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烹竹”和“竹烹”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kang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傣族的村寨被一丛丛高大的竹林包围,傣家庭院被青翠的竹林环绕,道旁、河道、山坡到处都有茂盛的竹丛生长。傣家人住在竹楼里。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的,楼板是竹片,墙壁是竹片,屋顶是竹瓦或以竹子和茅草编成的草栅盖成。到了傣族地区就像进入了竹子的世界。
  傣家的饭桌是用竹篾编成的,凳子是用竹篾编成的,放食物的用具是用竹篾编的,匙、勺、杯、盘、碗、碟也用竹制或用竹篾编成。傣族的竹制品,工艺都是十分精巧。傣族地区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竹子资源,有琳琅满目的各种竹制品,傣族人的生活与竹子有不解之缘。
  竹子还被傣族人当作锅来使用,烹调出美味的食物,这种烹饪方法,可以称为“竹烹”。竹子还被傣族人当做蔬菜,做出许多美味的菜肴,用竹子做出菜肴,可以称之为“烹竹”。竹烹和烹竹是傣族饮食风味的一大特色。
  
  竹烹
  
  破直径粗约3~4 cm的翠竹,按竹节切成约40 cm的长段,成为一节节的竹筒。这些竹筒便可以当锅使用,可用来煮饭,也可以用来煮汤。
  竹筒板:傣族的主粮是糯米。糯米处理干净,放入竹筒内,以装满半筒为度。竹筒内放入清水后摇动竹筒以淘洗米粒。然后倒出淘米水,重新装上清水。用笆蕉叶或其他叶子将竹筒塞紧,放在火塘边或架在火塘上烘烤。水沸便逐渐将筒内糯米煮熟成饭。水干后再将竹筒放在火炭上细心翻烤一会,待筒内散出饭香时,离火让其逐渐冷却。
  在竹筒不烫手时,刀砍竹筒为两半,筒内的糯米饭便可两人分食。竹筒在煮饭时当锅使用,吃饭时则当碗使用。
  另一种吃法是细心剥去竹筒外皮,然后再剥去内皮。留下的一根洁白的糯米饭柱,可放在芭蕉叶上而食,也可放入碗内而食。剥去外皮的竹筒饭还可贮藏起来留在适当的时候冷食,便于携带。吃时像剥香蕉一样剥开,方便有趣。傣族人外出劳动或赶摆时常带这种竹筒糯米饭作晌午时充饥的午餐。
  竹筒糯米饭烹煮方法别具一格,吃时带有鲜竹的清香味,口味也别具一格。
  傣族人还能用竹筒煮出别具风味的菜汤,也用竹筒煮鲜肉、鲜鱼、泥鳅,甚至炖出酥嫩的猪蹄和排骨。
  竹筒菜汤:各种平常食用的新鲜蔬菜和山蔬野菜都可以用竹筒煮出风味别具的竹筒菜汤。鲜菜洗净后用手撕成适当大小碎块,放入竹筒内,又撕一些青辣椒条入内作配料提味。萝卜、南瓜、洋芋等块状蔬菜,能用手搿者尽量用手搿碎,不能搿的方用刀削成随意小块。竹筒内装入清水,用芭蕉叶塞紧筒口,置火塘上烤煮。菜将熟时放入盐再煮至熟即可倒入碗内食用。
  竹筒菜汤一般都不放油以取翠竹的清香味。蔬菜特别讲究用手撕,取其天然风味,手撕的比刀切的口感要好得多。
  瓜藤的嫩尖是傣族的美味蔬菜,鸡■是云南山地森林中特产的一种香味浓郁、色泽洁白的野生菌。用竹筒煮出的瓜藤鸡■汤有菌香、竹香,口味无穷,白绿相间色彩鲜艳,是傣味中的一道名贵菜肴。
  竹筒鱼:鲜活小鱼放在盛满水的烹饪用竹筒内,塞好筒口便可将竹筒放在火上烘烤。鱼将熟时放入青辣椒、芜荽、蒜、葱、食盐等调料,也可以随食者口味加上适当的配菜,再煮至熟便可食用。吃时扒下鱼肉,丢弃鱼骨及内脏。煮大鱼则先剖洗去鳞去鳃,鱼块放入竹筒之内,如法进行烘煮和加配料、调料。竹筒呈乳白色,鱼与汤味均带竹香。
  竹筒鲜肉汤:牛、羊、猪、鸡及各种野味的鲜肉切块后均可放入竹筒内加清水、食盐烘煮而食,用温火缓缓烘烤则肉味汤味更为鲜美。
  竹筒煮猪蹄、排骨:猪蹄或排骨砍成小块,放入较粗竹筒内,以温火长时间烘煮,可得酥烂的猪蹄和排骨,汤、肉均带浓郁的竹香味。
  竹烹法是傣族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生产劳动中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而创造出来的烹饪方法。傣族男子原来在腰间都挂长刀。这长刀既是防身的武器,更重要的还是生产工具。在刀耕火种的时代更是离不了刀。外出劳动时只要带上一点糯米和食盐,再带上火种(火石、火镰),无论在山间林地耕作或者在河边捕鱼,就近砍下一棵竹子,用一节节的竹筒便可煮饭、煮汤就地野炊,根本不用携带什么炊具、食具。
  
  烹竹
  
  竹杆坚硬不可食,竹叶、竹根也不能食用,竹子的可食部分是竹笋。
  竹子喜欢潮湿的土壤和滋润温暖的气候。“雨后春笋”,每当下雨过后,竹丛的根部就会冒出许多新的笋芽。傣族地区气候炎热,一年只分为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时间都有雨,竹笋更是易得。傣族地区竹子资源丰富,所以竹笋是傣族的一项重要食物来源。
  傣族传统烹饪方法有烧、煮、蒸、舂、腌、剁生几种,后来接受了汉族炒、炸等等烹饪方法;用这些烹饪方法傣族人做出了许多别具风味的竹笋菜。以竹笋做出菜肴,可称之为“烹竹”。
  竹子的品种繁多,所产竹笋的品质也就不同。有的竹笋略带苦味,称为苦笋。不带苦味的竹笋称为甜笋。苦笋有清热解毒、利尿作用,经过烧、煮、蒸后漂洗,苦味可以冲淡。
  傣族食鲜笋的最简单办法是用热灰埋焐,上加火炮烧。烧熟撤火取出,剥去外壳,切片,沾蘸水或傣酱,喃咪而食。
  鲜笋剥去外壳,清洗后煮熟或蒸熟,切片,也可和蘸水而食。傣族蘸水一般用辣椒粉或青辣椒烧熟撕碎,加蒜泥、食盐及苤菜、葱、芫荽细末配水而成。鲜笋切片必须按纤维走向纵向而切。
  剁笋:傣族人喜食剁生,制法是将新鲜蔬菜或鲜肉清洗干净后,用刀剁成细茸状,和蘸水而食。生笋亦可洗净去壳后,细切、剁茸后和蘸水而食。
  舂笋:舂菜也是傣族的一种特殊烹饪方法。清洗干净的生菜、鲜肉放入石臼内舂成茸泥状,和蘸水而食。生笋亦可用此法食用。
  笋酱:鲜笋清洗后,擦切成茸丝,入坛,封口。数日后坛内笋绒丝便腌成酸味,取出,加水适量熬煮成糊状。食时加食盐、辣椒粉、芫荽、蒜泥等即成。
  腌笋:鲜笋剥皮后洗净,将浮水晾干,切片或切丝,装入坛内,密封,约5~7日坛内笋即变酸成为酸笋,可像一般酸菜一样食用。
  傣族人的口味嗜酸,用酸笋配合各种蔬菜和肉类,用煮、蒸、炒、炸等等方法可做出许多菜品、菜汤,粗略点数,数量不下100种,比如:酸笋炒肉片、酸笋肉片汤、酸笋田螺汤、酸笋煮泥鳅……等等。根据各人口味和材料情况,随时都有创新,名目难以详尽罗列。酸笋汤和炒酸笋则是傣家人平时的当家菜。
  干笋:鲜笋切片、切丝后水煮,晾晒成干菜,色泽变成淡黄。干笋可长期贮存,水发后可像鲜笋一样食用。
  傣族用竹筒烹饪,风格独特;大量食用竹笋,用竹笋烹饪出许多口味新鲜、独特的菜肴。竹笋菜在傣味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竹子与傣族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竹烹”和“烹竹”是傣族饮食风味的一大特色。
其他文献
一、提升山西面食文化资源服务的意义     1.山西面食文化概述  山西面食出现最迟在东汉,距今也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仅举一例“面条”,东汉称为“煮饼”,魏晋则名“汤饼”,南北朝谓之“水引”,唐称“冷淘”。山西面食文化发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精美于宋代,完成于清末及近代,反思于现代,改造于现在,完善于未来。山西面食文化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
期刊
凉面又称“过水面”,古称为“冷淘”,传说最早起源于唐代武则天未入宫之前,由于武则天与情人吃山西面时烫伤了舌头,于是两人便研究出凉面的新吃法。  杜甫形容这种夏天吃的凉面是“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北京的过水面是把煮熟的热面直接放入冷水中过一下,没有自来水的时代则放入刚打上来的井水中。由于是凉面,拌面的所有作料都是生冷的,首先菜码是黄瓜丝、水萝卜丝、用水焯过的绿豆芽,然后浇上调稀了的芝麻酱,再配上
期刊
玉菇蒸粉:主治肺结核、阴虚潮热、自汗盗汗、胸肺烦燥胀满,痰中有血、健忘失眠等症。将玉竹50 g洗净切成薄片,用布包紧备用;母鸡肉1 000 g,火腿片50 g,香菇50 g,冬笋片30 g,同放入大碗或蒸钵,投入姜片、黄酒,注入清水500 g,盖好隔水蒸到鸡肉、玉竹等物酥烂喷香之时,捡去药袋,下精盐、味精,淋入麻油,即可品味。久食功效惊人,病友不妨试之。  荠菜鸡片:主治眩晕、咳嗽等症。将鸡片25
期刊
误区一:米越白,质量越高  专家提醒:经常食用精白米的人容易发生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缺乏症,因此,米不是越白越好。    误区二:蔬菜营养不如鱼肉蛋好  专家提醒:人体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素,不能只偏重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而忽视维生素和矿物质。    误区三:肉骨头汤补钙  专家提醒:成人每日需要的钙约为800 mg,骨折的病人需要更多,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应当用牛奶或钙制剂补钙。
期刊
重庆 大家都知道,买回的食品若不注意保存,很快就会不新鲜了。这里提供几种食品的保存妙方,可以大大延长食品的保鲜时间。  鱼 买到鲜鱼,当天吃不完,可将鱼的内脏挖除,不去鳞甲,不用水洗,把鱼放入冷却的食盐水中浸泡一天,取出晾干,涂些菜油,挂起晒干,可保存4~5天。也可以往鱼嘴里灌几滴白酒,再放入清水盆里,盖上能透气的盖子,并把盆放在阴凉黑暗的地方,即使在夏天,鱼也能活好几天。此外,新鲜的鱼在-26
期刊
2.呈味物质本身的情况:  ①温度:温度是影响味觉的一大因素,温度引起味感感度改变比较明显,尤其是呈化学物质的味,受温度影响很大。要想有效果地去品尝调制的菜肴,菜肴的温度必须适当。  既然温度对菜肴来说如此重要,那么成品菜肴的最佳温度范围应是多少呢?人体的温度是37 ℃,要让人感到适中,除温度要达到支撑“香”和“味”的程度外,还要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要“适口”,即在人体的承受范围之内。太高不行,烫
期刊
鱼米之乡的苏州,一年四季湖鲜不断,俗话说“杭州不断笋,苏州不断菜”。苏州美食天下闻名,占尽天势地利,所谓天时:春天有“春笋鱼片”、“笋脆鲜”、“碧螺虾仁”鲜香醉人;夏天的“落叶粉蒸肉”、“天下第一菜”、“响油鳝糊”、“清蒸鲥鱼”清淡适口;秋令时节的“栗子焖鸡”、“白汤鲫鱼”、“菊花蟹斗”、“醉蟹”让你口胃大开;隆冬季节的“清汤鱼翅”、“拆烩鲢鱼头”“清炖甲鱼”更是香浓诱人,而塘鳢鱼这种苏州盛产的美
期刊
驴,属大牲畜动物,性善驮负,不是常用食物,所以肉制食品自古在上党不入席,菜品也独不成筵,只有街头小吃食用。为了改变这一传统,扩大驴肉菜肴系列和多样烹调制法,满足客人的需求,山西世龙食品有限公司在长治市城西路开设了一座1800 m2大的二层酒楼,专经营驴肉系列菜点。并同长治市名吃研究会成功地研制出“驴肉筵席”5种,现例举“世龙滋补驴肉席”菜点如下。    一、滋补驴肉锅    原料配备:熟驴肉600
期刊
脆皮西瓜条    原料:开封西瓜、脆皮粉、炼乳、橙汁、干粉。  做法:①西瓜去籽,切成长条。②脆皮粉中加入水、鸡蛋和植物油打成脆皮浆。将西瓜条均匀拍粉后,托糊下入油锅炸黄,与炼乳、橙汁一同上桌蘸食。  特点:色泽诱人,酸甜适口。    牛尾煲汤    原料:南阳黄牛、牛尾、姜片、绍酒、精盐、香料。  做法:①牛尾剁成小件,浸泡半小时后汆水,盛入煲中。②锅内加水,下入姜片、绍酒、精盐、香料烧开,倒入
期刊
杜力总编:     您好!我是一名烹饪工作者,对贵刊非常喜爱,是一名忠实的读者。在工作中我坚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而专业期刊是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不仅是《烹调知识》、《快乐厨房》、《中国烹饪》、《四川烹饪》等一些市面常见的杂志,就连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书籍我也不放过。偶尔也写一些稿子。贵刊与市面上一些期刊相比朴实无华,内容翔实,涉及面较广,售价低廉,属于比较实在的杂志。但据我观察,贵刊在本地发行量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