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理论的深处——关于“元文论”的若干问题

来源 :文艺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legebicao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似乎是理论爆炸、理论“过剩”、理论观念过于“丰富”的文化空间当中,因此我们注定要在不停地与各式各样的“理论”的遭遇、争辩、搏斗的过程中,展开我们对于文学的认知和理解,以及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这样,黑格尔意义上的“关于思维的思维”的思维辩证法,意外地获得了文化生存性的、存在论意义上的正当性,通过对于文学理论本身进行思维因而间接性、中介性地思考文学问题的“元文论”,意外地变成我们最普遍、最惯常的文学理论思维图式。
其他文献
趋势-状态预测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既有趋势性又有较大波动性的数据序列的预测问题,且具有计算简便、精度高的特点.本文利用该方法对浙江省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为粮食生产
<正>上世纪末,葛红兵的关于文学和批评的两篇"悼词"曾在世纪交替的中国文坛引起不少争议和非议,但在带给人们些许震惊和愤慨之后很快就被文坛走向新世纪的振奋所掩盖,对偏激
一 大约自2001年始,在文艺学研究领域中,文论的聚光灯频频照射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这两个词汇上。①文学是否存在着一个“固有本质”或一些“普遍规律”?对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