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质疑”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u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
  一、要敢于质疑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
  1、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成功的教学以来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维护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想解放,大胆参与学习过程,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讨论、交流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信任、亲情与爱护。当学生能当众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够向教师质疑的,都要予以表扬。并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认真聆听,不能随便打断他们的发言。对一时语塞或害怕发言的学生加以鼓励:“别着急,慢慢想,老师相信你能想出来。”对回答出错的学生同样加以鼓励:“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很好,这个问题你能换个角度想一想吗?”这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
  2、培养学生求知欲。好奇是每个少年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由于他们知识较少,且缺乏经验,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可能产生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能较大程度上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促使着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学“能被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出示几个数,让学生通过计算说出哪个数能被整除。学生回答后,老师宣布:同学们随意说出一个数,我就能很快判断出这个数能否被整除,那么不信可以试试看。这时,同学们举手说出一连串的数,老师马上准确地做出判断,学生经过验证,对老师的正确判断感到惊奇,心里疑惑不解:老师没有计算,怎么会知道这些数能不能被整除?到底是怎么回事?使学生产生好奇,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老师便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去积极动手探索。这样利用好奇心,使学生善于质疑,勇于探索。
  二、如何质疑
  1、在课题处进行质疑。课题直接反映了一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有助于学生对全课内容的把握,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板书课题后我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看着这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学生思维活跃,纷纷提出问题:(1)什么叫数据?(2)数据怎样收集?怎样整理?(3)数据收集和整理后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颇有质量,为教者提供了本课的教学思路。
  2、在预习中进行质疑。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思考题进行深入的质疑,可以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需要。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了两道思考题:(1)怎样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2)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比大小?学生预习后质疑:异分母分数不通分能比较大小吗?显然,这是学生经过认真预习,从常规思维的反向思考来提出的,有点“异想天开”,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出示( )和( )、( )和( )、( )和( )的大小如何比较,学生积极展开小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寻求比较的策略,得出结论:异分母分数有的不需要通分就能比大小。如( )和( ),把这两个分数分别 与比,( )比 小,( )比 大,所以( )小于( )。
  3、在易混处进行质疑。数学中有些概念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有区别的,如果概念不明确,就容易混淆。比如“质数”和“互质数”是一对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制艺:质数和互质数都是数,为什么质数是对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数是对两个数而言?通过质疑使学生知道。质数是由约数引入的,是研究一个数的;而互质数是由公约数引入的,是研究两个数的关系。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而两个质数一定互质。这样就加深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概念。
  三、提供质疑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其次要留足思考时间,让学生生疑、思疑、解疑。
  1、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让学生有疑而质,营造质疑机会。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出示一道趣味准备题:老和尚给三小和尚分饼,第一个小和尚说:“我要一份。”第二个小和尚说:“我要三份。”第三个小和尚说:“我要六份。”老和尚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给了第一个小和尚1份,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6份给了第二个小和尚3份,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份给了第三个小和尚6份?结果三个小和尚都傻眼了,其实他们分得的饼还是一样多的,学生们个个都感到“新奇”。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积极思考。很快找出了其中的原因。老师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指导总结教学内容,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特别深刻的认识。
  2、留足思考时间。因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许多教师惟恐学生学不会,说不好,所以, 不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缺少质疑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体验。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不要直接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启发他们自己来解答。非由教师解答不可的问题,也应立足于启发,即以启发的方式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从中得出结论。教师要尽量提供学生提问的机会,每节课,都应留出时间让学生相互质疑问难。如:在课题出示后,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对一堂课的主要内容,理解掌握的程度不同,这时候可留出几分钟,启发他们质疑,提出不同的看法,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提高质疑水平,让学生在质疑氛围中吸收知识。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健康的成长。
其他文献
概括介绍了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的应用领域.通过环境科学与土力学的结合,改变运用传统的方法解决各种岩土工程问题.本文对城市建设中的若干环境岩土工
河流渗滤是一种自然净化过程,污染河水通过该过程在河流沉积层中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河水水质得到净化,从而达到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的目的。本项
论述了福州市城区北向第二通道工程线形的选择,从项目背景结合现状实际情况和规划初选出3条路线,此后,针对该3条道路路线的优缺点、可行性和经济性,最终选出最优的推荐方案。
【正】一、前言曾经听过这样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
以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实验材料,用超声波细胞均质仪作为超声装置对杜氏盐藻进行处理,分别设64 s和128 s两个时间强度处理,各时间强度均分16次、8次、4次、2次和1次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平稳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学习,并能获得优质的效果。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著名教育家陶行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但是,认真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如组合缺少科学性;内容缺少实用性;课堂教学随意性;不少“小组合作学习”只
科学学科所教的知识真可谓是包罗万象,其内容涉及到动物、植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科学教师来说,真的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行。但人的知识毕竟是有
对有理插值样条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带参数的分母为线性的四次有理插值样条。把四次有理插值样条函数的连续性降为C^2连续就可以提供额外的自由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