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冷酷的商战覆上一席深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众多的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中,各种叙事风格的融会贯通甚为重要,作为具有商战题材的现实主义风格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其中的情感戏份穿插在故事结构成为一条具有伦理框架的叙事线索,从而描绘出在冰冷无情的商业战争中那为之心动感人肺腑的附和于主体的情节姿态。
  关键词:《鸡毛飞上天》;商战;情感叙事
  作者简介:唐瑶,女,汉族,浙江省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电视研究。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1
  55集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呈现了错综复杂的爱情,糾葛重叠的友情和险中求稳的恩情,其中情感叙事的命脉取向裹挟在凌冽冰凉商场较量中,商业纷争与道德原则的冲突中,经济利益与个体情感的矛盾中,在各种剧中人物的一次次内心求索的思想情感的抉择下,不断地演说着义乌从一个小商品城到创业帝国壮大与发展。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森所认为的第三世界的历史有着自身的修辞策略,“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1]这里所谓的“寓言”将其移用到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叙事策略中,就可以用作对情感叙事的深化和阐释。
  一、复杂恩情的商战铺陈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被既定的冰冷残酷的商业主题所格式化,但是其中的感情故事不应该就此被定于框架内,正如马克·柯里所说的:“作者从来不应该说教,按常规它要讲给听众一段叙事性的故事让听众判断,把它作为明显的道德教训的前奏。”[2]剧中的男主人公陈江河重情重义、刚直不阿、知恩图报,他一直坚守着“进四出六”的原则,也就是相当于赚一毛钱的时候,要将六分给自己的恩人;在自己一穷二白的时候,带领着村民们集思广益搞创业共同致富,在自己飞黄腾达玉珠集团成立时,也不忘记给柱子叔等长辈予以回报;另在剧中具有典型情感叙事风格代表的老一代义乌创业人陈金水,他不忘“祖恩”传下来的“鸡毛换糖”的老手艺,带领村民开拓思想、险境求生;在自己女儿的婚礼上挑着“鸡毛换糖”的担子游走过场,为了警醒下一代的年轻人不要被金钱和荣华冲昏了头脑,时刻要记得祖上的训诫与恩德。陈金水与陈江河之间的情感叙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交叉呈现,在陈江河生意遇到困境的时候,陈金水认清楚危机的关键问题挺身而出主持公道,而当陈江河创建海外仓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时,陈金水却毅然决然地宣布撤股不支持,双陈之间的恩情展演在故事发展中呈现出一定多变性和复杂性,也为剧中随之而来的一段段商战戏做了足够的铺垫与烘托。
  二、主观爱情的额外描绘
  《鸡毛飞上天》作为一部跨越几代义乌人创业经的商业大戏,关于爱情的叙事运用意外添加上去的方式进行描写是必不可少的,“描写告诉我们人物的外貌和行为,帮助确定动作的位置,在读者心中引起感情和态度。”[3]剧中陈江河与骆玉珠的爱情大戏可谓是一波三折,引领着故事的脉络不断地走向高潮。作为辟江山的一代的创业者,陈江河与骆玉珠从街边熬糖开始,走街串巷,挑担吆喝,以慰温饱,他们之间的爱情纯洁无瑕,没有一丝丝的恶念,都是为了经营为了彼此的家。一家三口为了躲债在路边顶着寒风暴雪过年,在两个大人发愁地吃不下饭时,王旭起头端碗许愿的举动冲淡了过年关难的惆怅与萧索,陈江河与骆玉珠的爱情大戏在王旭的额外加入又升温加码起来了。当骆玉珠知道了陈江河在欧洲独遇了一直爱慕他的杨氏集团千金杨雪时,骆玉珠掐好时机打来了电话,而在电话的内容不是先问及到关乎几亿大单的生意情况,而是先一语中的地直奔主题“穿的什么衣服”“去了杨雪的房间待了多久”等等这样的问题,这一些些额外的举动无不说明作为中年夫妻之间的真情流露和自我表白。
  三、现实亲情的精神取舍
  陈江河与王旭的关系令人可攻可赞,王旭是骆玉珠与前夫生的儿子,然而陈江河并没有因为这层血亲的关系而阻碍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他不断地与王旭互动谈心,在现实的世界中早已把这个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儿子视为己出,他在王旭渐渐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开阔他的胸襟和磨练他的心智,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走向职场,最后让王旭成长为一名沉稳、干练、睿智且坚毅的青年企业家。这种为了塑造不为人父却做了人夫的陈江河,其需要对王旭做的教育与传承的精神鼓舞时,情感叙事在故事中起到了一定意义的弘扬主题和延亘情节的作用。另与陈江河一起长大的“发小儿”陈大光由于利欲熏心铤而走险做了走私的生意,而后被抓锒铛入狱,出狱后,陈江河并没有因为他的不光彩历史而对他另眼以待,而是聘请他进入玉珠集团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然陈大光却死性不改在进出货的转卖中获取蝇头小利,事情败露后,他不仅不懂得忏悔自检,反而怂恿加工厂厂长也一起跟他远走高飞脱离玉珠集团,在亲眷关系与现实利益面前,陈大光选择了后者。在这里情感叙事的注入又起到另一种塑造冲突的作用。
  注释:
  [1]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34.
  [2][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学[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4.
  [3][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  秦穆公,秦成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一,出现在中学课本里的人物,在位39年而逝。  像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活着的时候,便搅的世界不安生,又是东进,又是西扩。临死了,也要搞一个大新闻出来—他要人殉葬,很多人。  一次群臣聚会,大家饮酒乐甚,好不快活,穆公喝的正在兴头上,突然蹦出来一句:咱哥几个,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作为献给中国广大乡村中默默苦行的乡村英雄民办老师们的悲壮之歌,刘醒龙创作的《天行者》不只是书写了一群在“这一带山区中最远最深最高的那一片”的界岭农村中的坚守与渴望的民办老师,更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近四百万民办教师作了近乎于临摹式的细致描写。  刘醒龙说过业内有这么一个说法,长篇
“他们既主流又先锋,既商业,又很有种。”  瑟堡的雨伞  颁奖季在即。  尽管开奖前的所有预测和热门分析,在开奖后会变得没什么意义,人们对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几个重量级大奖的预测,还是乐此不疲。  《爱乐之城》(La La Land)今年光是在奥斯卡就得了14项提名。为了说明这个数字的重要性,人们往前追溯,发现历史上只有《泰坦尼克号》有过同样的纪录。  在这之前的第73届金球奖,《爱乐之城》
摘 要:西方的恐怖片中有一个特别的分支,就是宗教类恐怖片,其中深厚的宗教底蕴常常渗透在这类电影中,使得宗教宣扬的理念得以在恐怖片中存续,也成为取得良好市场和口碑效应的有力武器。宗教信仰与娱乐形式的双刃剑为世界恐怖片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对电影艺术做出了独特的推动。本文将恐怖片中的宗教类型作为研究框架,结合几部宗教类的恐怖影片的经典之作作为具体的研究文本,采用一般理论体系研究与个案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解
摘 要:长篇小说《墨雨》是湖南文学界的一部史诗性作品。它真实地描写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湖南农民运动,其残酷惨烈应为那场席卷华夏的中国乡村革命的缩影。但作者并非简单机械的描写阶级斗争与农民运动,而是从民族心灵与文化的角度,对这场大革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其中着重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贯彻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脉络的设置、情感倾向的创造中。正是这种文化的渗透,才使得作品更为饱
摘 要:伯纳德·马拉默德是著名的美国犹太作家,作品多以描写个性鲜明的犹太男性角色而被学者广泛阅读和研究,但其中犹太女性角色的作用也同样重要。本文以《伙计》中典型第二代犹太女性形象海伦为例,分析她在当时受困于美国价值和犹太文化的两方面的影响之下,又无法真正适应美国或犹太任意一方价值观念,但仍然不懈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生活,追寻美国梦。  关键词:美国价值观;犹太价值观;梦想追求  作者简介:王雪,吉林
摘 要:盛负洛可可之风的芭比盛宴讲述了一部俯瞰兴衰与覆灭的绝美情爱。《绝代艳后》则几近在完全意义上打造了一场属于法国女人的盛宴,全片洛可可风格充斥荧幕,像一道飘散着属于法国人独特的红酒牛排味道的丰盛晚餐。作为第79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得主,《绝美艳后》确实是在服饰上展现了一幅绝美盛宴。  关键词:绝代艳后;洛可可;服饰;风格  作者简介:苑镨元(199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摘 要:带有符号学性质的语言理论是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独到之处,因为是他首先提出的,在本篇文章中,对符号论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包括符号论的产生、符号的形式意义和性质、语言和符号的关系、符号论存在的不足。虽然符号理论为众多学者接受研究,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文章的末尾对符号理论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几点质疑。  关键词:符号;任意性;线条性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村上春树的小说《神的孩子全跳舞》是一篇关于救赎的小说。该作品塑造了善也和他母亲这两个典型人物形象,从侧面反映了潜藏在日本社会背后的精神危机。善也和其母亲的救赎手段展现了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救赎方式——直面自我救赎和新兴宗教信仰救赎。  关键词:救赎;新兴宗教;自我  作者简介:李鹤(1994.4-),男,福建省莆田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托·斯·艾略特(T· S· Eliot)的早期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为《情歌》)生动地刻画了普鲁弗洛克这位现代西方人的生存窘境。艾略特善用典故和意象来表达主题,《情歌》也毫不例外地使用了许多不规则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普鲁弗洛克个体层面的精神困顿,也反映出现代西方人的普遍性无助。本文旨在通过对《情歌》中意象的分析,解读诗歌主题,揭示以普鲁弗洛克为代表的现代人无能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