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应试技巧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入WTO的背景下,随着竞争升级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约有300至500万人,年需求量达30万人左右,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武汉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供需双方呈现出不均衡状况。由于巨大的市场缺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资也不菲,据调查刚毕业的新人在发达地区的大公司一般能拿到3000~4000元/月,大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一般月薪在1.5万元上下浮动。在这样的标准中,一些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提出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今后3到5年内要持证上岗,权威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执业资格证书成为了上岗的强势“通行证”。
  从第一次全国人力资源执业资格考试至今,已有几十万人参考,年龄分布跨度大。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来说,参考人员年龄到集中在20~35岁,其通过率为70%~80%,一直比较稳定。笔者认为,要想顺利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在复习时应把握以下准则。
  一、了解题型设置及分数分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采取百分制标准化闭卷测试方式,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试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又分为职业道德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考试,其中第一部分职业道德共25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个人表现部分;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共100道题,单项选择60道,多项选择40道。这两部分的成绩分别按照10%和90%换算为最终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操作部分考试题型有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把握不同题型的考试目的
  1.职业道德部分
  主要是从法律的角度考虑,要求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准绳约束自身职业行为。特别是在个人表现题上不要随心所欲,回答要严谨。
  2.选择题
  这是标准化考试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题型,主要考察应考人员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1)单项选择题的命题视角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一些相近概念的掌握上。相近概念的内涵差别不是十分明显,外延也不容易区别,往往是比较好的出题素材,如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概念。
  (2)多项选择题主要是从三方面命题:一是基本概念的外延;二是包含于一个命题中的并列属项,多见于一些并列的“性质”“方法”“特点”等;三是考察解决情境性问题的多种方法的掌握和选择能力。
  3.简答题
  主要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具体程序、方法、步骤等,以简单、准确、完整的方式回答问题要点,避免进行长篇论述。
  4.计算题
  命题视角主要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具备的基本计算能力,以及对各种数据处理和运算水平的高低,比较集中于招聘的选拔和评估、培训的效果评估和薪酬人工成本核算上。
  5.案例分析题
  主要考察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叙述,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需要考生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热、难、疑点问题。不是孤立考核问题的本身,而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程序、方法的操作与企业实际发生的案例结合起来。
  6.方案设计题
  检验考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的基本内容,程序的制定、执行以及相关表格的设计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例如,设计招聘表的六个要素是核心,而每个要素中的具体项目是次要。所以,在设计方案或者是拟定模拟制度时,一定要结合书上的原理、原则、步骤。
  三、熟记相关考点的理论原理
  1. 人力资源规划涉及的四方面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涉及到工作说明书、企业定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费用四方面内容。例如: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可做方案设计题;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可做计算题;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可做案例分析题。
  2.人员招聘与配置
  人员招聘与配置主要涉及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和人力资源时间与空间配置两方面的内容。例如,在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中应掌握招聘渠道的选择、选拔人员的方法、面试的程序、招聘活动的评估等理论知识,在这里面基本每年都有技能操作试题。
  3.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掌握的理论原理主要是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规划的制定、培训组织与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及培训方法的选择与制度的制定。例如,培训需求分析可出案例分析题,培训效果评估可出计算题,整个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可以作为方案设计题。
  4.绩效管理
  重点掌握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特别是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还要掌握绩效管理考评方法及应用。这部分既可以出计算题也可以出案例分析题。
  5.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里的理论原理较为复杂,特别是工作岗位设计部分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比较容易出案例分析、计算及方案设计题。
  6.劳动关系
  主要涉及的是劳动法的内容,例如集体合同、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内容,易出案例分析题。
  四、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1.案例分析题的特点
  案例分析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或技能操作有直接的联系。案例分析题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较难解决的工作问题;工作中经常发生的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和策略,今后尽可能避免使其不再次发生的问题;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有指导、借鉴作用,或引起人们思考、带来某些启示的问题。案例分析类试题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叙述,然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考生需要回答的问题往往是企业管理中的“热点”“疑点”“焦点”或者是“难点”。
  2.案例分析题的解答
  (1)审阅案例的内容和情节。为了弄清案例发生的来龙去脉,可以采用5W2H的方法,即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ICH(何物),WOW(如何做),HOW MUCH(费用)等一连串的疑问,从时间、空间、人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多维度、多视角提出问题,然后再认真思考。只有对提问逐一地做出正确的回答,才能真正把握案例实情,分析出案例中所蕴含的理论知识。考生应当进行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扮演,设身处地进入案例的情景之中,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掌握各种数据的基础上,透过错综复杂的案情,“一进门”就抓住事件的关键、认清事物的本质。
  (2)考生应当根据正确的判断,提出具体的分析意见或者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对已经解决的事件,考生应当对事件做出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即需要对“从事件的发生到问题的解决的全部过程”进行剖析;对“事件解决的途径,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工具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事件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做出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考生应当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以展示自己专业的能力和水平。第二,对尚未解决的事件,考生不但要解析事件,指出事件的问题所在,还要针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必要的推断和预测。要求提出计划或实施方案的试题,考生应根据题意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要求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的试题,考生应依据所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阐明见解,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阐述自己从本案例中引发了什么样的思考,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获得了什么样的教益;如何将这些经验、收获和体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好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撰写案例分析的答卷时,考生还应当注重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考虑问题思路的逻辑性和清晰性,文章层次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等。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社会保障基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养命钱”,其安全、有效运营,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随着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的逐步扩大,1999年之后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运用管理规范和制度监管框架,从总体上看,社保基金的监管是严格的。但是,近两年来,一些地方暴露出来的在基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问题,使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社会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而建立劳动用工年检工作制度是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千万计的农民进城务工,进入用人单位就业,如何维权和减少劳动争议已经成为劳资双方共同的关注点。1995年1月 1日《劳动法》施行以来,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认真组织用人单位履行劳动监察职责,积极开展常规巡视检查,举报专查和专项大检查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监察活动,在保障劳动法律、法规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在首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中夺得大奖  近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黄李进、陈丽娟同学继双双夺得首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广东省赛区公共英语组和英语专业组特等奖之后,又在全国总决赛中分获相应组别三等奖。这是该院选手在全国英语赛事中的一大突破。  此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是高职院校英语类比赛中级别最高的赛事之一。全国436所高职院校
2006年,教育部按照立足未来、重在建设、推动改革、加快发展的建设思路,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形成与调整决定了职业教育存在的必然性,高职教育坚持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地市、面向全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目标,逐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这一形势,决定了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上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今天,诸如情感因素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师们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都曾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的学生虽然智力水平较高,但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其实,以上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情感因素中的学习动机问题。  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分类  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我们把学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处在一个以汽车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时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电子技术逐渐成为汽车高新技术的特征之一,汽车电子产品在现代汽车领域中的应用比例也越来越高。技校的目标是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传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成为掌握技术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社会对汽车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各门课程的联系及知识点的分布情况,理
出台  人社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国技工院校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50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在校生规模达到200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均达到800万人次。地级以上城市都要建成1所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技工学校
对技校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谈得太虚,也不能限得太死,否则,很难取得应有的成效。笔者发现,每次上完德育课后总有一些教师发出这样的抱怨:现在的技校学生真是太难教了!难道我们的教育工作真的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吗?如果说传统德育的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确存在着单一价值观、物化学生个体以及自始至终由外而内的教化模式倾向的话,那么现在需要寻找的突破口,就是努力建立一种由内而外的自我“内省”的德育
工学结合是当前备受职业教育界关注的一种培养模式,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都体现了国家对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重视。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工学结合的探索中,尝试构建“工学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根据实践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说明“工学互动”是高职院校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探讨实施“工学互动”的具体举措,提出深化“工
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房是各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上机场所。机房管理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成果。要管理好计算机房,除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爱护机器设备、正确操作电脑的教育和计算机技术管理等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机房管理老师课前和课后对机房的非技术性日常管理。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不能简单地用一些条条框框去约束学生。而要用心去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