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美味塘鳢鱼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nyho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米之乡的苏州,一年四季湖鲜不断,俗话说“杭州不断笋,苏州不断菜”。苏州美食天下闻名,占尽天势地利,所谓天时:春天有“春笋鱼片”、“笋脆鲜”、“碧螺虾仁”鲜香醉人;夏天的“落叶粉蒸肉”、“天下第一菜”、“响油鳝糊”、“清蒸鲥鱼”清淡适口;秋令时节的“栗子焖鸡”、“白汤鲫鱼”、“菊花蟹斗”、“醉蟹”让你口胃大开;隆冬季节的“清汤鱼翅”、“拆烩鲢鱼头”“清炖甲鱼”更是香浓诱人,而塘鳢鱼这种苏州盛产的美味河鲜,在勤劳聪慧的苏州人手里更是烹制出了许多鲜美的菜肴,比较有名的有,“苏州油浸塘鳢鱼”、“白汁塘鳢鱼”、“春笋塘鳢鱼”。
  塘鳢鱼又名土步鱼、沙鳢、蒲鱼,体形粗壮,前部浑圆,头大稍扁平。塘鳢鱼属底层鱼类,冬季伏于水底,待到春天油菜抽蕾盛开之际,便是塘鳢鱼产卵季节,此时塘鳢鱼在苏州水产交易市场常可见到。塘鳢鱼与螺肉、河虾、竹笋、春韭为江南五大春菜名鲜,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细骨少而易剔除,适宜儿童老人食用。
  吴县东山塘鳢鱼最为著名。20世纪30年代,木渎石家饭店厨师杨根泉,用塘鳢鱼头部两颊腮的肉做成一道“豆瓣汤”,从此,东山塘鳢鱼“名满江南”,引来无数名流权贵、游人食客。目前,吴县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塘鳢鱼产量,近年来,塘鳢鱼年产量已达100万担。
  塘鳢鱼食法颇多,红烧、白汁、炖蛋、油炸、蜜汁、烧汤、制羹无不适宜。我尤其喜爱烹食“雪菜塘鳢鱼”,其具体制法如下:一是将鲜活塘鳢鱼挖鳃、去鳞,除内脏,洗净沥干;雪片切细末,春笋剥壳取嫩段切片。二是将炒锅烧热,加猪油或色拉油,待沸,将塘鳢鱼稍煎,即烹料酒去腥,加清水、葱结、姜片、雪菜末、春笋片。先用旺火煮沸,继而用中火烧至呈奶白色,加细盐、味精、胡椒粉即成,具有海派时令菜独特风味。
  自古“塘鳢鱼”就是很多文人墨客所钟情的河鲜。汪曾祺曾在他的文章《故乡的食物》中对塘鳢鱼有过这样的描写:“苏州人特重塘鳢鱼。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鳢鱼,眉飞色舞。塘鳢鱼是什么鱼?我向往之久矣。到苏州,曾想尝尝塘鳢鱼,未能如愿。后来我知道:塘鳢鱼就是虎头鲨,塘鳢鱼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曰为虎头蛇,可发一笑。”虎头蛇即虎头鲨。这种鱼样子不好看而且有点凶恶,浑身紫褐色,有细碎墨斑,头大而多骨,鳍如蝶翅。这种鱼在我们那里也是贱鱼,是不能上席的。苏州人做塘鳢鱼有清炒、椒盐多法。我们家乡通常的吃法是汆汤,加醋、胡椒。虎头鲨 汤,鱼肉极细嫩,松而不散,汤味极鲜,开胃。
  塘鳢鱼除了味道鲜美,肉质细腻外,营养也是十分丰富的。其鱼肉中富含DNA,经常食用可以健脑。另外每100 g鱼肉含蛋白质13.8 g、脂肪3.2 g、钙420mg,还含有磷、铁、维生素。有滋补、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痔疮等功效,妊娠期和产妇多食有保健作用。
  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塘鳢鱼烹制的美食:
  白汁塘鳢鱼:取活塘鳢鱼300 g,洗净,入油锅加葱姜稍煎后,烹料酒,放清水750 g,加入适量竹笋片和火腿片,用旺火煮8分钟后,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勾薄芡后淋些麻油出锅即成。
  塘鳢鱼炖蛋:将活塘鳢鱼200 g,洗净后入沸水中烫一下捞出,整齐排放在大汤碗内;再用3个鸡蛋打散,放适量精盐和味精,加清水600 g搅打均匀后倒入鱼碗中。用旺火足气蒸12分钟取出,撒葱花,淋少许麻油即成。
  红烧塘鳢鱼:炒锅置旺火上,下熟清油40 g烧热,投入塘鳢鱼,两面煎成淡黄色时,加绍酒、酱油、盐、白糖、沸水150 g左右,盖上锅盖烧3分钟左右,视鱼眼珠突出即熟,再加味精、黄韭芽(切成段),下水淀粉淋匀,使卤汁黏浓,淋入油后翻个身,再淋入香麻油,拖入大鱼盘里。
  莼菜塘鳢鱼片:在塘鳢鱼两侧胸鳍斜切至脊骨,再沿脊骨平批至尾不断,切去脊骨;皮朝下,手揿住鱼尾,用刀刃平推去皮,成两片鱼肉,斜片去胸剌,成鱼片,洗净,滤去水放碗内,加酒15g、盐1.5g、葱末,拌匀待用。莼菜开瓶倒入碗中备用。再中火冷锅,加鲜汤、清水250g,烧沸,倒入鱼片,加盐5g,撇去浮沫,再加绍酒10g,放入火腿丝、味精,随即放入莼菜碗中,加鸡油即成。
其他文献
海带豆腐    原料:水发海带、豆腐、菜胆、鸡茸、鸡蛋、精盐、味精、淀粉。  做法:①将海带切成条,摆入碗底;鸡茸拌入豆腐调味成馅,一部分放在海带上、上笼蒸5分钟。  ②菜胆清炒后,围住蒸好的豆腐。  ⑨鸡蛋摊成饼,分别包入另一部分豆腐馅,用海带丝扎紧,上笼蒸熟,放在菜胆周围即可。  特点:形状美观,营养丰富。    猫耳朵炖柴鸡    原料:柴鸡1只,精盐、料酒、姜片、胡椒粉、面粉。  做法:①
期刊
红薯饼    一、原料配方:  红薯300g,面粉250g,发面200g,红糖50g,白糖、糖桂花、干淀粉各25g,碱面25g,花生油750g。  二、制作要点:  ①红薯处理:红薯洗净,去皮,蒸烂,晾凉,放入盆中,加红糖、糖桂花、干淀粉,揉搓成红薯泥。  ②面团的调制:面粉内加清水150g和成水面团;把发面与白糖拌和揉匀,再把水面团和白糖发面混合,加入碱面,揉匀揉透。  ③做形:将面团擀成长方形
期刊
鳜鱼又称“季花鱼”、“花鲫鱼”等,生活在江河、湖泊中下层,性凶猛,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淡水中均有分布,主要产于洞庭湖、微山湖一带,是名贵淡水鱼类,一年四季均产,但以春季最为肥美,被称为“春令时鲜”,故唐朝诗人张志和有“桃花流水鳜鱼肥”之传世名句。它的营养成分极为丰富,每100g鳜鱼中含蛋白质18.5g,脂肪3.5g,钙79mg,磷143mg,常用作为高档宴席中的大菜。李时珍曾誉它为“水豚”,说它
期刊
目前在杭州、成都、武汉、长沙、徐州、石家庄等城市的一些中高档酒楼职业点菜师已初露头角。点菜师以其靓丽的形象,高雅的气质,特有的专业知识,细腻、周到的服务,形成美食城的一道悦目的风景线,也成为餐饮业一道新“食尚”。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由原来的吃饱吃好提高到吃得更营养、更健康。邀朋唤友去酒店吃饭成为了人们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以前到餐厅用餐,无论是常客还是新客户大
期刊
一、提升山西面食文化资源服务的意义     1.山西面食文化概述  山西面食出现最迟在东汉,距今也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仅举一例“面条”,东汉称为“煮饼”,魏晋则名“汤饼”,南北朝谓之“水引”,唐称“冷淘”。山西面食文化发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精美于宋代,完成于清末及近代,反思于现代,改造于现在,完善于未来。山西面食文化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
期刊
凉面又称“过水面”,古称为“冷淘”,传说最早起源于唐代武则天未入宫之前,由于武则天与情人吃山西面时烫伤了舌头,于是两人便研究出凉面的新吃法。  杜甫形容这种夏天吃的凉面是“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北京的过水面是把煮熟的热面直接放入冷水中过一下,没有自来水的时代则放入刚打上来的井水中。由于是凉面,拌面的所有作料都是生冷的,首先菜码是黄瓜丝、水萝卜丝、用水焯过的绿豆芽,然后浇上调稀了的芝麻酱,再配上
期刊
玉菇蒸粉:主治肺结核、阴虚潮热、自汗盗汗、胸肺烦燥胀满,痰中有血、健忘失眠等症。将玉竹50 g洗净切成薄片,用布包紧备用;母鸡肉1 000 g,火腿片50 g,香菇50 g,冬笋片30 g,同放入大碗或蒸钵,投入姜片、黄酒,注入清水500 g,盖好隔水蒸到鸡肉、玉竹等物酥烂喷香之时,捡去药袋,下精盐、味精,淋入麻油,即可品味。久食功效惊人,病友不妨试之。  荠菜鸡片:主治眩晕、咳嗽等症。将鸡片25
期刊
误区一:米越白,质量越高  专家提醒:经常食用精白米的人容易发生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缺乏症,因此,米不是越白越好。    误区二:蔬菜营养不如鱼肉蛋好  专家提醒:人体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素,不能只偏重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而忽视维生素和矿物质。    误区三:肉骨头汤补钙  专家提醒:成人每日需要的钙约为800 mg,骨折的病人需要更多,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应当用牛奶或钙制剂补钙。
期刊
重庆 大家都知道,买回的食品若不注意保存,很快就会不新鲜了。这里提供几种食品的保存妙方,可以大大延长食品的保鲜时间。  鱼 买到鲜鱼,当天吃不完,可将鱼的内脏挖除,不去鳞甲,不用水洗,把鱼放入冷却的食盐水中浸泡一天,取出晾干,涂些菜油,挂起晒干,可保存4~5天。也可以往鱼嘴里灌几滴白酒,再放入清水盆里,盖上能透气的盖子,并把盆放在阴凉黑暗的地方,即使在夏天,鱼也能活好几天。此外,新鲜的鱼在-26
期刊
2.呈味物质本身的情况:  ①温度:温度是影响味觉的一大因素,温度引起味感感度改变比较明显,尤其是呈化学物质的味,受温度影响很大。要想有效果地去品尝调制的菜肴,菜肴的温度必须适当。  既然温度对菜肴来说如此重要,那么成品菜肴的最佳温度范围应是多少呢?人体的温度是37 ℃,要让人感到适中,除温度要达到支撑“香”和“味”的程度外,还要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要“适口”,即在人体的承受范围之内。太高不行,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