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片发展的天地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是小学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改变以往只强调考试选拔功能的状况,突出考试的诊断、发展的功能,使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一、内容贴近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情况同样反映在考试中。在设计考试问题时,我充分考虑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加强考试内容和社会实际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面对真实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年级) 香皂5元 毛巾8元 梳子2元 茶杯4元
  1.茶杯比毛巾便宜多少钱?
  □○□=□
  2.小红买了一条毛巾,找回2元,她付了多少钱?
  □○□=□
  3.小芳买一块香皂和一把梳子,要付多少钱?怎样付钱不用找?(能写几种就写几种)
  (二年级)请先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给小红合理地安排一下星期天的活动,再连线。
  


  (五年级)下面是某包装制品厂厂长与火柴厂厂长的一段对话。请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帮包装制品厂厂长计算一下他们厂至少应该为这批加工任务进厚纸板、薄纸板各多少平方米?(假设火柴内外盒的长、宽、高广样,而且不考虑制作时的黏合处用纸和剪裁废料)?
  火柴厂厂长:你好,我们厂最近要生产10000盒火柴,想请你们为我们厂生产火柴盒。
  包装制品厂厂长:感谢你们对我们厂的信任,请问火柴盒的规格怎样?
  火柴厂厂长:火柴盒是长5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
  包装制品厂厂长:有什么要求吗?
  火柴厂厂长:火柴盒的外盒要用厚一点的纸板做,内盒可以用薄一点的。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只有摆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设置生活场景,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将自然、社会现象法则简约化的工具。数学学习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例如:(五年级)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有一位企业家准备在石港建一座标准化的游泳池。这个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是20米,深是2.5米。
  (1)这个游泳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2)环绕游泳池的上口,用油漆画一条警戒线有多长?
  (3)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方砖来铺游泳池的底面,6500块够吗?
  (4)如果你是游泳池的主管,你觉得游泳池内的水位高度应该是________米,你的理由是________。
  请计算这个高度池内的水有多少立方米?
  考试的过程就成为学生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教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三、考查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考试的过程,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把考试的全过程看成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务使通过考试,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
  例如:(三年级)王亮在计算一个数除以48时,用8试商,发现余数是50,比除数大了。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帮他想一想,正确的商应该是_______,余数应该是_______。
  4只燕子20天可以吃害虫4800只,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多少只?
  (1)先求每只燕子20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应该是_________。
  (2)算式“4800÷20÷4”中,第一步求的是________。
  这些试题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五年级)下面有6块铁皮,大小如图所示,请选择其中5块(在图形中打“√”),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单位:分米)
  (1)计算出这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
  (2)如果要在水箱的内外侧都涂上防锈漆,涂防锈漆的面积有多大?
  


  这是一道多向思维题,它以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察同一问题,可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或一个方面,从而获得多种解答方法或多种结果。
  
  四、增加开放性试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例如:(五年级)在这一册数学书中,有许多概念,;其中有些概念正着说是对的,但反着说却是错的。如:正着说“两个质数一定互质”是对的,反着说“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却错了。你能再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正着说;对的:________________
  反着说,错的: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怎样将40千克含盐20%的盐水改制成含盐30%的盐水?请至少写出两种方法,并列式计算,说明这种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比较:几种方法相比,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这种开放性试题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对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个性很有裨益。
  
  五、沟通知识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通过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他们才算从深层次上掌握了知识。考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过程。
  例如:(六年级)阅读下面一则通讯稿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我国能源供需紧张局面既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也与一些高耗能行业的过度发展有关。
  2003年,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603000000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0%,但能源生产的高速增长仍不能满足需要。
  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量达16.67亿吨,而煤炭供应特别是发电用煤频频告急;电力方面,全国累计发电量191076000万千瓦时,同比(与2002年相比)增长15.5%,但全国还有20多个省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
  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10%)。
  (1)2003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读作_________吨,改写成用万吨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____万吨,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为__________吨(保留一位小数)。
  (2)2003年我国累计发电量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整数约是亿千瓦时。
  (3)用“191076000÷(1+15.5%)×(1+1+15.5%)”求的 是__________。
  (4)请你根据以上数据信息对身边的同学提一个建议(限二十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
  实践证明,学生对此类试题普遍感兴趣。通过考试,有效地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
  
  六、考查形式多样
  
  除了传统考试的一般形式,我们还增加了一些比较新颖的考查形式:
  (一)听算
  每个年级各20题,听录音,写得数,每间隔6秒报一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口算方法、口算技能和口算速度。
  (二)快乐操作
  例1 天龙小学有一块长45米的正方形空地,现要在这块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圃,使种植花草部分的面积占整块空地的一半。先请你用1/1500的比例尺画出这块空地,再在其中进行设计。
  例2 未来三年内,天龙小学将建成一个面积为3600平方米的正方形风雨操场。
  (1)选用合适的比例尺在下面画出风雨操场的平面图(要在图上标明边长的“图上长度”和“比例尺”)。
  (2)在平面图中合适的位置按比例尺寸画出篮球场的示意图(也要在图上标明长、宽的“图上长度”),注意篮球场的长和宽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天龙小学操场东侧的篮球场是标准篮球场)。
  (3)列式算出篮球场的面积占风雨操场的百分之几。
  (三)探索求真
  例如:找出规律后,直接填写出括号内的数。
  1999998÷9=222222
  2999997÷9=333333
  ( )99999( )÷9=444444.
  ( )99999( )÷9=777777
  8999991÷9=( )
  数学教学评价既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体现人文关怀。我们的试卷中会出现这样的语言:“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想必收获很大吧!那就请你到数学乐园来采蜜吧!”“要听仔细哟!”“在草稿纸上画画看,其实很简单哟!”“加油!”“要认真审题哟!”“你辛苦了,是否再认真查一查呢?祝贺你顺利到达终点!”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测试,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测试,只有那些富有诗意情境的测试,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不再把数学测试看成是沉重的负担,而当作十分快乐的活动。
其他文献
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笔者讲究方法,注重启发诱导,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    一、大小课堂,合理衔接    例如,在上《5的乘法口诀》时结合钟面的认识进行教学,把枯燥需记忆的口诀物化在实物钟上,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玩具钟面上贴数字1—12,从而体会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再引导学生感知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然
期刊
今天,教学“2、3的乘法口诀”。课前,我这样预设:基本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先出示例题图,引导观察1个2是2,2个2是4,编出关于2的乘法口诀,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创编关于3的乘法口诀,由“扶”到“放”。  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将我的计划全部推翻。现将这节课的部分教学实录如下:  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学生刚刚坐下,就有几个学生按捺不住: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机灵的孩子知道今天要学习乘法口诀,我还没来得
期刊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激励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激励。2.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作用,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3.主体性原则。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人。4.活动性原则。人类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儿童的实
期刊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乘、除法简单应用题”复习。为了唤起学生的联想与记忆,我需要一组同学帮忙创设一个现实情境,并抛出一条信息,让学生根据这条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我在五(6)班上课时,有意识地抽了5个男生、4个女生上台做小助手,接着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数学问题:“女生占全班学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等等。
期刊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P85~P87“分数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温故引新    1.“数数”创设认知冲突。  师:大家会数数吗?  生:会。  师:好!请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出现几个圆就数几。(出现1个圆、3个圆、2个圆)  生(齐):1、3、2。  师出示3/5个圆。  生:……(无法数出)  反思:数数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障碍,制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了一个学生急切希望探究的教
期刊
探究教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决定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必须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否则探究活动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会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探究的成分,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减弱,相反,教师的启发、临场指
期刊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也在各处生根发芽。我们多次参加其他学校的教改研讨活动,看到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处破土而出,成长壮大,或数学日记、课堂观察,或成长记录、课后访谈,或如何创设评价环境等等,各种形式不一而足。然而,这种学习评价总体给人的印象是形式多于实质,反而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笔者认为数学学习评价应注重“质”的研究,要使学习评价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
期刊
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讲完“工程问题”的例题后,有学生举手发言:“为什么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能不能假设工作总量是别的什么数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纷纷交头接耳,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师:这个问题还是由你们自己去解决,大家不妨都来试一试!  学生有的两三人一组在讨论,也有独自一个劲儿在那里尝试。  生1:我假设工作总量是“2”,计算结果是12天。  生2:我假设工作总量是“10”,
期刊
[案例]“归一应用题”的教学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小礼物送给同学们,你们最希望老师买什么东西呢?  出示“‘六一’儿童节礼品调查表”,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调查表:    师:你们能帮老师预算一下买这些礼品需要花多少钱吗?  生1:先算一算每样物品要花多少钱,再把它们加起来就可以算出总共要花多少钱了。  生2:我们不知道每样物品的单价,没办法
期刊
[片断一]    师出示题目:星期天小明的爸爸拿3张壹佰元和56元零钱共356元去商场给小明买衣服,衣服98元,聪明的小明应该怎样付出这98元呢?  师:如果你是聪明的小明应该怎样付钱呢?  (生独立思考后,相互交流)  生1:可以先把56元给售货员,再从100元里给出42元,找回58元,正好付出98元。  生2:可以拿出一张100元给售货员,找回2元,这样也付出98元。  师:大家同意哪一种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