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批评——《周礼全集》编后感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礼全先生的文集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出版了。最初选编了大约60万字,后来应出版社的要求一再压缩,形成目前的样子。经过删减,许多非常好的学术论文没有能够保留下来,这是非常遗憾的。但是有几篇文章,我认为是无论如何也要保留的。《(论“所以”)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以下简称“《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其他文献
当世纪之交的哲学寻问再度引出马克思的名字时,我愿就此再度申说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由”范畴。有如“实践”范畴只是在被更多的急于当下事功的人们随机取用后才变得不再像是马克思的范畴那样,“自由”原是因着一再受冷遇才显得陌生而远离马克思的。其实,在马克思那里,“自由”和“实践”是相互阐释的,任何期望神交马克思的人,都不可轻弃或轻觑了这个由一代哲人的生命火焰所燃成的灵思的亮点。
期刊
作者从哲学角度提出了“元宇宙”这一新概念,是有启发性的。是否有“元宇宙”,只能期待未来科学的回答。本文只是一家之言,我们更乐于听到各种声音,只要有故成理,不管证实、证伪,均受欢迎。
必然性是命题的一种性质。在本文中,我们依据现在逻辑处理命题性质的一般方法,讨论必然性这种命题性质。首先讨论现在逻辑是如何处理命题和命题性质的,然后分析关系语义学如何处理必然性,并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用更一般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给出刻画必然性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儒家哲学为主要代表的。养,外王就是政治哲学。这种政治哲学讲德治、学。儒家讲内圣外王,内圣是仁义道德、心性修仁政、王道,因此可以说是追求善的政治哲
享有“世界禅者”美誉的铃木大拙(D.T.Suzuki),毕生致力于禅学思想的发扬。他的著作丰富,译述俱备。他把《大乘起信论》、《楞伽经》、《六祖坛经》等重要的佛教典籍翻译成英语,又撰写了一系列介绍禅佛教的英、日文著作。在禅宗研究的学者之间,特别是不少西方学者,往往视之为权威重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中国哲学史也像哲学其他学科一样,迎来了繁荣的局面。继80年代思想解放、拨乱反正之后,90年代进入了多元发展、深化研究的阶段,不论在通论研究,还是在专论、个案研究上,都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出版中国哲学史著作两千多种,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千余篇。与80年代主要以反思和译介为特点不同,90年代开始呈现出回归哲学自身并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展开对话和讨论的新气象。可以说,热点的层出不穷和思潮的汇聚更迭构成了9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总体景观。
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论战涉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立论基础问题。自由与平等,尽管内涵不同,是双方共同追求的价值导向。本文接着《自我所有原则走向哪里:国外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论战》一文继续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论战,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相互之间的分歧,试图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作进一步探讨。
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孙龙的《指物论》是《公孙龙子》一书中讨论名、实关系,特别是讨论“名必符实”观点问题的,其实未必。如果坚持这种观点,那么文中的“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指与物非指也”,“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乃与为非指”等就无法理解。
任何一个民族都必然面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任何一种完整的文化都必然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由此,从生成一个文化的功能性结构的角度看,科学乃是一个完整的文化必须具备的基本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