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新观念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bu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当前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书面练习,轻视口语训练,即重视读写,轻视听说。有些语文课上,不是由學生默读课文、思考、做书面练习,便是老师分析讲解。学生能得到口语训练的机会仅仅在于回答提问的时候。这种教学导致学生做作业工工整整,条理清晰,写作文声情并茂,有理有据,但在公众场合说话,则吞吞吐吐,面红耳赤,口头表达能力极差。
  二、重视对文本的理解,轻视对文本的表达。大部分语文教学,一个学期下来,分析理解了几十篇文章,学生被动地接受了来自老师的观点或来自教参的思想。学生对这些文章有何观点,如何理解,却很少有机会表达出来。
  三、重视单向交流,轻视双向交流。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多以学生与教材、与练习、与教师之间的单向交流为主,不论是理解与表达,均缺少应有的双向交流,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产生上述偏差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教育者缺乏创新的精神与创新的观念。
  为了适应对口语交际能力尤显重视的当前形势,更为了学生的前途和国家的未来,语文阅读教学是到了该打破传统观念的时候了。
  四、变分析教学模式为诵读式教学模式,重在感悟。以分析为主的教法实际上造成了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学法,学生不可能真正感受文本的语文魅力,也难以受到课文的人文熏陶。要改变这一格局,就是变分析为诵读。诵读不是由老师或录音机范读,而是要求学生自我朗读。多诵读,并不是泛泛而读,随意而读,而应读出情感,品出真意。在真切感受的基础上朗读,或如小溪流,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在诵读时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情感及作者的态度,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了教材中人事物的各种思想感情才能深刻透彻的理解主题思想。带有感情的诵读是理解的关键,也是学习上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诵读式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的探究式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五、变重视读写为读写听说并重的教学模式,重在能力培养。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听说”明确地表述为“口语交际”给予了特别强调,把“听说”提升为学习者提高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和言语能力的重要方式。听说能力是用得最频繁的语文能力,它最能促进人得思维能力的成熟和发展,最能促进人的信息意识、参与意识。因此,“听说”是先于“读写”的最为复杂的心智活动。
  “听说”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师生的思维都必须放开,做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无拘束地言说。在阅读教学中,要把“听说训练”,与社会联系起来,诱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泛听多言。主动寻找机遇,虚心求学,使他们在大庭广众下的言谈变得流畅、自然、优美。
  六、变灌输为引导采用互动方式,重在培养思维。现代教学论将教学的本质定位在“交往”一词,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它意味着教学对话,意味着情感交流,意味着相互建构,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改变“填鸭式”的灌输,积极引导学生,把现实的“感”和原有的见闻、体验、知识、认识沟通起来,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能感悟多少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的思维天空里驰骋,在言语的世界中遨游。只有少灌输,多引导,采用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
  七、变单调的检测为形式多样的检测,重在调动教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把平时测验与定期测试结合。口语能力测试可以在平时测验,并且逐个、逐组分批进行,定期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书面测试中,要加大表达测试所占的分值,减少理解测试的分值。表达测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设置一个情境,或者在书面测试中测试学生的听力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脂肪乳剂预先给药对大鼠静脉注射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80-320g,随机分为三组:取材对照组A(n=8),生理盐水预处理组B,脂肪乳预处理组C,后两组再分为致死组(1组)和取材组(2组)两个亚组(每组n=8)。实验前动物禁食8小时,自由饮水。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ml/100g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小动物手术台上,行常规气管切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材,毋庸置疑,总的来说,它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念可以在众人中达成共识,得到认可,然而在表达理念,也就是由理念转变为文字叙述的时候,高中地理教材是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创造,因此教材本身与它所体现的新课标理念可能会有差异,教师对地理新教材的认识可能会不一样。因此,为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与地理教材之间寻求结合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培养中的重要。历史学科中的文化课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是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学科。本文以“隋唐的文学艺术”一课为例,浅谈文化课中的美育教育。  关键词:文化课 美育  “隋唐的文学艺术”是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文化课。介绍了我国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由于文化课在考
摘要:渗透数学思想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理念,主导着小学课堂的效率与氛围。自小学课程新课标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的趋势愈发明显,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那么对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需要进行实践与改正。本篇文章通过阐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教学手段,结合我国现如今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分析,探究渗透数学思想的应用
摘要:新课改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注重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型的授课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地理素养的人才。本文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与方法为出发点,经过全面深入的研究,针对性的就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相关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地理 转变观念 改进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育人为本的目标。  教育的一切改革,皆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教育观是
油田生产本身具有的安全隐患较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结合生产过程,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发挥应急管理在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中的作用,提升应急工作的效率,降低突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出血性、免疫性、遗传性炎性疾病,育龄期妇女的发病率达10%-15%。临床症状主要为月经异常、不孕、慢性盆腔痛、急
摘要:建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是适应课改的一种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政治 思维 能力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是适应课改的一种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师为主导、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学也应采取更贴近学生认知能力的方法。数学教学更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思想。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  分层应合乎学生心理,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