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升教学成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shi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生物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各种教育教学理念与创新层出不穷,有效地提升了生物教学的效率。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在这场教育教学改革中,要能够高瞻远瞩,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成效。
  首先,在授课时要注重并改进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联系实际生活导入。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生物知识。教师在教学生物时,要紧扣学科特点进行导入。生物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如果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切入新课教学,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地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会明显提升,这样有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2.前后联系导入。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具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初高中内容的衔接上,有些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已经初步涉猎过,在高中生物教学新授内容教学时,可以进行前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课教学。例如,在开展"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回顾,以便进入新课学习时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优化生物教学过程。
  1.运用演示法开展教学。例如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演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行为变化"详细分析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动画模拟方式,将细胞分裂过程以及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周期性变化过程这样复杂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教学成效。
  2.运用探究法开展教学。高中必修模块2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如果纯粹地按照教材讲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必定是肤表浅的,即使记住了,也只是"囫囵吞枣"。为了使学生认识与理解基因工程技术,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
  首先重温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方法与过程。传统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而难以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上。
  有何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打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定向改造生物性状?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想出了"植物嫁接"。
  嫁接后植物所生长的果实和接穗亲本的性状完全是一样的,然而假如只要物种的某个优点而非全部的时候又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他们想出了诸如基因杂交、基因嫁接、基因剪接、基因转移等方法。学生想到了这些,至此我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假设、设计:怎样来完成这个基因的"嫁接"技术?这样的处理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大胆假设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3.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开展教学。例如我在教学高中模块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主动运输"的知识点时,就利用一个学生很常见的事例去进行类比:当我们来到河边要到对岸时,需要船工用船渡过对岸。其中,河相当于膜,船相当于载体,我们必须付钱相当于能量。这样一类比,学生对主动运输的过程及特点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然后就可以进一步分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和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类比这种教学方法。
  4.运用辩论法开展教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学生的一些不同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点与理念的交织与碰撞之中,运用正反方辩论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生物素养。
  再次,要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1.创立生物兴趣小组。教师可以将学有余力或是对生物学习具有强烈欲望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2.举行知识技能竞赛活动。在一段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要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相机进行一些知识竞赛或是实验技能操作竞赛等,以比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营造浓厚的教学竞争氛围。
  3.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具有广阔的实践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的机会,适当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生物学习从教室引向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互助、合作、分享,更好地培养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注重理念创新,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初中美术教学亦是如此。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重要性对策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在不断的拓展,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也逐渐的丰富和完善起来。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无锡许多的中小学校,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新市民子女。这群孩子,跟着他们在外务工的父母,远离他们曾经生活过的熟悉的环境,他们面临的不仅有学习上得困难,还有生活的不适应和心理上的障碍。研究他们的特点,如何让所有的孩子接受公平优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鉴此,笔者从养成教育的角度对我校新市民子女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市民子女公
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课堂表面上热闹,但实际低效的虚假现象,我觉得必须要从小学低年级就要开始改变这种现状,才能提高课堂效率。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了"注重数学课堂倾听"的目标,以培养当今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倾听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
看图作文的形式,以其形象,直观而易于习作者接受。77年恢复高考以后,曾屡次出现。看圖作文,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必先看准图(画)的寓意,以图示意,图画的作者是要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是表现的形式不是文字而是图画,目的是一样的。  其实,看图作文这种方式不独现在,古已有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范例。  范仲淹生活的年代,北方的契丹,西北方的西夏经
(阳朔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桂林 541900)  摘要 农村中职学生厌学,直接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努力消除学生厌学心理,提高学习品质,是《农村中职学生厌学心理探究》研究课题的预期成果之一。本文从学习心理角度,探讨运用心理规律,提高普通话学习的品质的问题。从明确需要形成动机,激发兴趣维持热情,培养意志形成习惯三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 普通话学习 需要 兴趣 意志  现阶段就读职业学校的
【摘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对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求不断更新观念,改革教育方法,特别是突出充满爱的教育,增加师生的幸福指数,引導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特针对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重点突出了教育的主题永远是爱,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运用班级实例分析阐述了爱心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方式等具体内容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习题教学设计高效性与否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好坏的检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习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以高效性的习题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初中数学高效性习题教学设计探讨》。首先探讨了初中数学高效性习题教学设计目标;然后探讨了初中数学高效性习题教学设计技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旨在与
内容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何实现数学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习数学兴趣,本文从"导入新课"、"解读生活"和"作业布置"三方面进行阐述数学生活化教学。从而实现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化 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更加强调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能力与思维的训练,在实施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活动形式和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上,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游戏教学对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 教学 教学效率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因为目
【摘要】:正电化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传授知识、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把现代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电教媒体 学生创造性 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也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加丰富多彩。其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魅力,它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能够使文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