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楚乡鱼汆元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yniq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素有“千湖”之称,淡水鱼类丰富,素以烹制淡水鱼类见长,鱼类菜肴品种繁多,鱼汆就是鱼菜的代表作之一。在湖北水乡有句俗话:鱼汆、鱼汆,做不好的厨师不算。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对这道菜的粗浅看法。
  鱼汆的成菜原理主要是利用了蛋白质的水化作用和蛋白质的变性等性质制作出来的。在剁细的鱼茸中加入盐,盐被蛋白质分子吸附在分子表面,增加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的水化能力增强,黏性加大,当加入适量的水,朝同一方向搅打时,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极性基因与自由水慢慢结合,使肌蛋白高度水化,从而使蛋白质分子的结合水最大限度地增加,直至“上劲”。同时,在搅打过程中,大量的空气也随之充入到液滴中,使鱼茸体积增大,比重减小,从而形成漂而不沉质的鲜嫩的鱼汆。
  
  其操作程序如下:
  
  一、选料:选新鲜无异味的■鱼、白鱼、草鱼或白鳞,最好是在保鲜柜先放置5~6小时左右,在其成熟期再取出制作。
  
  二、烹制过程
  1.刮鱼肉
  将带皮鱼肉平摊在干净砧板上,从尾至头,顺刺刮取白色的鱼肉。
  2.浸漂
  将刮取的鱼肉放入清水漂洗2~3次,去尽血水,主要是防止鱼肉中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受热变性呈褐色,影响鱼氽的色泽。
  3.排剁
  将浸漂出血水的鱼肉倒入纱布中挤出水分,排剁成极细的鱼茸(可用机械加工或手工排剁)。
  4.调制
  鱼茸入盆,加入总水量的1/3调匀,然后加入盐、蛋清、湿生粉、葱姜汁顺一个方向旋转搅拌,边搅边分次加水直至黏稠上劲。最后加入用食盐搅擦的猪油(主要是使猪油易均匀分散在鱼茸中,而不是成大小不一的颗粒状)拌匀即可(另外,在湖北天门、潜江、仙桃一带鱼汆有一种乡土做法,只加盐、葱姜汁搅打上劲)。
  ①加鸡蛋清的作用:加蛋清的目的是增加成品的嫩度,定型和增白。由于蛋清中蛋白质分子的水化程度很高,有很多的结合水,加热后能使成品嫩、增白,同时,蛋清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加热后,蛋白质热变性,保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那些弱键断裂,破坏乙肽链的特定排列,原来分子内部的一些非极性基因暴露到外面,因而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促进了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结合而凝结形成不可逆凝胶而凝固,起到定型作用。当然,蛋清不能加多,如果加得过多,鱼汆内会出现空隙,且汆制时会产生较多的浮沫。
  ②加湿淀粉的作用:加入湿淀粉有增嫩、固形、调节营养的作用。由于淀粉加热糊化而增加菜品水分的含量,使成品增加,同时,淀粉糊化形成米流体,将蛋白质分子结合成一体,因而起固形的作用。此外,加入淀粉,起到了调节营养的作用,如果加得过多,会使口感粗糙。
  ③加肥膘茸或猪油的作用:加入油脂有滋润、滑嫩、增白、增亮的作用。同时,油脂的比重较水轻,也能使鱼丸更好地漂浮在汤面上;但猪油也不能过多,如果猪油加得过多,会减弱鱼缔的劲道。
  这里,鉴别鱼茸是否调制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鱼茸表面有光泽,透明,有均匀的芝麻气泡,放到水中漂而不沉,浮力好,味比一般菜肴略咸。
  5.成形
  碗中放入清水,鱼缔挤成大小一致,直径约1.5~2 cm的丸子放入,挤制时注意丸子表面光滑。
  6.熟制
  炒锅置火上,加入清水烧至40 ℃~50 ℃,放入鱼丸子加热,保持微沸,直至将鱼丸子拨动汆至成熟(注意:鱼汆煮制时间不能过长,一熟即可)。
  7.制汤
  起锅下入鸡汤烧开,下入三味菜芯。
  8.装碗、点缀
  将烧开的汤冲入调好味的汤碗中(调味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口味进行调制,在湖北很多地方鱼汆吃酸味),放入鱼氽用花片点缀即成晶莹洁白、鲜嫩软溶、汤清味鲜、入口即化的鱼氽圆。
  当然,鱼汆除了挤成圆形外,还可挤成橘瓣形、蚕茧形、橄榄形等等。烹调方法除了氽外,还可烩、溜,也很有特色。
  此菜的操作关键:
  1.鱼茸要剁至极细,且要剁均匀,手捏无颗粒。
  2.搅拌可分次加水,充分上劲,直至有均匀的芝麻气泡,保持鱼圆漂而不沉。
  3.加水、加盐量应掌握准确,鱼茸、水、盐的大致比例是1∶1~1.5∶0.08。(当然与所用鱼的含水量有关)
  4.挤鱼汆时,调羹要沾水,保持鱼汆表面光洁,大小一致。
  5.氽制鱼汆时,保持锅中微沸,时间不能过长。
其他文献
重庆 大家都知道,买回的食品若不注意保存,很快就会不新鲜了。这里提供几种食品的保存妙方,可以大大延长食品的保鲜时间。  鱼 买到鲜鱼,当天吃不完,可将鱼的内脏挖除,不去鳞甲,不用水洗,把鱼放入冷却的食盐水中浸泡一天,取出晾干,涂些菜油,挂起晒干,可保存4~5天。也可以往鱼嘴里灌几滴白酒,再放入清水盆里,盖上能透气的盖子,并把盆放在阴凉黑暗的地方,即使在夏天,鱼也能活好几天。此外,新鲜的鱼在-26
期刊
2.呈味物质本身的情况:  ①温度:温度是影响味觉的一大因素,温度引起味感感度改变比较明显,尤其是呈化学物质的味,受温度影响很大。要想有效果地去品尝调制的菜肴,菜肴的温度必须适当。  既然温度对菜肴来说如此重要,那么成品菜肴的最佳温度范围应是多少呢?人体的温度是37 ℃,要让人感到适中,除温度要达到支撑“香”和“味”的程度外,还要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要“适口”,即在人体的承受范围之内。太高不行,烫
期刊
鱼米之乡的苏州,一年四季湖鲜不断,俗话说“杭州不断笋,苏州不断菜”。苏州美食天下闻名,占尽天势地利,所谓天时:春天有“春笋鱼片”、“笋脆鲜”、“碧螺虾仁”鲜香醉人;夏天的“落叶粉蒸肉”、“天下第一菜”、“响油鳝糊”、“清蒸鲥鱼”清淡适口;秋令时节的“栗子焖鸡”、“白汤鲫鱼”、“菊花蟹斗”、“醉蟹”让你口胃大开;隆冬季节的“清汤鱼翅”、“拆烩鲢鱼头”“清炖甲鱼”更是香浓诱人,而塘鳢鱼这种苏州盛产的美
期刊
驴,属大牲畜动物,性善驮负,不是常用食物,所以肉制食品自古在上党不入席,菜品也独不成筵,只有街头小吃食用。为了改变这一传统,扩大驴肉菜肴系列和多样烹调制法,满足客人的需求,山西世龙食品有限公司在长治市城西路开设了一座1800 m2大的二层酒楼,专经营驴肉系列菜点。并同长治市名吃研究会成功地研制出“驴肉筵席”5种,现例举“世龙滋补驴肉席”菜点如下。    一、滋补驴肉锅    原料配备:熟驴肉600
期刊
脆皮西瓜条    原料:开封西瓜、脆皮粉、炼乳、橙汁、干粉。  做法:①西瓜去籽,切成长条。②脆皮粉中加入水、鸡蛋和植物油打成脆皮浆。将西瓜条均匀拍粉后,托糊下入油锅炸黄,与炼乳、橙汁一同上桌蘸食。  特点:色泽诱人,酸甜适口。    牛尾煲汤    原料:南阳黄牛、牛尾、姜片、绍酒、精盐、香料。  做法:①牛尾剁成小件,浸泡半小时后汆水,盛入煲中。②锅内加水,下入姜片、绍酒、精盐、香料烧开,倒入
期刊
杜力总编:     您好!我是一名烹饪工作者,对贵刊非常喜爱,是一名忠实的读者。在工作中我坚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而专业期刊是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不仅是《烹调知识》、《快乐厨房》、《中国烹饪》、《四川烹饪》等一些市面常见的杂志,就连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书籍我也不放过。偶尔也写一些稿子。贵刊与市面上一些期刊相比朴实无华,内容翔实,涉及面较广,售价低廉,属于比较实在的杂志。但据我观察,贵刊在本地发行量不
期刊
傣族的村寨被一丛丛高大的竹林包围,傣家庭院被青翠的竹林环绕,道旁、河道、山坡到处都有茂盛的竹丛生长。傣家人住在竹楼里。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的,楼板是竹片,墙壁是竹片,屋顶是竹瓦或以竹子和茅草编成的草栅盖成。到了傣族地区就像进入了竹子的世界。  傣家的饭桌是用竹篾编成的,凳子是用竹篾编成的,放食物的用具是用竹篾编的,匙、勺、杯、盘、碗、碟也用竹制或用竹篾编成。傣族的竹制品,工艺都是十分精巧
期刊
《饮膳正要》是现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饮食养生专著,它集蒙汉两族医学精华为一体,创造了蒙汉食疗学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典范。作者忽思慧,亦作和斯辉,元朝蒙古族人,对于作者的生平,包括《元史》和《新元史》在内的史书中均无记载,我们只能通过该书的序言及进书表中的内容得知一二:元仁宗延佑年间(公元1314年~1330年),作者忽思慧任饮膳太医,兼通蒙汉族医学。元朝皇帝素来重视饮膳事宜,世祖忽必烈即设饮膳太医4
期刊
春天是万物齐发的季节,人体各脏器也频繁活动起来。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而过于补肝又怕肝火过旺,所以,春季宜喝粥养肝,下面是养肝粥五款,不妨对症试之。    桑葚粥    桑葚30 g(鲜桑葚60 g),糯米60 g,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合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症。    
期刊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把食与竹联系在一起:“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还是天天笋焖肉。”梁代诗人吴均在《山中杂诗》中更直接了当:“绿竹可充食”。世间美食多与竹结缘:竹的嫩苗笋是“素食第一品”;还有那竹汁、竹酒、竹蜜、竹味茶、竹米、竹鼠、竹虫,哪样不是美食?借竹器烹制而成的馔更是遍神州!  金衣白玉的竹笋,肉厚脆嫩,清香扑鼻,营养丰富;由于谷氨酸含量较高,故竹笋味道鲜美;笋还有吸收其他食物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