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问题是愚蠢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d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讲完“工程问题”的例题后,有学生举手发言:“为什么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能不能假设工作总量是别的什么数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纷纷交头接耳,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师:这个问题还是由你们自己去解决,大家不妨都来试一试!
  学生有的两三人一组在讨论,也有独自一个劲儿在那里尝试。
  生1:我假设工作总量是“2”,计算结果是12天。
  生2:我假设工作总量是“10”,计算结果也是12天。
  生3:我们假设工作总量是600,计算结果同样是12天。
  师:这样看来,我们就能假设工作总量是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啰!
  (部分学生齐答:都可以!)
  生4:可不可以假设工作总量是“0”呢?
  师:问得好!大家再试试看!
  学生很快发现“0”不行,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地叫喊:“O不行!”“O不行!”
  师:其实,我们早就知道,“0”作被除数是可以的,“0”作除数就不行了!把工作总量看作“0”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啊。现在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解答工程问题,可以假设工作总量是任何一个非0的数。为了证实这一点,下面还要请同学们试一试,看一看假设工作总量是x结果又会怎样。
  同学们又兴趣盎然地各自演算。很快,一个个先后举手回答:结果同样还是12!此时,幻灯屏幕上显示出一组同样的算式:
  
  师微笑着说:现在同学们也许可以看出我们为什么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了吧?(有学生应声而答:“1”最简捷!)
  师接着指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是“工程问题”的三要素,已知其中两项,就可以求出另一项。因为“工程问题”没有给出工作总量,少一项已知条件,所以才在解答时用上“假设”,这个“假设”实际上是一种“设数法”,而且事实证明设的数是可以不一样的。
  同学们个个喜形于色,接着大家各自完成课堂书面作业。但是,数学课代表××同学却在埋头干他自己的“事”。不一会儿,他举起了手。
  生5:“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都是未知,我们能不能假设工作时间是一个具体的数呢?
  师:想得好!支持你试一试!
  一会儿,一个看似并不新奇的解法算式在屏幕上出现了(教师提请全班同学注意):
  120÷(120÷20+120÷30)
  =120÷10
  =12(天)
  师:类似这样的算式前面已经见过了,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5:假设两队合做120天,那么甲队就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6倍,乙队就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4倍,两队一共完成了这项工程的6+4=10(倍)。因为两队完成10倍这样的工程需要120天,所以,实际上两队合做只要120÷10=12(天)就可以完成了。
  师:你想得太棒了!(师带头鼓掌,全班学生鼓掌,课堂气氛达成高潮。)
  生6: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两队合做60天更加合理、简便,因为20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
  部分学生轻声齐喊:对!对!
  师:他的补充妙极了!这堂课同学们问得好、想得好、讲得好,我向大家学习!(全班鼓掌!)
  [反思]
  这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对所学内容理解掌握得全面、深刻,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发问,敢于探究,是这堂课的一大特点。几乎所有的精彩亮点都是由学生的提问引起的。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一切思维都从问题开始。美国有句名言:“没有任何问题是愚蠢的。”对于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教师都应该以满腔的热情给予欢迎、支持、鼓励和引导!我们应该深信,一批批创造性人才必定会从敢于、善于提出问题的这些学生中间涌现出来!
  教了几十年小学数学,上了几十堂教学“工程问题”的课,更换了几十个大同小异的“工程问题”教案,唯有这堂课才使我悄悄产生了一丝丝满意感和成功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小学教学改革的灿烂前景!
其他文献
一、复习内容: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和比例》单元复习(一)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以及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进一步沟通比与分数、比与除法、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并能正确解答有关实际问题。  3.通过课堂复习交流,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复习实录:  1.复习梳理比的概念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师出
期刊
2004年7月12日下午,有幸在北戴河听了徐斌老师的数学课“认识乘法”,精巧独特的教学设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都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时过几日,回味徐斌老师的人和课,留在我心中的竟然只是一个字——静!    恬静——春风拂面    下午第二、三节是徐老师的课,第一节下课是2点10分,炎炎烈日的午后,正是教师和学生最疲劳的时候,且看徐老师怎样忽悠学生吧,我在心里这样默默
期刊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苏教版第八册第53页~55页。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生: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底×高÷2。  生2: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推导出来的。  教师板书:新→旧
期刊
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笔者讲究方法,注重启发诱导,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    一、大小课堂,合理衔接    例如,在上《5的乘法口诀》时结合钟面的认识进行教学,把枯燥需记忆的口诀物化在实物钟上,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玩具钟面上贴数字1—12,从而体会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再引导学生感知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然
期刊
今天,教学“2、3的乘法口诀”。课前,我这样预设:基本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先出示例题图,引导观察1个2是2,2个2是4,编出关于2的乘法口诀,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创编关于3的乘法口诀,由“扶”到“放”。  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将我的计划全部推翻。现将这节课的部分教学实录如下:  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学生刚刚坐下,就有几个学生按捺不住: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机灵的孩子知道今天要学习乘法口诀,我还没来得
期刊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激励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激励。2.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作用,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3.主体性原则。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人。4.活动性原则。人类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儿童的实
期刊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乘、除法简单应用题”复习。为了唤起学生的联想与记忆,我需要一组同学帮忙创设一个现实情境,并抛出一条信息,让学生根据这条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我在五(6)班上课时,有意识地抽了5个男生、4个女生上台做小助手,接着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数学问题:“女生占全班学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等等。
期刊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P85~P87“分数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温故引新    1.“数数”创设认知冲突。  师:大家会数数吗?  生:会。  师:好!请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出现几个圆就数几。(出现1个圆、3个圆、2个圆)  生(齐):1、3、2。  师出示3/5个圆。  生:……(无法数出)  反思:数数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障碍,制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了一个学生急切希望探究的教
期刊
探究教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决定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必须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否则探究活动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会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探究的成分,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减弱,相反,教师的启发、临场指
期刊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也在各处生根发芽。我们多次参加其他学校的教改研讨活动,看到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处破土而出,成长壮大,或数学日记、课堂观察,或成长记录、课后访谈,或如何创设评价环境等等,各种形式不一而足。然而,这种学习评价总体给人的印象是形式多于实质,反而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笔者认为数学学习评价应注重“质”的研究,要使学习评价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