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探索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教育学家威尔金斯曾说过:“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可见词汇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中的词汇量也在不断加大。而在高一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词汇基础很薄弱。对他们来说,刚刚接触高中英语,最大的难点就是对生词的记忆。
  一、 高一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英语学习起步的不均衡性导致部分农村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
  高中学生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而农村学生从小接受英语学习的条件相对落后,英语学习起步较晚。很多学生到初中才真正接触英语,要让他们一下子掌握大量的生词及其表达,除了带给他们生理上的疲惫之外,也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认为学英语太难、太枯燥。因此,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到了高中,发现单词记忆的任务更重了,自然就会望而却步。
  (二) 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中学英语教学无暇顾及学生记忆习惯的培养
  初中生英语程度的不均衡性和初中教学任务的繁重,导致很多教师片面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根本无暇顾及音标、音节、读音规则及单词记忆方法等的教学。因此,很多学生记单词靠的是死记硬背,对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也不强。在高一学生中经常能够找到那些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大声拼读着英语单词的学生,这种记忆单词的效果较差,即使有时候能拼出这个词,也知道它的中文意思,却不会运用。
  二、 如何提高高一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高一是初高中衔接的关键时期,是为高中学习打基础的时候。如果学生能在高一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那么以后的学习必将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同时,要注意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一) 进行音标、音节及读音规则教学
  高中教师总是以为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是会拼读音标的,殊不知因为学校、地区等的差异,现在刚进高中的很大一部分学生读不准甚至读不出音标。因此,教师可以在高一刚开始时花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熟悉国际音标并读准每一个音,为他们能自己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分音节是读准一个单词尤其是多音节单词的重要一环。学生一见到长的单词就害怕,不知从哪里开口、到哪里停顿。教师可以让他们先尝试以音节为单位拼读,然后再读出整个单词,并标出重音,例如survivor可以分成sur-vi-vor三个音节,vocabulary可以分成vo-ca-bu-la-ry五个音节。教师应经常跟学生一起分析一些多音节词的读音规则,指出一些常见的字母组合及其读音,总结多音节词的重读音规律。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单词习惯
  高中英语学习相对于初中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因此,用初中时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单词肯定会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掌握好的拼写技巧,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博士曾提出左右脑分工理论:左右脑两个半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在进行思考,左脑偏向用语言、逻辑进行思考,右脑则以图像和心像进行思考。因此,在单词记忆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把音、形、义结合起来:可以一边大声朗读单词,一边在草稿纸上拼写,并结合它的意思去记。这样,让左右脑共同作用,让逻辑记忆和形象记忆结合,便于更好地记忆单词。
  在取得短期记忆成效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遗忘规律,明白词汇学习是一个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而长期的记忆是靠不断的复习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经常督促学生复习,并以多样的方式进行检测。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提高新学词的复现率,加深学生对这些词的印象。
  (三) 重视课本词汇教学
  人教版《英语》(必修1)词汇表中每一单元的词汇量均在50个左右。如何让学生记住这50个词并能保持长时间的记忆,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对词义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新单词的呈现,要注意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除了让学生在文章中推测词义或在读课文前快速熟悉单词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早读课等时间在单词教学上下工夫。对于简单的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听音写单词,如replace, hopeless等;然后再根据构词来推测词义。对于稍难的词汇,教师可以在释义、讲解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单词编故事,帮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单词。如针对人教版《英语》(必修1)第四单元的词汇表,教师可以把ruin,suffering, extremely,injure,survivor,destroy,shock,rescue,trap,disaster 等词汇一起呈现,然后让学生根据词义和词性把这些词串起来编一个故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这些词与地震联系起来,从而也可以引入了本单元话题——地震。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词汇,教师可以先用一些简单的例句或短文呈现,再以朗读的形式巩固;也可以借助课文句子或段落呈现,并让学生以背诵的形式巩固。
  在完成阅读课文的教学后,教师也可以把课文概要以重点词填空的形式呈现,以加强对词汇及课文内容的巩固;也可以给学生以重点词汇、关键句型,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以加强词汇在语境中的运用训练。总之,词汇的学习不应该是孤立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语境中记单词,而不是单个词的记忆。
  另外,课本后面还有一份不规则动词表供学生学习。教师要重视这份表格,帮助学生分类记忆,比如可以把它们分成AAA型、AAB型、ABA型、ABB型、ABC型和AB型,以提高记忆效率。
  (四) 鼓励学生进行归纳、对比,扩展词汇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构词规律,对派生、合成、转化等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认知规律,归纳前缀、后缀的用法,掌握合成词的特点及规律。如在接触enrich这个单词的时候,可以补充enlarge,ensure,enable等词,巩固前缀en(“使……怎么样”)的用法。教师要分析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词性和词义,并及时作对比总结。比如,可以让学生体会hand在下面语境中的不同用法:(1)Could you give me a hand,please? (2) You must wash your hands before each meal.(3)Please hand on the magazine to your friends.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运用联系法、比较法记单词,如altitude和attitude, desert和dessert等拼写相近的词;exit和entrance,construction和destruction等语义相反的词;rise和raise等读音拼写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January,February,March等顺序排列词。这些词都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记忆。
  (五) 重视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的影响
  新课标对文化意识目标的要求有: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单词用单词的时候要关注文化差异,学会用英语思考。如我们说的红茶,用英语表达是black tea;“您先请”是“After you”;“Leave me alone”是“你走开”;等等。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和利用流行文化,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流行文化增强词汇教学的时代感,特别是电影、电视连续剧、流行歌曲、时尚杂志、商业广告等,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salon——沙龙,citizen——西铁城,safeguard——舒肤佳,Red Cliff——赤壁,beyond——博洋(一家纺品牌)等,这些词一旦受到学生的关注,他们必定会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大事,多读一些地道的英文报道,增强学生对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词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感悟力。这不仅有助于他们记忆词汇,开阔视野,还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喜欢英语。
  (六)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学好英语首先就得从扩充词汇入手,所以单词的记忆需要长期坚持,它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积极的情绪、正确的态度正视困难,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取得成功。当然,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单词的记忆也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不可能一天内记住大量的生词。此外,教师要督促学生经常复习已学词汇,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掌握课本词汇的前提下扩大词汇量,增加阅读量。
其他文献
一、案例    听同备课组的一位教师上《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因为教材该课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尽管孙中山也有种种缺点,但是,作为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他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就从孙中山先生的“种种缺点”讲起,其中有令我感到震惊的内容,如孙中山先生的“卖国企图”和私生活细节。  关于孙中山的“卖国企图”,教师展示了孙中山1914年
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发现与发明都是建立在猜想基础上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合理、科学的猜想是直观思維的形式,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科学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探索、尝试、体验的“亚研究”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出猜想、验证猜想。但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不是凭空臆断,不是胡乱瞎猜,而是在综合分析事物表象和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是
中性束质子比的高低对其注入等离子体后的加热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实验中,强流离子源的灯丝电压、弧压、进气量等宏观运行参数决定了中性束质子比的大小。以东方超环中性束注
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是研究材料原子尺度结构及其变化的重要模拟方法,可用于模拟材料的粒子辐照损伤。由于该方法不包含核数据,通常对初始化条件进行简化处理,如初级
2009年浙江省高考遵循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实施基于新课改的高考的原则,理综中的物理学科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各知识点的考查不超过《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各题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和难度如下表。
一、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开放的、民主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
读过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人,无不对寿镜吾老先生一边大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一;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一边“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
目的 探究依替米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400例PCI急性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