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一中:在新课改中腾飞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05233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陇西一中,它独特而深厚的历史积淀人让人触动很深。这种文化积淀的灵魂和核心就体现在一中校训“宏健忠毅”四个苍劲有力的汉字中。而新课改的推行,如春风雨露,滋润了陇西一中这片教育沃土,给学校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教师不再为偏、难、怪的试题所苦,而是在点燃学生知识火花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知识重新聚合,教学相长。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重获新生。
  构建“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以生为本
  “一个学校的特色,关键在课堂上。”作为校长的陈勤近几年思考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建立起一种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陇西一中以“立足本校传统,合理借鉴他人,形成自我特色”为原则,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促进个性发展为目标”为总体思路,通过建立“民主、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依据启发式教学传统教学思想以及主体性教学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和有效学习理论,力图构建“充满活力、教学有效、生成智慧”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
  提到“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陇西一中副校长卢双平告诉记者:“四环节”模式是陇西一中教师们在新课改探索中得出的自己的成果。学校曾先后派中层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赴教改名校学习观摩,借鉴课改校先进教学成果。探索伴随着梦想,也携带着艰难。在一次次外出取经归来之后,他们感到把一些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原原本本地搬到学校的课堂上,总会“水土不服”。
  “要模仿,要借鉴,同时还要创新,要走出适合我们学校发展的新路子。”校长陈勤说道。为此,该校以“培养兴趣,激发潜能,人人参与,个个争先”为宗旨,结合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和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探究。经过反复对比,博采众长,并结合学校在教学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成功教学经验,提出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思辨答疑——当堂训练”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是:建立“小组学习、精讲点拨、师生互动”的课题运行机制,坚持“五个凡是、三个关注”,努力打造“五生课堂”。“五个凡是”即凡是学生能够自学的让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能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凡是学生能够完成的让学生完成,凡是学生能够探索的让学生探索,凡是学生能够合作交流的让学生合作交流。“三个关注”是指,一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的态度(教前心中有数),二是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参与的广度,三是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态度。“五生课堂”,即激发学生兴趣的“生动课堂”,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课堂”,顺应学生认知规律的“生本课堂”,洋溢和谐互动气氛的“生态课堂”和理想生命、热爱生命的“生动课堂”。
  在陇西一中课堂上记者看到,学生分组自主学习、热烈讨论、大胆展示,呈现出更有效、更真实、更富有活力的情景。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中,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潜力也发挥出来了。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卢校长告诉记者,通过这一创新模式的实施,学校逐步克服了重教轻学、重训练轻小结反思、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比以往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上课讲的时间少了,但决不代表老师轻松了。恰恰相反,新的教学模式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在课外,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要考虑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时间的划分等,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副校长卢双平说道。
  “课堂上老师要求我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而且让我们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中研、研中学,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增长。”
  同学们一提起现在的课堂,就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以前一节课下来,讲得嗓子发干,却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听进去了,也不知道他们听懂没有。但是现在,每组学生自由讨论,互相探讨,老师再适当地加以引领,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领。”语文教师夏志雄话语中透着喜悦。
  2011年12月,在陇西一中举办的陇西县新课程“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暨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上,该校教师分科参加授课大赛,运用他们独创的“四环节教学法”,受到了良好的反响,深入推进了新课程和高效自主课堂教学建设。2012年3月5日,在陇西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教育教学研讨会上,陇西一中“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研成果在会上作了交流展示,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与同行学校的好评。
  而在陈勤校长看来,这些荣誉的取得,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立足实际
  今年的冬天到的有点儿早。秋风瑟瑟中,陇西一中却别有一番雅致。这种雅致,不是气派的教学楼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所能比拟的。它的雅致,绽放在郁郁葱葱的校园中的每一株植物里。
  作为一座花园式学校,陇西一中校园的植物类别达到了上百种。可老师们发现,虽然学校的植物类别纷繁复杂,但学生了解的并不多,于是,生物组的老师就聚在一起商量:“咱们何不把所有的花草树木进行整合,开发教材,增长学生的见识。”于是,开发校本教材计划开始实施。学校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现有素材,为学生们开设了校园花草树木校本课程。学生们在生物组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该课程,不仅丰富了生物方面的知识,在看得见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中明白了美丽校园的来之不易,更懂得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从自我做起、从看得见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谈起校本课程的开发,物理组的杜平老师一脸兴奋。2010年,陇西县“金太阳工程”走进陇西一中,项目组选择了在陇西一中的教学楼上搭建太阳能设施。物理组的老师看到后,也萌发了想法,能不能把太阳能原理也纳入教材。   于是,杜老师抓住这个契机,主动学习了有关太阳能方面的知识,经过几十个日夜的努力,他终于编写出了一本40多页的太阳能方面的教材——《走进太阳能》。这门校本课程借助“金太阳工程”有效地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以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授课,小组成员首先要经过老师的理论培训才能去现场进行实地观察,之后再由老师作专业的讲解。杜平老师说道:“通过开展这门课程,学生受益颇多,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这本薄薄的教材凝聚着杜老师辛勤的汗水。它是厚重的,它的厚重体现在浸润在教材之中的陇西一中老师们不辞辛苦、求实创新的精神。杜老师说,学校正是这样,在一点一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加以培养。
  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大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开展实践研究的兴趣。他们在老师设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以小组的形式组合,利用假期或者周六、周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后撰写规范的实践报告。
  高二年级的张华(化名)说,这些活动的选题都是他们自己所感兴趣的,自己亲身去参加,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实践报告。这个过程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锻炼。他们在实践的同时体会到了快乐,在与同学的配合中感受到了班级的凝集力和团结的力量。而撰写研究性实践报告,也锻炼了他们的研究分析能力。
  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求知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活动,它改变了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输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主动追求意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陇西一中结合学校实际,要求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一学年完成一个课题,学生组成不同的课题组,两个学年完成两个研究性专题。且每年都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结题大会。这个大会既是结题会,也是表彰会,更是展示学生交流合作、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会。
  在采访中,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向记者谈起了令她十分难忘的一次课题实践学习活动:一节数学课后,老师给刚刚学完统计的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问卷调查,并且要评分奖励。于是全班都沸腾起来了,同学们马上分成了几个小组,都忙了起来。做问卷调查最主要的就是问题了,小组间的讨论非常激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每个小组的问题千奇百怪,有的引人深思,有的使人发笑……
  问题的设计以及答案的真实性是最令同学们头疼的,每一个人都绞尽脑汁,四处寻找例子。一张张设计堪称完美的问卷被打印了出来,仔细裁剪之后,它们被发放到了每个班。
  漫长的等待之后,同学们拿着手上被填得满满的问卷,感到沉甸甸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他们认真地阅读着答案,仔细地做着记录。
  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同学们绘制出了各种各样的统计图,得到了许多信息。再次讨论之后,小组之间得出了结论,作出了总结。最后,图像、数据、结论、建议被打印在一张张海报上,海报各种各样,有的小组还附上了组员的照片,以示合作的快乐……
  拓展综合实践课程——全面发展
  新课改丰富了我们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知识,在教学中渗透现实生活的各种元素,把知识“大仓库”的钥匙还给学生。
  在陇西一中,提起新课改,有一位老师值得一提,他就是该校的语文老师夏志雄,因为他的课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几十年的教龄使得夏老师积累了渊博的知识,而除此之外,夏老师还是一位少有的能歌善舞的老师。他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写成富有古典韵味的诗词再传授给学生。
  在新课改中,夏老师提出了以继承与创新并举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他要求学生大量诵读经典文献,在国学的熏陶下,提升自我的价值修养。
  同时,学校也通过经典诵读、感恩教育、爱国教育、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素质,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使学校教育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走出了文化办学的特色之路。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感受过去陇西小巷的风貌,也为了不让学生每天都沉浸在枯燥的学习中,陇西一中还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到“走进小巷,感受陇西”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并且对每个班的学生都进行了分工,以便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且都保持着高涨的热情。有的同学负责拍照片,有的同学负责查资料,有的同学负责采访老师……最后,再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做成文化墙。从这项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古老的陇西小巷所具有的独特历史文化韵味,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一个学校的特色,除了环境外,关键在课堂。正菜要吃好。”在采访的最后,陈勤校长反复说着这句话。陈校长坚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够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于课改的深入,陇西一中的老师们充满信心,他们期待着能够在这一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为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笙 编辑:陈富祥
其他文献
唯有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的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建立有效机制、创新管理举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促进了滨海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保障。我们着重从建立有效机制入手,积极推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力量均衡。   建立教师有序流动机制。坚持“年年有流动,校校有交流”,每年教师交流面占全县教师总数的1/8。规范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学模式几十年一贯制,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是一种追求数学知识纯客观性的结果式教学,并一味追求行为主义指导下的数学教育的教化和训练。伴随着新课程实施中对数学知识观的教学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性。   综观世界各国教学设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并朝着混沌主义的方向发展,其中加涅建立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超越了行为主义,发挥着主要的现实作用
我国的初中几何教科书中多年来一直有这样一道例题:  如图1,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修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用水管最短?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告诉学生,作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连结AB交a于点C,点C就是所求的点,并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予以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一方面觉得答案来得太突然,同时也失去了一次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探索、论证。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
玉门油田小学位于酒泉市新城区玉门油田基地,是一所企业移交地方管理的完全小学。学校占地50商,有教职员1127名,在校学生1873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75人,
〔关键词〕 体育教学;体育游戏;作  用;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44—01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
〔关键词〕 写字教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写字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0—0056—01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习过程中最为活跃的成分。它推动着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积极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有助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初中生入学率和毕业率均有了较大提高,然而初中生的流失率也在逐年上升,这是什么原因呢?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应该有什么样的对策呢?下面就我近年来的观
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L—OHP)组成的FOLFOX4方案已作为晚期大肠癌的标准化疗方案。我科自2003年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将43例脑卒中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10mg/d)和安慰剂。治疗前和1周后接受高脂餐负荷试验,并检测空腹、餐后4h血浆C反应蛋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在小儿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005年1月~2006年7月,我们检测了62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病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变化。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