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u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一个假设,即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他的能力的10%,而玛格丽特·米德则认为不是10%,而是6%,后来奥托又估计为4%。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人拥有巨大的潜能。在这些潜力中,创造力属于最有价值的能力。要将这种潜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而教育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将创造教育寓于素质教育,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价值及其完整性。因为创造教育能够整合“知识型”教育,它以创造为目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能吸收“知识型”教育的优点,又能克服其弊端,同时,创造教育也能够整合智能教育,因为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潜能,创造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发展。
  实施创造教育不仅是当代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未来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最有效途径,而创造性人才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毫无疑问,时代发展要求基础教育要将创造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现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阐述一下本人的观点。
  
  一、 创新课程结构
  
  1. 在学科课程结构创新方面。一是适当压缩语文和数学的课时,为开设特色课程让出时间;二是创新科学课程内容,适当增添创造性的教学内容。例如,语文课教学就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创新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续写故事;数学课教学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证明公式和规律;科技课则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2. 在活动课程创新方面。分班级和校级两种组织形式,开设学科类、科技类、文体类、艺术类和手工艺类活动课,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在校本课程创新方面。在现在课程的总课时中,每周安排两节校本特色课程,按年级特点,开展创造教育系列活动。
  
  二、 创新教育活动
  
  1. 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学科创新教学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其目标的,它遵循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其最高的境界则是通过教师“为创新而教”和学生“为创新而学”,由此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出发。营造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机,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走上愉快学习的捷径,追求创新学习的目标,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品质,使其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进而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 优化兴趣活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在活动课程的建设上,不断拓展学生活动的领域,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艺术类兴趣活动中就突出培养学生艺术美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在形体课中就放手学生自编舞蹈动作,在音乐课上则让学生自创旋律,语文课后就组织学生自编手抄报,科技兴趣活动则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等。此外,举办美术、书法、工艺制作、作文、诗歌和科技小发明等竞赛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各自的创造才能。
  3. 注重实践,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首先,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如材料、场地、时间等。其次是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导,如聘请有创造才能的教师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科技辅导员担任指导教师,并经常组织开展创造实践活动竞赛,设法将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心理倾向积极引导到创造活动中去。此外,还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 优化教师队伍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首先教师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
  1. 以师德教育为中心抓思想建设,以创新为核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对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含义、构成要素、培养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同时要求教师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创新的一种追求,在施教过程中自觉地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法,注重积累自己的教学方案新设计、有价值的教学案例、精彩片段和反思日记等,并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时上升到理论高度,以内化为一种创新教育的能力。教师要以“创新为本”反思教学实践过程中尚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不断完善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
  2. 教师要掌握创造教育的技巧。即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建设富有创造性的班集体,形成民主、密切配合、和谐的人际环境,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技艺。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在求异中有所创新。要学会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其创造性的思维因素,对创造性的学习成果要实事求是地给予积极的肯定。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促进了教学改革,促进了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改变了师生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创新教学模式、活动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育评价模式和师资培训模式的初步构建,标志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已走上了较为规范化的道路,这主要体现在:
  (1)以“创新为本”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初步树立“创新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的整体素质、开拓精神和敬业精神有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得以培养,学生在参与创新学习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了遇到问题就问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并乐于自主探索和实践。家长的观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基本接纳了“创新教育思想”,平时都能积极配合“减负”工作,支持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和“露一手”等活动。
  (2)学科创新教学的模式初步建立。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的教学方法尝试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即“引导点拨——自主创新”,通过多方面的实践探讨教学模式的建构。如语文组就建立了有关阅读教学的“启动准备——主体探究——互动深入——内蓄强化——个性拓展”的教学模式,而数学组则以培养学生自能学习为主线,建立了“问题——目标——合作探索——优化——练习”教学模式。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
   (五常市长山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强大的乡土叙事经验与“80后”之前的代际群体有着天然的亲缘,在将乡村、文革、历史、宗教与人进行捆绑而观照其交互胶着之间的裂变、剧变乃至质变之时,对乡土的过度熟稔,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它至今仍是一门比较薄弱甚至是最薄弱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强技术创新成为实现
继个人诗集《素花襁褓》《艾涧诗草》后,李林芳近期又推出另一本诗集《青箬笠》。这是本记录了李林芳丰富、鲜活的生命意识的诗集。杨守森认为,生命意识是指"具有了意识活动能
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不是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语言点,而是上课的艺术。若使学生喜欢英语,那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要很好,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要求
2004年,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动画产业正式纳入国家和政府文化建设的视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动画产业由“世界动画工厂”开始转换成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如何解决语文中长期存在的效率低下,如何让语文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的童年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这是我校近几年来深入探索的课题。针对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把一出戏完整地呈现在舞台上,需要团队的集体努力与协作,其中离不开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灯光、人物造型师等部门,是各部门集体协作、相互启发、共同完
在诗集《最后的黑暗》"后记"中,朵渔说他写了这些年,"真的还不知道诗到底是怎么回事",越写越深感诗歌的不可把握。有读者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他何出此言:写的那么好,那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对包括作协在内的群团组织的职能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对作协的职
杨枫曾出版过一本图文集,叫《村路带我回家》。那是一本记忆之书,是游子思乡的梦游解析,是自我编程的岁月虚构,从学术的角度看则是对历史和自然的回眸。它让我们透过漫漫时光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