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乡土案例,突破教学难点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改革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重任。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 它能够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乡土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则更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案例与相应知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一课时“城市化过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对乡土案例进行分析,实现教材重、难点的突破。
  [关键词]乡土案例教学难点城市化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21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提倡教师“用活教材”,教师应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围绕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教材进行顺序重组和灵活构建。“城市化过程”的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课标旨在使学生能通过一些相关资料,分析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本课教学难点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动力机制。课本中仅仅用了一个自然段的文字内容和一个插图来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理论性强且内容空洞。
  一、案例教学法与地理课的结合
  案例教学能够使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得以有机结合,能充分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诱导等功能,能够有效弥补理论教学中实践性不足的缺点。“源于生活、关注乡土”是乡土资源与地理教学整合切入的视角。案例的选取应该关注学生身边的事情,应该选取学生关心的事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可选择不同的乡土案例,体现地方特色、要因地制宜。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笔者在教授“城市化过程”一节时,考虑到所在地区近四十年经济和城市景观的快速变化,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制作了唐山市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和城市化水平统计图,把理解上的难点化解为探究一个个疑问的过程,也给予学生一种经过探索发现获得收获的快感。案例如下:
  自制统计图:
  探究问题设计:
  1. 阅读统计图,分别描述三次产业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2.阅读统计图,唐山市的城市化水平有何变化特点?
  3.分析唐山市的城市化水平和三次产业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
  4.课堂小调查:调查学生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列举唐山的第二、三产业部门)。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根据座位自由结成小组进行讨论。
  由小组代表阐述上述四个问题。教师在肯定大家讨论成果的同时,注意观点间的差异,并适当答疑。最后教师小结并归纳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设计意图:通过对唐山市城市化水平及产业结构的演变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环节通过对唐山地区乡土地理资源的分析,使原来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生活化,使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为加深学生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难点的理解,在教学环节中,特设“献计献策”环节:
  唐山作为矿业城市的典型代表,面临经济转型,为实现“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的目标,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措施。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兴趣盎然,纷纷献计献策。
  教师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献计献策”环节,增强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乡土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它贴近实际,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乡土案例的应用,不但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而且实现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例的整合,充分体现了“地理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地理化”。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代大师钱学森老人在临终前发问,直指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钱老之问”叩问着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毋庸置疑,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创造理念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宗旨仍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教师应遵循陶行知创造理念教育思想,将其实践于高中英语学教学中,以期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理念 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学生的人生阅历、个人经验、心境、文化程度等决定了阅读体验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处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可以从三方面去努力:给学生充分体验的时空,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珍视独特的体验,鼓励学生表达体验;尊重个体间体验的差异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关键词]语文阅读 个性化体验 阅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摘要]“文本细读”这个词多年来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话语系统,并占据核心关键词的位置,表现出教师对语文学科的高层次追求,对文本语言文字的重新审视。笔者所理解的文本细读,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慢慢读,细细品;要有一种智慧的眼光,从一个字读懂千字文、由一个词感悟万言书;是一种从字词走进文本,融入生命体验,从狭隘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认知走向体验的一种阅读方式。以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为例,谈谈文本
[摘 要]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共同决定了中学语文文本解读必须多元化。 以《甜甜的泥土》为例,从阐释词语、展开想象、诠释主题等方面论述了文本多元化解读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文本 多元化解读 多重意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11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关注学生个人独特的体验。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为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英语知识教学的基础。强化词汇教学,不仅仅会促进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实践交流与写作表达中使用英语的流畅度与艺术性。众所周知,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材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这虽是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效策略,但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的考验。我们的词汇教学工作需要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改革,大胆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
[摘要]议论文说理虽说主要靠的是逻辑的力量,但呆板的说理、空洞的说教毕竟面目可憎,而优秀的议论文语言,不仅具有极强的逻辑力量,更能寓深刻的道理于形象之中,让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生动化。如果说议论文的风韵共有三分的话,那么二分亮色就在其“言”值上。议论文若止于贫乏的说理,终究“行而不远”,提升议论文的“言”值,当注重语言的锤炼。  [关键词]议论文语言修辞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将视线投向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长远目标上。以高中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为例,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一、自读质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前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学会质疑。二、聚焦对话。在阅读课中,聚焦的核心是“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形成属于他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三、比较拓展。教师引入具有求异思维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更加深刻和理性。四
仁者未必智慧,智者未必仁厚。《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我认为是仁者和智者相结合的典型代表。  由于出生时是脚先着地,不讨母亲喜欢,他不知道受到多少母亲不公平待遇,但他没有丝毫的不满。相反,只要条件许可,他都会满足母亲的要求。在他还没有即位时,姜氏多次欲废之而立共叔段,遭到郑武公的拒绝。面对这样的母亲,面对这样的人,多数人都会选择将其作为自己辉煌前程上的敌人,她在当时的宫廷斗争中,是很有可能被人整治的
老子曾曰:“大道至简。”实践也证明:越是简单的,就越是有效的,越是长久的。教学过程要追求简约求实的艺术境界。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果。”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以最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删繁从简,用最简单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掌握最宝贵的知识。  所谓政治教学简约化,是指政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各项要素和教学资源进行最优化、最合理的配置
[摘 要]很多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指导时,教学重点往往在实词的理解,对虚词鉴赏忽略了,实际上虚词在古典诗歌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阐述虚词在古典诗歌中的作用,以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词 古典诗歌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29  有不少学生认为实词有意虚词无情,很多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指导时,在实词的理解上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