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道非彼道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o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央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生动描述了李小龙传奇而短暂的一生。他的截拳道功夫出神入化,在他致力宣扬中国功夫的同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李小龙 武学 中西文化
  
  一、引言
  
  2008年秋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讲述了功夫之王李小龙的传奇一生。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的李小龙是一个罕见的同时脚踏武学与电影两座高峰的巨人。他掀起的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堪称二十世纪的文化奇观。而他宣扬的武学思想,在宣扬中国文化的同时,更多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二、李小龙的武学思想
  
  李小龙抛开门户之见,融合世界无数技击之长,创造了“直接、快速、有效、实用”的截拳道,征服了世界。“功夫”一词也因为他而写入英语辞典。李小龙的功夫,进入“道”的境界,堪称为哲学的艺术——功夫哲学。
  李小龙酷爱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道家、佛家哲学。道家、佛家都推崇一个字“悟”。李小龙曾在大学里写过一篇《悟》的论文,其中写到:“功夫是种特殊的技巧,是一种精巧的艺术,而不是一种体力活动,这是一种必须使智慧与技巧配合的精妙艺术。必须顺其自然,象花朵一样,由摆脱了感情与欲望的思想中绽放出来。”功夫原理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的自发性。李小龙强调功夫应顺其自然,这正是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的阐发。他创立的截拳道基本思想就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无法之法反映了截拳道自由发挥的特征,无限则表明截拳道是个开放的体系,艺无止境,精益求精。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理论,寓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其意义不只局限于武术本身,而是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体现了其创新精神。
  
  三、中西武学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与融合
  
  李小龙自幼师从中国师傅习武健身,他们的武学精神无不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与西方武学代表的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
  1 中国人保守、谦虚谨慎,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李小龙的恩师叶大师创立的咏春拳有一条规矩;不外传,只传授道内之人,让弟子们关门练习,也很少举办比武大赛。让弟子出头露面。而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及获得成功后的狂喜。他们的武学界定期举办大范围的比武大赛,胜出者被视为英雄,受到人们的崇拜。实际上个人主义是西方人最为推崇的个人独立自主必备气质,也是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实质。
  2 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主张“天人合一”,做事喜欢中规中矩,按规矩办事。如剧中李小龙在奥克兰开武馆的日期因故改变就遭到邵伯等人的反对,认为不吉利。而西方文化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受限制。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强调自己为自己负责,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位,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剧中李小龙在美国就处处受到徐大姐、邵伯等中国同胞的关心帮助。
  3 《李小龙传奇》更多反映的却是李小龙为中西文化融合做出的努力。首先他抛开中国传统武术墨守成规,门派局限等保守观念,把中国传统武术与东西方拳种有机结合起来,并把中西方哲学融进中国传统武术之中,从而创立中西体育合成体一截拳道。同时,李小龙还是旅美中国武师中第一个公开招收外国人为门徒的人,他先后在西雅图、洛杉矶、奥克兰等地开设武馆收徒,把他的功夫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用他出神入化的功夫和自尊自强自爱的人格魅力,影响了许多人。另外,他也是第一位美国好莱坞功夫片华人影星。通过他的功夫电影,把截拳道推向世界,架起沟通中西体育交流的桥梁。
  
  四、结语
  
  功夫之王李小龙通过自身的奋斗与努力,创立了截拳道,推广截拳道,经历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撞击,最终实现了融合,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他自尊自强自爱的人格魅力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更是受到世人的尊重,体现了泱泱大国一代宗师的风范。
其他文献
[摘要] 《集结号》作为冯小刚的首部战争巨制,无论对于冯小刚个人还是对于中国电影来讲都有非凡的意义。影片改变了以往中国大片对人性刻画的不足,关心小人物,充满人性关怀;影片还着力构建中国商业大片的价值体系,重塑电影精神,有利于中国商业片的良性发展;对于冯小刚个人来讲,此片无疑成为冯氏贺岁片的新起点。  [关键词] 人性 尊严 集结号    2007岁末,冯小刚推出他个人的首部战争巨制《集结号》,并宣
[摘要] 《尤利西斯》是乔伊斯对时间的追问:于每一个寻常生命而言,每一分钟皆是无穷无尽。《尤利西斯》以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方式,第一次还原了人物的复杂心态,展现了个体生命的无限丰富。  [关键词] 时间 《尤利西斯》 无限    尤利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乔伊斯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英雄。所以,我把他们的名字放到了一起。甚至,将后者放到了前面。  ——题记  贝克特纳闷,为什么人们喜欢读内容与形式完全
[摘要]《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根据小说《Q/A》改编。主人公贾马亦参加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被怀疑作弊,警察的严刑逼供引发了他对少年时期的回忆,通过问题的推进,反映了贾马尔在亲情与爱情、信念与现实之间做出的无数个选择,面对命遥,影片展示了信念的力量。  [关键词]印度 贫民 生存 命运 信念 路径依赖    丹尼·鲍尔导演的新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但凡看过的人都成了宣传者,交口称赞。故事围
【摘要】李安在爱情至高无上的西方价值观中注入了东方道德的思考,使《断背山》美丽如画的风光和惊世骇俗的爱情表层下,渗透出李安对人性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透过“界”这一视角,可以看出《断背山》体现出李氏电影以“环境和人物的冲突”为核心矛盾的风格和特质。  【关键词】李安 《断背山》 界限    李安2005年的力作《断背山》,被不少人解读为“新西部同志片”。这种类型划分的依据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主角的牛
[摘要]作为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处女作,《伊万的童年》很好地体现了他日后创作的两大特色,即诗与梦。塔尔科夫斯基的影片一面是自然世界的直接显现,一面是人的心理的直接显现:一面是自然的影像,一面是心理的影像。这两者始终处在冲突、融合、对映、互补之中。  [关键词]诗电影 精神分析 诗韵 梦境  《伊万的童年》是塔尔科夫斯基从电影学院毕业后的首部电影长片。从这部影片中就能看出塔尔科夫斯基日后电影创作的两大
[摘要]新版《红楼梦》的叙述声音蕴含了多种话语博弈,但真正对该剧传播效果起影响作用的却是接受者话语。随着时代发展、话语力量的消长,相信接受者对待这版《红楼梦》的态度会发生逆转。  [关键词]《红楼梦》 叙述声音 传播效果    颇受争议的新版《红楼梦》在各大卫视播出后,毁誉参半。其中旁白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有的认为旁白冗长,纯属多余:有的认为详细的解说更能体现剧本“忠于原著”的精神。如果从叙事学
摘要 云南民族电影在十七年电影时期(1949——1966)呈现整体性成功,其后沉寂,2004年云南红河民族电影《婼玛的十七岁》和《花腰新娘》再次成功。《婼玛的十七岁》呈现了民族电影中的“散文电影”风格,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花腰新娘》更多的是对民族喜剧电影传统的延续。民族电影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价值,要走的还是大胆创新之路。  关键词 民族电影 叙事方式 散文电影    2004年,云南推出了两
[摘要] 电影《林则徐》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为了使这位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民族英雄的事迹光照千秋,有必要按照林则徐的人生履历,创作一部纪实性的传记影视作品,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林则徐》 光辉 人生 历程    由叶元、吕宕编剧,郑君里、岑范导演,赵丹主演的电影《林则徐》,自1959年拍摄公映之日起,就成为一部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许多观众
[摘要]英文原声电影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辅助手段而常被大学英语教师所采用,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用之甚少。根据英文原声电影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英文原声电影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促使良好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的形成,从而提高小学生英语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英文原声电影 小学英语教学 运用    一、前言    
摘要 当代美国的很多价值观都源于最早到美洲定居的清教徒,而霍桑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对早期清教徒研究的结果。霍桑小说《年轻的布朗君》再现早期清教徒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清教教义影响下清教徒的迷惑、痛苦和恐惧。对清教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今天的美国文化。  关键词 清教 释罪 迷茫 恐惧    一、引言    最初清教只是英国国教的一个分支,主张沿着16世纪宗教改革的方向更彻底地改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