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代社会 拓展思辨空间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到2010年,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已经走过了整整七年,作文命题的设置在这七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由2004年的“人文素养与发展”、2005年的“一枝一叶一世界”,到2009年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再到2010年的“角色转换之间”,不难发现:一向以“诗意”、“哲思”著称的浙江高考作文题华丽“变身”,转而聚焦当下,体现了作文命题思路的微妙变化。先看看201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隐而不显。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1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是当今社会价值观、文化观的一种体现,注重引导考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情事理作细致敏锐的观察与思考,学生有话可说、有例可举。这样,考生抛弃了脱离生活原生态的忸怩做作,尽可现身说法,发出自己朝气洋溢、富有深度且与众不同的声音。浙江高考作文关注社会、关心生活、思考人生的这种转向,给予我们诸多的启示。
  一、命题形式:全命题作文低调现身,稳健中见功力
  放眼近几年全国卷和各自主命题省市的十八篇高考作文题,新材料作文“大行其道”。它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优势于一身,以其张弛有度的灵活性而跃入命题者的视线。2010年新材料作文占到作文命题总数的9篇,与去年持平。而浙江高考作文“独善其身”,波澜不惊,从2004到2007年四年间一度顺应全国“话题作文”的大趋势,其间由于话题作文的“宽泛”问题备受争议,2008年转而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早在2005年就已出现的新材料作文,事隔四年,浙江才小试牛刀,而2010年并没有继续走新材料作文的路线,换之以稳健的命题作文的形式。可见,浙江高考作文题的命题样式并没有一味地追波逐流,而是以真正考查学生语文素养为命题的最终要旨。由此,逐渐形成了浙江高考作文题的命题特色。
  与2009年福建卷高考作文“这也是一种”和湖北卷“站在的门口”这种新出现的作文题型——半命题作文相比,201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角色转换之间”,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篇给材料的全命题作文。这种命题样式,吸纳了材料作文中“材料”的妙用,真正区别于以往传统的命题作文,在各地自主命题省市的尝试和探索中已逐步发展为较成熟的作文题型。以“角色转换之间”为题的作文,从形式上看,以“材料 题目 要求”的方式呈现,通过提示语,在审题、选材上给予考生一定的启发与引导,降低了行文难度。此前传统的命题作文,往往题目前后没有提示语,只是干巴巴地提供作文题目,字面上的限制少,貌似宽松自由,实则难度更高,不仅缺少趣味性和新异感,题目的“干瘪”也给考生遗留了太多的迷雾与悬念。故而,这种传统的命题作文难免会对考生的立意、构思形成一定的阻隔。
  细读浙江卷的高考作文题,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显得平实自然,题目之前的提示语篇幅较长,消除了突兀之感。提示语部分从自然界的“反哺”推及至人类社会的“文化反哺”,字里行间旨在引导考生关注新生代力量在当今社会所获得的反哺能力,留心年轻人与父辈之间自然发生着的角色转换以及面对“转换”过程中随时引发的冲突又应如何换位……这都必然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将附着于青少年一代背后的某种认识和价值判断通过作文表达出来。通篇材料具体详实,为考生留下了可供探究的多维空间。有了这样一段提示性的材料,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把握好“文化反哺”和“角色转换”这些关键词的涵义,学生凭借自己学习经历和生活背景,就可以各自形成对这些关键词意义的不同感悟。因此,通过这则材料的呈现,考生比较容易找到写作的“抓手”,从个人熟悉的角度、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真实、独特的思考。
  二、命题内容:融入江浙人文特色,包蕴诸多“元素”
  一个作文题命制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形式的光鲜亮丽,还取决于内容所包蕴的广度和深度。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在内容上承继了历年作文命题的文化与思辨优势。最引人关注的是文题向学生生活延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体察社会世相的意识,力求实现作文与生活、作文与人生的完满融合。作文命题在内容方面的主要看点,在如下五个要素中得到细化。
  元素一:时代性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确,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总是和着时代强音,闪耀着缤纷的社会生活色彩。2010年全国卷及其他省市的作文题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北京卷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以总理的教诲为指引,直接入题;江苏卷的“绿色生活”,与目前人们倡导的低碳、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又有所关联……浙江卷作文题也是将人们的关注视角带入到当下,回归至社会和现实生活中来,引导学生直面“文化反哺”这种不可回避的时代现象。虽与全国卷及其他省市卷同样关注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现象,但又略有不同。全国卷及其他省市卷中呈现出的一些命题,过分贴近时事,留下了给学生取巧的空隙。不可否认,充满时代意味的新鲜的命题材料,确实能够带动学生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关注时代风云、社会百态,但这一过程中的盲目性也同样不可小视:诸如只是浅显地表面关注而不作深度思考,大多将浅表见解付诸文中;由此,材料“撞车”时有发生,空泛而谈、鲜有新意。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启发在于:一方面,在引导学生聚焦热点的同时学会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做到明现象、晓根源,有个人独特、深沉的思考,进而形成自身独立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命题人需对作文命题中的材料进行精心打磨,在采撷当下热点之时,要使材料的内蕴顺乎学生的内心体验,要触动学生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情感真挚、富于感染力、蕴含思维厚度与高度的文章来。
  201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就对这一点予以观照,关注时代但不是单薄地给出社会现象,而是结合现实中“文化反哺”的表现和“反哺”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给予悉心解读。如材料所阐释,我们身处的社会正经历着变革,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与传统的道德文化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伴随而来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也都发生相应的蜕变。让人们无法忽视的这一代新人,凭借自身的人生信念和青春力量勇敢迎接大千世界纷繁的文化挑战,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民族的还是世界的,他们都以其积极的生命热情投入其中,并以极快的速度接受、分析和内化。不容置疑,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的吸纳速度已大大超过了老一辈人的想象。在现今这样一个张扬个性才情、呼唤多元价值、拓宽文化认同的年代,青年人确实需要获得“角色”上的一个准确定位以及“角色转换”的内在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
  元素二:文化性
  回望七年来浙江省自主命题的高考作文题目,富于文化内涵和文学色彩的共性都十分明显,成为历年命题的传统。2010年的作文定位于人类社会的“文化反哺”,探讨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影响,与以往的“诗意”情怀相比,多添了几分理性。命题在顺应时代主题之时,依旧清晰可见渗透于其中的文化味。
  作文命题深入文化层面,以“隐而不显”的“文化反哺”为背景,探究“角色转换”的深层意味。“文化反哺”源自于美国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一本关于代沟问题的著作《文化与承诺》,其中,她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米德强调的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即“文化反哺”的源头,“是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①由此,作文材料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新的知识传承方式,认清新老一辈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所隐含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如何磨合和消解,最终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
  新的知识传递方式,施教者与受教者角色的转换,实际上也关涉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生存之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崛起的正是文化。因此,文化需要不断地吸纳与创新,既不能囿于传统画地为牢,也不能搁置或是抛弃传统而另起炉灶。作文材料直指当下迅疾发展的社会,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品经济浪潮的涌入,网络文化的泛滥,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波,文化缺氧状态不禁令人担忧。在这被物欲充斥的躁动的现实社会,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人如何引领“反哺”大潮?现代的与传统的该怎样接纳与共存?作文题欲从这一层面引导考生进行文化反思,检验青年一代在这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所获得的反哺能力,诸如在“科学知识”的传承、“价值观念”的引导、“生活方式”的转变、“审美情趣”的提升等方面,如何与长辈进行角色上的换位以求得矛盾的消解,进而更好地承继民族文化、弘扬新知。因此,2010年浙江卷作文题关注了我们当代的社会文化、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也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判断上作了相应的引领。
  元素三:生活性
  作文题关注社会现实,也必然要贴近生活脉搏,让考生根据生活的律动进行现实思考。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②新课标中也明确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③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加强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阅览”社会,思考发生在身边的重大社会现象或是细微感人的故事。浙江卷所给的这段材料充满了时代气息、融入了生活原汁原味,考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聚焦生活细节——从个人视角出发,咀嚼自身“角色”;抑或是从身边事、从社会情来思量“施教者”与“受教者”角色的重新定位。生活中,身为90后的考生与老一辈之间一定有角色上的换位、角色转换的冲突,诸如价值观念方面,学生深受流行文化影响,让父母长辈一同观看《非诚勿扰》、《天天向上》、《8090》,享受流行音乐,读懂“围脖”、“悲催”、“秒杀”、“给力”、“浮云”等等……飞速发展的社会,在年长者与年轻人之间,原有的施教与受教关系发生了动摇,孩子们的价值取向不自觉地发生着改变,改变之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该摈弃的,长辈应给予更多理解和宽容,两辈人之间也需更多沟通与理解。
  年轻人关注前沿、引领潮流,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成长与成熟,他们推崇个性、张扬青春,为保守的传统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之风。父母辈不妨调转一下角色,在孩子的带领下做一做“潮人”,品一品他们眼中的“时尚”与“健康”。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种“转换”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这些生活中唾手可得的例子,考生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这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定会体味深刻、感情真挚,作文时尽可以挣脱以往死记材料的模式,继而去亲近生活、感受现实。
  201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让人不由得想起2009年江苏卷的“品味时尚”、2008年上海卷的“他们”……这些都与考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时尚”就在考生身边,可以“品味”得真实自然;将“我们”的视线转向“他们”,关注“我”、“我们”以外的群体,“我们”与“他们”也有了“角色转换”的意味。生活就是作文创作的源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④善于融入生活、观察生活,才得以写出文情并茂、个性鲜明的“活泼泼”的文章来。这种满载清新气息、浸透生活原色的作文命题为以后的写作教学提供了理念上的导引。
  元素四:思辨性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作出了适当的倾斜:由注重情感抒发向理性思辨的方向发展,倡导多元思维,着重加强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浙江卷作文题一向注重理性思辨,常将文学与思辨互融、感性与理性并重,如2009年关于“绿叶对根的情意”的新材料作文,取自一首老歌的歌词,情理兼融,余韵悠然。该歌词中蕴含着“绿叶”与“根”的二元辩证关系,考生如果仅仅以平淡的笔触书写那些司空见惯的“感恩”、“报答”,不易写得出彩,会使文章流于一般。面对所给材料,考生需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努力拓展思维空间,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加之以力透纸背的说理,势必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与2009年的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角色转换之间”这一命题,同样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充满着思辨的气息。
  结合所给材料,该命题作文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和三个关键词:一个前提即是“文化反哺”,行文中还需落实三个关键词,即“角色”、“转换”、“之间”,这三者和谐共融、缺一不可。“年长者”与“年轻人”、“父辈”对“子辈”这种传统的“施教者”与“受教者”观念的更新、角色位置的互换,尤其是换位之后彼此接纳与融通的“之间”,即角色转换的过程问题,不仅是考生审题、立意不能掉以轻心的地方,更是写作中需要浓墨重彩、条分缕析加以说理的重头戏。与此同时,高考作文命题也越来越多地涉及从哲学角度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辩证性,这在2010年浙江卷的作文命制中有所体现。如材料所述,处于文化反哺大潮中的长辈和晚辈,他们原有的“施教”与“受教”的角色发生了换位,由于成长背景、知识构成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两辈人之间必然存在矛盾,而矛盾普遍存在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如何认真地看待并积极地转化其中的矛盾,才是问题得以最终解决的关键。作文时需要考生将置身现代社会的真实感悟,结合现今无法回避的时代现象,辩证地分析“文化反哺”和“角色转换”,充分认识到“转换”所引发的矛盾冲突,表达身处“情景”之中的“我”的感受和思考,真正将自身所应具备的理性素养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尽显于行文之中。
  元素五:自由度
  高考作文命题要符合张弛有度的命制要义,力求做到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给每个学生都留有相对自由的写作空间。诚然,“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言语创造行为。”⑤每一位考生都有各自迥异的生长环境、生活阅历和兴趣特长等,他们都具备自身独特的言语才情和个性优势,而写作命题就是要使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充分的释放,故“开放性”是第一位的。作文命题材料先是对“文化反哺”的内涵作了明确的说明,即“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其中“文化影响”的辐射面非常广阔,为考生提供了可选的话题范围和想象空间,考生尽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取擅长的角度着笔。写作命题具备开放性,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发散开来,走笔驰骋。然而,开放性也要遵循适度原则,从考生现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来说,命题太过宽泛,不仅会让他们无所适从、摸不到头脑,还会出现“异口同声”的考场宿构和仿作,有失选拔人才的公正性。命题在放开之时又对“文化影响”加以必要的限定,“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这句话的出现,一是起到了限制作用,二是为考场上打不开思路的学生提供一些行文线索。作文命题拿捏有度,自由与限制并行,既能使绝大部分考生都有话可说,找到个人写作的最佳落笔点,又不至于没有限制地什么话都可以说。
  作文命题开阖自由的另一表现是:围绕“角色转换”,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即写作形式的自由度问题。从感性抒情角度,可以写成记叙性的文章,讲述故事,抒发主观感受,表达真情实感;从理性思辨角度,考生可以议论成篇,发表独立见解,展现智性思维和文化积淀。无论尝试何种文体,一定要明确文体意识,不能彼此杂糅,成为“四不像”的典型。但是,有关“诗歌除外”的要求依然保留,可能使那些热爱诗歌、散文的考生抱有遗憾。
  三、基于横向比较的问题反思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命题在力求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总体上来讲,经历了七年自主命题的探索与实践,以“角色转换之间”为题,从偏重诗性的体悟到贴近现实的理性分析,可谓极具转折意味,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概览全国卷及其他自主命题省市的17套高考作文题,予以比照,浙江卷的作文命题还存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之处。
  (一)作文题目与材料的契合度
  作文题目与材料的契合程度饱含着命题的艺术,统观全国及地方的17套高考作文命题,不乏优秀之作。如天津卷和江苏卷:
  世界似画家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天津卷)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江苏卷)
  这两个命题都属于给材料的全命题作文,都是由提示性话语引出话题,引出的过程即可见其智慧所在。天津卷的作文材料先是对“世界”多面性的诗化解读,整齐的句式洋溢着思辨因子,最后的省略号,又给人以无限遐思。之后的一句看似简单但富于内蕴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引出了文题“我生活的世界”,前后一脉相承、和谐流畅。比较之下,浙江高考作文题,材料与标题之间没有提示信息,而且材料占用大量篇幅强调的是“文化反哺”以及年轻人获得反哺能力的表现,更多的是对“角色转换”之前和发生“角色转换”一类现象的铺叙和延展,而有关转换“之间”的过程问题的表述几近没有。到此之后,却一跃过渡到了“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给人以唐突之感,容易发生思路断层。江苏卷材料简洁明快,层层深入,首先是对绿色外观的一种事实性描述,第二句是对绿色重要意义的阐释,最后一句是整个材料的核心句,回归社会生活实际,不仅将“绿色”上升到了理念的层面,还起到了揭示文题的作用,使绿色与生活自然融合,前后过渡自然,表意清晰明了。与江苏卷比较,浙江卷作文材料的表述有拖沓之嫌,由“反哺”到“文化反哺”再到“角色转换”大费周折,而揭示题目的关键语句体现得又极不鲜明,到最后,以一句“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匆匆收笔,以至于学生对材料表述的轻重点还没有权衡清楚,就直接呈现出了作文题目“角色转换之间”,无形之中增加了考生的审题难度。因此,浙江卷作文材料与题目呈现之间需要更好地衔接,或是出示提示性话语、或是将揭示文题的关键句阐明,使考生明确写作方向,给予思维以和缓的过渡。
  (二)作文题目的新意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对其后的语文教学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也是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的指南。从全国到各自主命题省市的作文命题,平实规范而不乏新意的不在少数,如广东卷作文题: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广东卷以一行简短辨证的引语揭示文题,题目鲜活,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一方面,作文题目出人意料,挣脱了疯狂猜题押题的“围剿”,有效回避了宿构仿作的“怪圈”;另一方面,透过作文题目表层,其内蕴暗合当今社会主流思想和文化热点,引发考生进行深度思考。材料中的“互相依存”、“有形”与“无形”又是对学生辨证思维的考查,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亦是在情理之中。由此,作文命题不但要使题目的表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要注重的是:在这种命题背后能够洞开一个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最大化释放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广东卷相比较,浙江卷所给材料涉及“文化反哺”,大气恢弘、意蕴深厚;关注“角色转换”,发人深醒、浸透思辨意味。但是,以“角色转换之间”这样的字眼来命题,与广东卷相比却略显陈旧,容易给学生以“套用”之机,诸如考场上直接宿构或是仿作一篇与“角色转换之间”相关的作文,浮光掠影或是硬性牵扯几笔“文化反哺”,最后也能得到不少的分数,这样就降低了命题的区分度。
  (三)作文命题的区分度
  作文命题的区分度是区分和鉴别考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有良好区分度的命题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体现考试的真正价值所在。翻阅今年的作文命题,全国I卷和上海卷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全国卷)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经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上海卷)
  全国I卷是一篇图文互见的新材料作文,虽然区别于命题作文直接给出作文题目,但这则图画材料中点明题旨的句子“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使作文的深层含意清晰地显现。对于“吃鱼VS捉老鼠”的话外之音,考生尽可触发联想和想象,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荡开思路,由表及里,寻因究果。上海卷同样是一篇新材料作文,通过一中一外两段话将古人和今人对“度”的看法抛出来,材料易读,道理易懂,学生没有生疏感,便于从多角度挖掘材料深意,这样的作文题让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也足以区分哪些是真正地“出彩”的文章。两篇高考作文分别以不同的形式揭示了行文主旨,围绕各自主旨,考生有了多元立意和构思的可能,可以规避往日一成不变的“格式化”套路,最大限度地唤醒不同层次考生的思维。命题在提供多维写作空间的同时也隐含了话语范围,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考场宿构和仿作,区分度比较明显,利于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和人才的选拔。而浙江高考作文题,据批阅过2010年作文卷的老师反映,对于“文化反哺”的解读,那些平时写作不太好或是思维平庸缺少个人独立思考、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的学生,由于谙熟网络与流行文化,话匣子自此打开,最后再扣上“文化反哺”的帽子,也得到了不错的分数,而那些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将大量时间投入学习之中,对较前沿的事物疏于观察或是缺乏深刻了解,使得习作思想苍白、语言空洞,最终得分平平。因此,作文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几乎难见落差,导致区分度不明显。成功的作文命题应有较大的包容度,尽量兼顾各层级的学生,既不设置审题障碍难为学生,又能较好地区分考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不能只是“埋首故纸堆”,而应学会“两相宜”,以“我”的眼光观自己、观生活、观世间百态,然后有所识、有所感、有所悟,并融入自己青春的光彩和智性的思维,最后将个人的真切体验、个性化的感悟与解读诉诸笔端。
  四、面向2011年高考作文的展望
  通过对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的解读以及全国卷和各省市作文命题的概览反思,不难发现深嵌于题目命制中的规律,据此展望2011年高考作文,提出以下备考建议。
  建议一:拓宽视野,激活知识储备
  现今高考作文命题理念趋向于思辨性和理性,致力于开放学生的精神视野、培植思辨力。学生只有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才得以从容应对中等难度的题目,也才有可能迎接冷僻、险峻等富有挑战性的作文命题。面对考场作文,盘活日常积累、调动知识存储,就是考生以不变应万变的不二法则。因此,在备考之中,就需开拓广阔的阅读空间和社会生活视野,增加知识和生活的内存。
  首先,关注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
  作文的创作也多是源于多读多思所带来的灵感,阅读就是非常好的途径。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课内课外都要为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广泛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有选择地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为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提升和个人内蕴的积淀提供平台。比如课本固定篇目的阅读,课前让学生主动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教师对空白处给出相关补充,以增加学生的背景知识;对于课堂或课后非常有价值的篇章练习,教师需对它们进行透彻分析,引导学生对文意做深度挖掘,而不止是完成篇后习题,走马观花式地做表面性或技巧性解答。考虑高中生的学习现状,个人可支配的课外时间有限,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教师要给予充分引导。比如教师可以选择经典的书目或是阅读篇章进行推荐,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有选择地阅读,组织学生阅读过后,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将个人的阅读心得与他人分享。学生的每一次阅读和交流之后必会有新的体验与发现,这样就能够将新知持续不断地内化,随之充实到自己的材料储备之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运用,他们笔下的文字更多是个人阅读和思考状态的反映。
  其次,关注学生生活视野的拓展。
  生活是作文创造永不枯竭的源泉。“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整个生活时时向上发展,写作材料会滔滔汩汩流注出来,而且是澄清的。”⑥新课标对写作教学也提出了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从2010年浙江卷和全国各省市作文命题的查考倾向来看,都特别注重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社会现实、体察生活万象。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就需尝试将更多的社会生活元素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把握、并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现象有个人深层次的感悟和思考。课外学习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放眼更广阔的生活视野,鼓励学生将个人置身于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对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独具慧眼,不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要学会透过表面现象把握其内核,加之以个人精深独到的解读。这样,闪耀个性光芒、富有生命才情的佳作才得以浮出水面。
  建议二:强化审题,吃透材料内涵
  审题若差毫厘,下笔谬以千里。因此,审清题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也是考场作文成败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自主命题省市的试卷,新材料作文和给材料的全命题作文已经成为作文题型的主打,而在这两类题型的作文中,审视材料又显得尤为重要,考生若想在作文中出奇制胜,必然需要在审题上下足工夫。
  强化审题意识,吃透所给材料的内涵。历数七年来浙江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变迁”,由起初连续四年的话题作文,2008年的全命题作文,2009年的新材料作文,直至2010年又回到全命题作文,由于话题作文的沉寂,2011年浙江卷作文命题可能侧重于新材料作文和全命题作文这两种形式。由此,有了命题形式上的准备,读懂材料、领悟内涵就成为考场行文的题中要义。第一,要细心揣摩,整体把握。材料呈现的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学会认真审读材料和作文要求,明确限制性因素,从中筛选有效信息和整合相关信息,以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材料内容。如2010年全国I卷图文结合的新材料作文,对直观图画中四只猫各异的行为和那句经典对白,学生可以大致了解其中的主要信息,而审读材料不能浅尝辄止,只停留于对材料准确的把握,还应追求其深刻性,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第二,要拓展思路,深刻挖掘材料,进而确定文章立意。这则图画给考生预留的空间是多层次和多侧面的,可以挖掘和突破的点很多,如坚守职责、不贪图享乐、艰苦奋斗与自力更生等等,但这些视角又不免缺乏深度和新意,未能真切表现自己心灵的震撼,如果从“不盲从、坚持本真”、“不劳而获、坐吃山空”或是“居安思危、努力进取”等方面着眼,则使文章立意深刻、意蕴深厚,具有一定穿透力和说服力。
  区别于新材料作文,给材料的全命题作文在审题上还有细微的差别。在认真解读材料内蕴之时,要特别把握材料要义与所给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题目论述的重点和限制性要素。如2008年上海卷的“他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这句话是理解材料与作文标题的关键。要求以“他们”为题,不是以“我们”或“你们”为作文的中心,需要挣脱“自我”的群体,把目光适当投射到“他们”身上。行文时不能通篇只有“他们”不见“我”,文章不止是写有关他们的事,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而给写作者带来哪些启发,给读者留下哪些思考。2010年江西卷是一篇以“找回童年”为题的全命题作文,材料以《童年》的一句歌词引入,叙及了美好童年的本来模样而今却已消失的现状。面对富于童真童趣的纯真年代的早早逝去、渴盼找回这样天真浪漫的童年时光,这才是考生作文的着力点。因此,细心考量材料与题目的内在联系,不难发现,“找回”才是写作的题眼。
  培养学生审题的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磨炼,教师可以将审题的训练融于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做到有的放矢,使阅读和写作的学习互通有无,相辅相成。
  建议三:注重思辨,凸显智性思维。
  作文的思辨水平是凸显思想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成功的考场作文,大抵都是精深思辨的典范。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言:“抒情文章,不能完全靠感情的倾泻。感情是无序的,只有以智性逻辑梳理,才能化无序为有序。”⑦无论是抒情文章还是议论文,理性思维断然是不能少的。
  思辨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完全理解并提升这一方面的能力,不是易事。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教师可以选取历年高考试卷中较典型的作文题目,让学生从中感知进而练习。如2010年北京卷的全命题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命题不止是要求学生对两者的内涵进行诠释,更重要在于明晰两者关系,需要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进行辩证的思考,以更好地彰显文章的思想厚度和思维张力;山东卷由“光明与阴影”的一句名言引出的新材料作文以及四川卷有关“点、线、面、体”的新材料作文等等,教师将这些渗透思辨色彩的作文命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从思辨的角度去解读材料,让他们从中体味,具备初步的思辨意识,随之就相关的作文题目进行练习。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应经常引导学生对接触到的蕴含辩证关系的二元以至多元关系的命题进行归纳整理,培养思辨习惯,形成个性化思维。其次,拓展学生的阅读与生活空间,也是盘活思辨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尤为重视学生的每一次阅读和讨论的表达机会,全面考核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并注意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认识和分析问题,鼓励大胆质疑,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对锋芒外露的思想给予肯定和强化,对缺乏理性思考的加以引导与深化。
  智性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标准化的试题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触角,而现今的作文命题已经有意识地释放学生的思维活力,试图通过题目的呈现引导学生与社会生活对接,进行细致观察、点燃想象,学会运用多元化思维去判断与思考,这无疑给日常的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如教师应加强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逆向思维的训练等等,广纳学生的“另类”声音,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表达。
  建议四:释放才情,鼓励言语表现
  写作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活动。而“语文试题的标准化,造成了学生思考的标准化;而学生思维的标准化,又进一步导致其思维外化形式即语言表达的标准化”。⑧俗话、空话、套话充斥于学生的作文之中,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色彩的言语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缺少自由写作的空间,处于“被应试”的窒息状态,自身的创作个性和灵性没能得到充分释放,本是施展个人才情的作文却沦为一种“被写作”。随着高考命题思维空间的开放,这种“被限制”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松绑,考生的“自我言说”也成了可能。“自我”言说实质上关系到言语表达力和表现力,言语表达力和表现力是分别处于输出型语用能力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言语表达力是言语主体依循语法的通则来准确用词、规范造句最终达到理性晓人事义的程度和效应;言语表现力则是凭借一系列修词艺术和技巧而释放心灵能量、凸显生命才情、展示一己智慧所达到的程度以及获得感人心魄的特殊效应,后者以自我展示的强烈动机为基点,综合广博的语言文学知识修养、深厚的人生感悟与熟稔的语言操作技能等多元素积淀而成,可以说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浑然天成所致的一种语用境界。而作为选拔性的高考作文,理应培养的是基于接受的言语表达力、基于规范表达而超越其上的言语表现力。具体说,鼓励学生言语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言语内容方面,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释放内心真实纯粹的情感。新课标中也有对应的表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首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形成自我认知,用浸透个人深厚内蕴的语言去评论、表达与交流。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随意练笔。课堂之内,教师可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课文作随堂的自由写作。课堂之外,日记、周记或是随笔都是很好的练笔方式。这些形式的写作自由、随意,无论是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注还是对日常生活的切身感悟,学生都可以平和的心态轻松自在地表达,而不用掩藏青春气息的自我去迎合成人口味,既能让学生真实流露内心的“真滋真味”,走出那种脱离自我、没有血肉的作文俗套,也能有效缓解学生对写作的抵触情绪,进而写出率性自然、洋溢生命活力的文章来。
  第二,言语形式方面,掌握基本的修词艺术和精美雅致的文辞技巧,提升言语的表现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如启发学生运用修词技巧来斟词酌句,尤其是重视对动词和形容词等的选用;又如引导学生排比铺陈、渲染一种气贯长虹、撼人心魄的力量。学生能够熟练品词造句、调动修词技巧,这是综合素养的体现——故需要打通课堂内外的界限,点拨学生内心的独特感触,不断走向“言语表现”的境界。
  高考作文题作为一个时代与文化潮流的风向标,2010年高考已渐行渐远,人们的目光已转向2011年的考场。教师引导学生立足当代社会,悉心审读近年经典作文题,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切实提高自身的写作素质——这才是“以不变以应万变”。
  ————————
  注释:
  ①[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9页。
  ②④叶圣陶著《文章例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10月第1版,序第3页。
  ③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以下引文,不再另注。
  ⑤潘新和:《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⑥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⑦孙绍振:《从偏重感性抒情走向理性分析——评2010年高考作文题兼论主题概念的严密和统一》,《语文学习》,2010年7-8期,第7页。
  ⑧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广东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作者通联:潘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王婷,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目前学生写作空谈的现象非常严重,立意平凡,缺乏意蕴,语言苍白无力,导致作文内容空洞贫乏,语言干瘪,得分很低。学生写作,每每苦于无物可写,勉强写了,也是一些虚假的套话;就算是有物可写,也只是材料的堆积,泛泛而谈;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作文分数往往不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很好的运用材料。在这里笔者简要谈谈初中生写作怎样运用材料,避免“内容空洞,叙事干瘪”,写出内容丰富,立意高妙,主题深刻的高分
日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人类的感情有很多种,友情、爱情、人情……但是在所有的“情”中,与亲情相比,都显得那么苍白。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家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请你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切合话题。4.不少于800字。  友情、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
[导读]语文课文被删改,何种原因让它无法以本来面目示人?  文:张先生,今天想请您谈谈课文删改的问题。我们没有想到,《荷塘月色》这样优美的一篇文章,竟然也有删节。还有古文《口技》,也删节了。  张:好的。《荷塘月色》不应当删,后来恢复了。《口技》那种删了不要紧,还是应该删的,暂时不会恢复。  [小引]2009年5月以来,天涯论坛上的一篇名为“扒一扒我们以前的语文课本上被删改的文章”的帖子,引起了网
刘永康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不久前,他为高校专家和高中语文教师上了一堂示范课,课题是《简笔与繁笔》。尽管他已是68岁高龄的人,可是他一走上讲台依然神采奕奕而充满激情。课上得很精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堂课总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凝练厚重,剥茧抽丝,层层推进,从知到行,强化实践。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听课的感受。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这里的“传统”是指教改传统,确切地说,是指上世纪70年
在唐诗中,以诗表现音乐和绘画的作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表现绘画的有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很明显,诗作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杜甫回避就视觉表现视觉,而是超越视觉,用声音的美形容图画的美(“耳边已似闻清猿”)。杜甫不可回避的矛盾是,图画的美是空间的、静态的,而声乐美是时间的、动态的,古今
【背景】  在“秋声赋”中学习济慈的《蝈蝈和蛐蛐》是多么美妙的事!我想象我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一缕金色的阳光射到教室里,一群活泼的少年,一位爱诗的女教师,一曲舒缓的钢琴曲和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朗诵……揣着一厢情愿的设想,沉闷的气氛和学生冷漠的双眼很快使我的美好期待落空,这是一堂很艰难、很压抑的课。站在讲台上的我如置身于孤岛,茕茕孑立。望着孩子们的脸庞,我感慨万分:这样的孩子应属于自然,却又是那么深刻的
文本解读境界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走进文学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达到的程度,表现出来的状态。不同的人阅读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阅读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悟。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呢?  《五灯会元》第十七卷,唐朝禅师青原惟信曾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
课堂教读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品味、品足语言的真味,让他们的生命和心灵无数次地为课文语言的表现力而震惊甚至震撼,进而彻底激活他们对母语的真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看到不少老师对语言的赏析往往就是让学生找出几个描写比较生动的句子,然后从表现手法、语句内容以及表现的情感或主题上作公式化的点评和批注,而使语言赏析流于单一、缺乏灵性,难以使学生深入文本的内容、情感和精神,难以实现学生与作者、作
多年来,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进入七年级后,学习科目增多,课程难度增加,原有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语文的兴趣锐减,语文成绩随之下降。很多老师苦心孤诣,多方探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绩特别是起始年级语文教学成绩的方法,但很少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角度思考问题。中小学在农村(指县城以外的集镇和乡村)绝大多数是分开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极少,中小学各自为政,不相往来,更谈不上教学研
【设计思想】  《论读书》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读书妙悟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它是培根《人生随笔》中的一篇名作。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很广泛,先阐述了读书的目的——作为消遣、装饰和增长才干之目的,并阐述了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接着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可选用浏览、略读、精读等方法。最后,作者采用归纳论证的方式阐述了读书的作用,并援引一句名言归纳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