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出现。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的责任感。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为了迎合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鼓励学生多探究、多合作、多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或答非所问,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因此,在课改的同时,我们要认真学习相关的 教学理论,明白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旨,并合理、科学的运用。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学及考试重点是学生的能力、情感、思想品德,而我们的学生学了许多书本理论知识,却不能分析,解释实际问题。老师课堂讲解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尊重他人、爱护社会,而现实中他们却伤害他人,危害集体、社会。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体系本身就很枯燥,再者,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免烦躁。加之教师讲解空洞、枯燥,甚至干脆读书划书而缺乏生命活力,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富有活力的课堂,才是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我们必须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生,关键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的前提下,注重研究、探索。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样的、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运用到了课堂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课的枯燥性,它可以利用图片、声音、视频和文字传递信息,将思想政治课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可视化的、具有动感的具体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要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特别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角度,对于弥补现行教学中“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倾向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
  三、增强课堂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思想政治课能够采取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自在的讨论和归纳。启发、讨论式对话教学,这种方法可依据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问题,由学生先进行讨论思考,归纳概括,教师再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因势利导。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充分肯定其正确的观点,对片面的认识再引导其仔细看书分析,自己纠正错误,这就使学生有种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畅所欲言,才可以看见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思想在整个课堂洋溢。这就需要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老师不再做学生的“说教者”,而是做学生的“商谈者”,做学生成长的参谋、伙伴,做学生学习教材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理念,放下架子,用平易近人的神态语气与学生交流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尊重的体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主动去学习;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教师才能淋漓尽致的将教学预案从容自如地挥发出来,学生乐于学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会大大提高
  四、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新的课程观认为,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活动;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包含学习客观知识点之外,还应该包含众多师生运用课堂资源共同探讨知识和人生的学习过程。就政治课课堂效率而言,其“可联系性”更为突出,内容不仅涉及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知识,还会涉及到现实的和理论的、中国的和外国的对比等,仅仅依靠教材上有限的内容作为教学参考,势必造成教学内容上的乏味与单调,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政治教师要具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完善教学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切实增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陶行知曾指出,教师要力争做到“立足生活而教”“通过生活而教”“为了生活积极向上而教”。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必须摆脱了原来那种严肃、死板的模式,逐渐形成一种活泼的、充满童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这是新课改对教师的的要求,也是中国教育转型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总之,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效率,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以前的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边听边记笔记,考试考笔记,考试成绩很好,但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本质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传统教学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機会,没有发展能力的平台,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展示,思维禁锢,学习十分被动,在老师包办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机械记忆知识,成为知识的容器,成为知识的奴隶,学生走向社会适应能力差,
药房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对患者服务的重要部分,在医院的日常工作流程中,中药房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科室,它的首要工作内容就是在准确及时调配处方的同时还要预防和避免可能出
最近,美国布鲁金斯学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博士纵论中国的"WTO效应",引来满会场的水泄不通.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课堂上,学生是教学对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动的、独立的个体,是主动求知与积极探索的主体,教师只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对于不同的内容,学生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和基础知识做支撑,所以教师在决定教什么与如何教时,就要使自己的教学思路适合学生的需求,也就是说,要想把课上得精彩、上得高效,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认真进行学情分析。学
转岗教师:近几年,随着商南县基层农村小学的布点调整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城就读,使得大多数基层的中小学校教师师资“富足”,同时,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县先后新建、扩建了11所公办幼儿园,随后,这些“富足”的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部门通过选拔的方式流向了幼儿园从事幼教,成为我县新生的幼儿教师队伍。  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新建的公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办于2012年的9月,现共有4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
本文介绍了"多边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内容、实施方案、试用效果、与之相关的反馈信息以及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了其理论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