容词。
  “柳”对“天”是名词。
  字数相等:都是七个字。
  3.排比句字数不拘,对偶句字数相等。
  排比句:开饭了,就餐的人们有蹲着的、坐着的、站着的。
  对偶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排比句允许词语反复使用,对偶句则避免用词重复。
  排比句: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变幻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的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对偶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排比句往往以一连串相同的字作提挈语,对偶句要避免字面相同。排比句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弄清楚提挈语在排比句中的关系,关系弄清了,掌握排比句也就容易了。提挈语实际上就是排比句中的关联词,排比关联词可以运用在句子中的任何位置上。
  用在句首的如: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穿衣,我们要生存,我们要革命。
  用在句中的如: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用在句尾的如:借鉴和没有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
  不难看出,排比关联词的形式是不固定的,它可以出现在句子中的任何位置上,字数不等,字面也是不相同的。
  通过排比句和对偶句差异的比较,运用从已知到未知的启发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对偶句,而且掌握了新知识——排比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达到了完成教学任务的良好效果。
  (张纯丽,山东威海工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光学吸收检测器是液相色谱仪最常用的检测器之一,检测池是此种检测器的核心部分,是获得光穿过样品信息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影响检测器的性能。为了提高检测器的信噪比,减小检测
“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佳句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不仅意蕴深远,而且在形式上也富于工整,体现出了对偶的特点。在汉语中,有许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
关于现代汉语近指指示代词“这”的来源问题,众说纷纭。陈治文(1964)认为,“这”是“适”的因草体字形近而化的,作者列举大量汉晋简牍墨迹为证。但是本来注音“鱼变切”的“这”(音唁)为什么可以代替当时已经普遍使用的“者”和“遮”呢?陈治文未能给出可信的回答。吕叔湘(1984)认为,在早期文献里,近指指示代词最常见的写法是“者”“這”“遮”,“这”这个语词的本字大概就是“者”字。王力(1980)则认为
纠正了关于赋值图的张量代数的同构定理证明中的一个疏忽,给出了此同构定理一个完整的证明。
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相组成及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主要由α-Al2O3,γ-Al2O3相组成,氧化膜具有表面层,致密层,界面层3层结构,微弧大小一般
在实际测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变点分析和模糊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人体对坐姿冲击的耐限值,从而为人体损伤区间的划分提供了科学根据。
应用MS+2.0mg.L^-1,2,4-D+0.5mg.L^-1BA作为培养基,附加500mg.L^-1水解酪蛋白和w=30%蔗糖、可以从玉米叶片愈 直接诱导出体细胞胚胎。观察表明,玉米胚性细胞同非胚性细胞差别显著。玉米幼叶体细胞胚胎可能起源于单细胞;发育早期
讨论了双解析函数的黎曼-希尔伯特问题(RH问题):寻求方程的解,要求它满足边界条件:这里,λ(t),γi(t),i=1,2是给定的H类函数,λ(t)≠0,不失一般性,可以认为|λ(t)|=1.对于指数x的不同情况我们分别得到了双解析函数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