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也能吃不胖?

来源 :财富生活·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不胖的零食真的存在吗?


  “零食”这个词,天然包含着人类植根于基因深处的、对美食的那份渴望,又流露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狡黠与罪恶感。零食有别于一日三餐,若以最宽泛的概念而言,正餐之外的饮食补充(除水之外)都可算作零食的范畴。一般来说,水果和饮料在人们的认知中不被视作与糕点、巧克力、薯片同类的零食,因此本文的讨论也将这两者暂时排除在外。
  零食是当代都市人的“罪与爱”。能够放开自己对零食大快朵颐的回忆已经随着童年的终结而悄然远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材管理和养生需求深入人心,理智接管了我们的大脑,在每次食欲蠢蠢欲动的时刻火速用自动换算的热量、含盐量、含脂量、添加剂含量将之节节杀退。久而久之,吃零食成为了一种需要“勇气”的活动,那些小时候令人望眼欲穿的零食渐渐成为了罪恶。
  若以成分来论,大部分零食都可划归垃圾食品的行列。曾经牵动过我们饥肠的辣条、薯片、蛋糕都成了通往健康道路上的阻碍,而作为替代的全麦饼干、无糖燕麦、新鲜水果固然是健康,却总是差了那么点意思,世界上到底是否存在能够复刻记忆中那份美味而又满足健康要求的新型零食呢?
  消费者有需求,市场自然会作出反应,近年来在零食市场上异军突起的“健康零食”由此应运而生。严格来说,健康零食的概念并非这几年才出现。天然健康食品是健康零食的先驱,这些用天然成分制成的包装食品不含任何人造或者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以富含营养成分作为卖点,带动了零食市场的一次革新。天然健康零食主要包括谷类食品、果干和蜂蜜等在内的健康食品。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天然健康食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天然健康食品行业的零售额将达1367亿元,2022年这个数字将逼近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国内零食业巨头,如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好想你、百草味、盼盼等品牌都有自己旗下的天然健康零食生产线,这些品类的零食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的销售渠道,表现都足够亮眼。
  在各大零食厂商涌入天然健康零食这一蓝海的同时,小众品牌放弃了与大厂商在供应链上的短兵相接,它们另辟蹊径,开始从改良传统零食、创新零食技术、丰富零食品类上寻找突破点。这些健康零食主打“低脂低卡”,在控油控盐、降低热量的基础上力求保留丰富多样的口感。和天然健康零食面向全年龄市场有所不同,这些健康零食中的后起之秀们瞄准的是20岁~35岁的年轻市场,尤其是年轻女性市场,这部分人群对零食口感有更高要求,零食消费取向呈现出即食化、功能性、健康化的趋势,并且对健康零食的消费意愿较为强烈。
  相比于品类和口味单调的天然健康零食,这些“新”健康零食融入了减糖、减脂、减负担、补营养的功能零食概念,商品分布于肉类蛋白、方便速食、营养代餐、功能软糖、轻卡零食、儿童零食等各个品类,全麦面包、鸡胸、肉肠、0卡果冻、冻干蔬果、非油炸薯片、魔芋粉丝、素肉、豆干、蛋白棒等成为了健康零食中的代表商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都市白领和大学生的零食储备清单上,在社交网络上也形成了不小的声量。



  “好吃輕负担”是这类零食商家最爱打出的宣传语。以鸡肉肠为例,实际上它早就在健身人群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价格相对较高以及口感稍逊的缘故,并未被广泛接受。健康零食中的鸡肉肠产品在原本由于过分关注功能性而放弃了口感的“硬核”雏形上做了折中,一方面确保热量和含钠量低于市面上相似的调味鸡肉肠,另一方面在模仿传统香肠的口感上下功夫,让没有健身习惯的受众也能比较容易接受脱胎换骨的鸡肉肠。

万亿零食市场上的新波澜


  国际研究机构Grand View的数据表明,到2025年,全球健康零食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29.9亿美元,消费占比接近30%。中国商务部2019年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人一年要吃掉接近2万亿元的零食。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零食早已不是单纯的茶余饭后的休闲食品,而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反映,成为了消费升级的领跑者。坚果类零食就是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根据英敏特公司的预测,坚果行业的总市值在2023年将突破8000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5.7%,“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等零食巨头的销售份额中也几乎是坚果独大,沃隆推出的“每日坚果”系列更是成为了引领市场潮流的网红产品。
  无论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而言,零食行业的变局都在冲击着万亿零食市场这片并不安定的蓝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于食品的消费习惯。健康零食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和现代生活节奏、健康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关。随着单身人群比例的增加,家庭规模的缩小、工作强度的增大,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日益原子化,健康零食的主力消费人群集中在“90后”与“千禧一代”,他们对零食的价格相对不敏感,愿意在这方面支出更多,更加关注即食化、灵活性以及健康化。除去外卖,这批消费者用零食代替正餐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健康零食的商家们抓住了这一就餐需求,推出了多种营养代餐和方便速食。以这一领域的领头羊“薄荷健康”为例,它主打的方便速食产品囊括了魔芋酸辣粉、魔芋花甲粉、营养粉丝、低脂咖喱鸡饭、茄汁鸡肉藜麦饭、营养速食粥等 ,并且推出了21天全餐系列,打出了“三周掉10斤”的口号,主要目标消费群体是希望能够省时控卡的上班族、厌倦了食堂菜色的学生党和想要告别高油高糖外卖的厨艺小白。与薄荷健康在同一赛道的超级补丁、轻食兽、bekind、fitt8等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代餐零食。



  零食行业虽然已经是万亿级别的项目,但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同质化程度高,净利率较低,因此要提高利润就必须增加销量,除了在技术创新和丰富品类上下苦工,打开销售渠道,扩大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增强消费者的黏性也是健康零食正在摸索和突破的方向。对零食的消费习惯经历了几次变迁,从“有得吃”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如今的零食巨头们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价值认同。尽管健康零食是一匹从万亿市场上杀出的黑马,但要在新赛道上继续高歌猛进,商家们仍需各展其能。
  为了增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零食厂商们不惜斥巨资借助当红顶级流量、热门电视剧或综艺进行ip营销,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中植入了零食软广,地面广告同样随处可见。主营健康零食的商家没有几大巨头的财力,但它们选择了轻量级的营销策略,实现线上线下的销售融合。它们大多依托移动端来搭建健康管理框架,有些商家如薄荷健康拥有自己的健康管理APP,另一些商家则选择和Keep等知名健身APP进行战略合作。在强化健康管理观念的同时,它们悄然向人们传达出健康饮食也是身材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每当用户在APP中查询某样食物的卡路里含量,总会在不经意间扫到隐藏在角落里的健康零食广告。它们将健康零食与健身打卡结合起来,为购买了健康零食全餐大礼包的用户提供免费的营养师咨询,并鼓励用户打卡,记录下食用体验、身体状态,并上传社交媒体,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它们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和B站等视频平台投放合作广告和软广视频,利用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接触到最广泛的潜在用户,年轻群体的高参与度与热爱分享的特征帮助它们迅速拓宽了自身知名度,提高了市场渗透率。

吃的法则:爱是克制




  健康零食的繁荣造成了一个当代生活的困局:原本零食应该作为正餐的补充,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健康零食们开始喧宾夺主,渐渐取代了正餐的地位,那么这样的饮食方式真的称得上健康吗?
  原本的健康食物可以说是与“好吃”两字绝缘,如今越来越多的健康零食开发出了迎合年轻人的新口味,丰富多样的速食健康零食或者半成品大有替代正餐的趋势。健康零食轻轻松松就帮人们摆脱了偷吃零食的负罪感,并以“健康”为名将我们的口腹之欲正当化。
  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的首要需求是控制体重,而健康零食主导的宣传词便是“低卡”,用控制热量的方式来达成减重的目的。纵观市面上主流的健康零食,大多是用原料替代、工艺优化的手段来降低食品中的热量:比如肉干中用植物蛋白肉替代传统的猪肉和牛肉,薯片里用低温脱水的方式取代油炸膨化食品的做法,酸辣粉中用魔芋面或粉来置换通常的粉面,或者饮料和小糕点里用代糖来替换传统的蔗糖。在营养成分表中,热量比传统的零食有了大幅下降,糖分也得到了控制 ,每份零食都加以分装方便携带,确实给都市白领们提供了灵活便捷的营养补充方式。然而“健康”并非仅仅是“低卡”这样狭隘的概念,含糖量、含钠量、含脂量和添加剂含量等都是应当纳入考虑的因素。健康零食为了能还原传统零食的口味不得不在调味上花心思,非常容易造成油和盐的过量。以某健康品牌的魔芋爽为例,热量并不高,但每100克的钠含量在1000毫升以上,简单来说每4小包就大概包含了3克盐中所含的钠含量,而成年人每天推荐的盐摄入量在6克以内。营养学界早就达成共识:应当少吃深加工的食品。再来看最受欢迎的坚果类零食,坚果富含多元不饱和脂肪、植物蛋白、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有益元素,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然而坚果的油脂含量较高,不新鲜的坚果有种“油齁”味,一天最多吃一小把,而类似每日坚果这类搭配好的小包坚果中会掺杂葡萄干、蔓越莓干等果干,脱水后含糖量极高,有糖尿病风险的消费者应当注意升糖风险。
  还有一部分健康零食消费者关注的是功能性零食,美容零食如今五花八门,如益生菌乳酪棒、各种酵素饮料和糖果、胶原蛋白丸子等越来越受年轻女性青睐。这些零食到底有多少美容功效尚难定论,但长期食用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美国著名美食作家迈克尔·波伦在《吃的法则》中如此写道:“炸鸡、薯片、蛋糕、糕饼和冰淇淋……这类美食,还是你自己愿意动手制作时再享用吧——你想必不会天天都愿意动手去做。”如今健康零食隱隐取代了炸鸡和薯片的地位,成为都市白领的新宠,但这种在身材容貌焦虑和生活节奏加快下产生的代餐到底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仍旧不得而知。培养对食物的放松态度大概比一味迷信健康零食要好,不过偶尔吃一吃美味零食,若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对于生活的掌控感又有何妨呢?正如迈克尔·波伦在书中引用王尔德所言:“万事都要适度,包括适度在内。”
其他文献
吴晓波  创业中夹杂的复杂人性,在中华历史的一卷丹青中有着深刻的洞察。陈胜曾在耕地时对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如果哪一天我们发达了,千万不要忘记对方。  公元前209年,陈胜真的找到了那位和他共同举事的创业伙伴——吴广。二人歃血为盟,在大泽乡的暴雨中举旗反秦。随着起义军的壮大,陈胜自封陈王,吴广被封为假王,但后来身为二把手的吴广却被一名叫田臧的部下砍去了脑袋。当田臧“献其首于陈王”时,陈胜非但
期刊
财经“黑天鹅”“灰犀牛”的概念从哪里来?  老股民都常用黑天鵝来指代难以预测又会产生严重影响的金融事件,用灰犀牛来形容平时忽视但影响巨大的事件。那么这两种动物是怎样成为金融行业常用名词的呢?  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在澳洲大陆发现了黑天鹅,这一不可动摇的观念在现实面前崩溃了,于是黑天鹅一度成为了超越常识但又真实存在的事物的象征。金融史上著名的黑天鹅案例之一就是1929年纽约交
期刊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新增土地资源的稀缺,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大型城市逐步进入存量资源开发的阶段,城市更新开始成为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新亮点。不同于以往的“全部推倒重来”,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在对现有建筑的升级改造更新之上。“画上绣花”的城市更新模式成为了中国城市开发新的打开方式,对人文、历史的保护,以及对艺术、设计的需求被放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  纵观全球,任何一座依然活跃的历史名城都缺少不了艺术与设计,巴
期刊
9月12日晚,在璀璨的夜色中,“中华商业第一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正式开街。今后,市民游客逛南京路可一路走到外灘。东拓后的南京路步行街串联起了人民广场和外滩两个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融合了国际时尚与海派风情,放大了滨江天际线,也延展了更为丰富的视觉和购物消费体验。  同许多城市一样,上海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也曾经历过大拆大建的1.0时代,在迈入“以城市物质结构为重心”的2.0阶段后,她正向“
期刊
林采宜  这世上,太多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倘若跟梵高比,我们哪一个不是小才大遇?  在梵高的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上,紫色、橙色的罂粟狂野地绽放,还有几朵清新的雏菊,透出作者的潜意识——我将离开这个世界,带着隐藏在心里的所有爱恋。  从27岁学画到37岁谢世,梵高在短短的10年里画了两千多幅画,他死后,每一幅都是天价,生前,却連土豆都吃不起。  要说怀才不遇,这世上,还有谁,比得上他
期刊
袁岳  钱是个神奇的东西,也是一个很分裂的东西。谁都知道它不可或缺,有的人把它看得重于泰山,但它在我们人生的某些阶段与场景中又轻于鸿毛。很多家长很少对孩子讲钱的来龙去脉、作用原理与理性的金钱价值观、挣钱方法论。因此对于钱与财富的原理,大部分孩子是在所知甚少、得到的辅导有限的情况下在自我摸索中体会的。“钱知识”的普及与分享程度甚至少于性知識。大人如果说对孩子讲不出口性知识,那同样也讲不明白钱知识。 
期刊
仲富兰  “安如磐石”,是汉语的一句成语,意思是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语出《荀子·富国》“国安于磐石”。“磐安”,也是浙江省金华市下辖磐安县的县名。  二十多年前,为了溯源中国的舞龙习俗,我就知道这个地方,但一直是卧游神交,实地探访磐安却是近年的事。近年来,我有幸两次去磐安县玉山镇佳村采访调查,对这块土地有了一些粗浅的认知。江南地区多水,“水”与“龙”的传说相伴相生,民众对
期刊
重塑南京东路“中华第一商业街”是上海在城市更新中对既有资源更新改造的一次实践。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可竭尽的,因而在城市空间规划过程中,对城市现有土地资源的更新自然成为了盘活存量土地的重要手段。倡导城市更新,告别大拆大建,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众多专家认为,城市更新未来预计将撬动十万亿级的内需空间。  所谓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期刊
2-50-75-80,意大利建筑师、工程师卡洛·拉蒂教授以这样一组数字阐释城市更新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类——在地球上,城市只占据了地表面积的2%,却聚集了50%的人口,进行着75%的能源消耗并排出了80%的二氧化碳。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在城市的可持续化的更新进程中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就能够在全球尺度上获得显著的效果。  包括卡洛·拉蒂在内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建设的城市比人类历史
期刊
脸盲是心理作用吗?  记不住人的“脸盲症”,是记忆力差还是心理作用?对于患有脸盲症的人来说,似乎人人都是陌生人,所以脸盲还有个偏学术的名字:面孔失认症。  人脸识别能力在一般人群中显示出高度的遗传性,早期观察发现,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倾向于家族性,可能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即缺陷基因呈显性表达)。曾有一项对24名受试者的研究报告显示,催产素受体基因中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发展性面孔失认症有关。尽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