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epair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主办的2013年全国纺织行业“润源杯”经编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江苏常州落下帷幕。经过各省市的层层选拔和两天决赛的激烈角逐,不仅展示了参赛选手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更反映出国产经编装备的技术进步。
  一技之长赢得的荣誉
  在颁奖典礼上,当念到欧晓满的名字时,她才知道自己得了第一。“紧张、激动”,这是她向记者形容当时的心情用到的词语。
  “做多了,这是每天都做的事。”欧晓满把这次获得第一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熟练。但她也是广东省预赛时的第二名。虽然比赛是无常态的,更重要的是临场发挥,但她总体是稳定的,也是很不易的。
  1999年参加工作的欧晓满,从事经编工已经快十四个年头。现在的她,每天工作8小时,因为经验多,月薪在7000多元。最快的时候,她一天能够织布1000多米。
  当记者问到是什么让她这么多年坚持做这样一份费体力的工作时,她说,“这都没什么,习惯了。”但对于未来自己的发展,她显得有些迷茫,也许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她说自己也不知道这份工作会做多久,未来会做什么。
  除了第一名,欧晓满还获得单项奖和技师职称,并将被推荐申报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当被问到,“你拿到这个奖金之后想干什么?”她终于笑了,也终于有些放松,她说,“我要好好放松一下。这段时间太累了。”
  助推“农民工”向“技能工”转变
  在十八大刚刚结束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在决赛的颁奖礼结束之后激动地说,“今天,来到决赛现场的67位,你们就是这个行业中的‘百万富翁’。你们就是万里挑一挑出来的能手,你们所有人回到工作岗位中时,看到这样一个奖杯,你们应该感到一份荣耀。但是,你们也有一份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因为你不仅要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熟,还要影响周围的人,能够带动更多的人。”
  谈到本次比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表示,举办本次比赛一方面能在行业推广好的操作技能和方法,提升行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能够助推“农民工”向“技能工”转变,让行业一线工人获得社会认可和相应的保障。同时通过操作工实践对比国外设备的差异,推广国产设备和推动国产设备的发展。
  建设纺织人才强国的重要任务是培育一批适应我国现代化纺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手。目前,我国经编工操作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操作熟练程度差异较大,熟练操作工数量严重不足,全能型操作工比重不高,制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举办经编工职业技能大赛是为了提高经编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助推纺织“农民工”向纺织“技能工”转型,保障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有条不紊地向前迈进。同时,号召整个产业和社会,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多地关注一批农民工追求进步的需求,关注农民工对文化休闲、子女上学、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的要求,转变农民工“非农非工,似农似工”的职业定位和城市临时工的尴尬身份。
  杨世滨表示,“在中纺联和人事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及全总的指导下,策划出了三年一轮回的‘车轮’大比武。前年我们举办了圆机工技能大赛,去年举办横机工大赛,今年举办经编机操作工大赛,明年还将继续举办圆机工技能大赛,三大赛事轮番上阵,就好像奥运会每四年一次一样,大家都知道什么时候有比赛,比什么,这样会在平时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训练,也能持续推动竞赛。” 虽然比赛内容在变,但职工技能操作比武不变的一直是“万里挑一选能手,给农民工一个城市的家”。
  中纺联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孙晓音说,这样的比赛创造了一个“岗位成才、事业成才、技术成才”的平台,能够不断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据悉,获得本次比赛前三名的选手,由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按规定晋升技师资格(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获得前六名的选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他们“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并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坚守岗位才更有机会
  能够顺利举办本次比赛,更加离不开的是各省市的前期预赛发动工作。只有依靠地方行业协会和各地方组织的努力,通过层层的筛选我们才能够在今天看到决赛的67位选手。
  广东省总工会工业工会孙高山主席,同时也是本次广东代表队的领队,他告诉记者,“广东代表对能够来到本次大赛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刚刚过去的台风中,广东省受灾严重,很多纺织厂损失较大,近一半的厂家和选手没有办法来到比赛现场。但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初赛,还是有18位选手来到了决赛现场。”
  作为三次大赛举办所在地的东道主,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更加明确地表示,“除了有好的技术装备以外,也要有好的操作工,才能够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提升。”
  据杨世滨会长介绍,自2013年3月底开始发动本次经编工比武大赛,前后历时了整整八个月,虽然也遇到了无数的问题,但总体上感觉老板们进步了,对行业的理解力增强了,对行业的责任感也在提升。作为67位参赛选手的老板,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家,作为行业的主体和中坚,这是他们对于行业的一份贡献。发动预赛时,很多老板都担心比赛之后造成的人员流动,杨世滨特别强调,“是每一个企业和老板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力量,所以今天的这份奖励和荣耀同样属于每一个选手所在的企业。回去以后要感谢你们的老板给了你们这次机会,不要跳槽,要在你们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做好工作。”
  国产经编装备将“给你好看”
  “经编工非常难比,虽然两个字一样,但所做的产品横跨了服装、家纺、产业用各个领域,机型不一样,原料不一样,操作手法不一样。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顺利,由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为本次比赛特制的十台TS4系列高速经编小样机,投入巨大,并且这十台样机在比赛之后,将去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让更多的人对经编原理有了解,让更多的面料能够在小样机上得到开发”,杨世滨表示。   国产经编装备的规模化生产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经编装备得到快速发展,尤其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使得经编机械产品在科技含量、自动化程度、控制精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许亮告诉记者:“在世界范围内,经编机械领域主要是中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在竞争,而高速经编机的市场长期以来被德国的卡尔迈耶公司所占据。这次我们公司为比赛特制的TS4高速经编小样机代表未来公司产品的发开方向,下一步公司将会打破卡尔迈耶的市场垄断,为广大经编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高速经编机。”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成立之初公司主要制造用于产业用经编产品和花边类产品生产的机型,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产品已涵盖产业用、花边、家纺、服装面料及整经机等多个领域,是国内经编机械制造领域发展最快、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标准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创新性企业”等多项荣誉,公司先后有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3项产品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9项产品入选“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近几年,公司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15%,随着公司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检测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中心的建立,大大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总裁王占洪认为,“这样全国性的竞赛同时也是整个行业的一次交流盛会。在经编工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得到很多市场信息反馈,可以从中分析行业发展的方向以及今后市场对经编机械发展的要求。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在数字化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才能使经编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创造更大的市场蛋糕。同时,在人才培育方面,技能竞赛一方面能突出优秀技能、选拔平时默默无闻的经编操作工,激发他们不断学习、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社会人员积极提高经编操作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水平,推动社会对经编行业职工培训的力度,对于提升经编工操作的理论水平和操作熟练度,提高全能型熟练操作工的比重,促进经编行业人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和行业对人才培育要求的满足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去年,日照裕华机械公司实现紧密纺销售近80万锭,市场占有率约30%;气动加压摇架160万锭,约占市场年销售总量的75%左右;钢领450万只,约占市场总量的10%,各产品的销售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今年一季度销售订单已满。在行业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得此成绩实属不易。记者专题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张彦涛。  记者:您认为造成目前行业不景气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裕华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  张彦涛:纺织机械行
期刊
备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幕,当2万多字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后,其中一些新的提法和新的措施,让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那么就纺织行业而言,《决定》释放了哪些信号?三中全会以后,纺织行业未来走向如何?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  不惧竞争 渴望公平  《中国纺织》:您认为《决定》中有哪些对行业来说是需要重点
期刊
“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推进降本增效,狠抓产品质量等一系列创新,同春纺机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崔兆星透露,今年同春销量将比去年增长20%,企业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和抗压力。  打造节能高效创新企业  同春自从1993年成立至今,从事纺机生产20年,非常注重产品的研发、改进和创新。目前已拥有16项自主知识产权, 20多项专利技术,被认定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并先后荣获省、市级“先进私营企业”、“青岛
期刊
去年的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过的并非是一条坦途。而于岱银集团而言,2013则是以转型升级为主题的一年。“站在风头浪尖,我时常思考如何才能将岱银打造成一个百年企业。尽管我们的目标依稀可见,但真的要实现,任重道远。”聊起这一年,董事长赵焕臣直言不易。  “从纺纱、织布到服装,甚至包括贸易公司,岱银的产业链可谓是最为完善,在这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岱银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在这一年中,岱银集团取得的成绩
期刊
目前,在国内的纺织业,江苏盛虹集团已经成为化纤行业的翘楚。这个在超细纤维领域拥有多项美誉的化纤企业,公司产品差别化率达80%,PET-DTY长丝产能位列国内第一,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的“涤纶超细纤维产品开发基地”,在行业内被誉为“全球超细纤维专家”。  “全球超细纤维专家”的不断突破  盛虹集团生产的超细涤纶单丝,最细的已经达到0.15dpf,即1万米长的丝重量仅为0.15克,绕地球一圈4万公
期刊
“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而目前的行情则可能更恶劣,而且可能五年内都不会出现转机。”一上来,震纶棉纺董事长沈培荣就直白地这样说。他认为,目前化纤的基数太大,从今年开始,将真正停止产能的扩张。因为基数越来越大,但市场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因此增速的降低是很正常的。  但即使是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2013年1—10月,震纶棉纺产量仍比去年同期增加25%,销量增加39.8%,销售收入增长26%,利润比去
期刊
12月6日,北京已是严寒一片,而在位于东长安街附近的首都大酒店,一场探讨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新红利的年度盛会丝毫没有受寒冬的影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以“产业发展的新红利——新浪潮与新路径”为主题的2013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全面分析了2013年中国纺织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重点探讨了行业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以及新时期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路径。  创新年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时尚谷
期刊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即控制性将数百米的蚕丝卷绕起来,并且他们向业界提供了一种暗示,即大规模的缠绕蚕丝用于工业生产已成为可能。具体做法是利用桑蚕的天然防护能力,给蚕机械性套上自然的防护盔甲,限制其移动,致使其将丝吐出,自动缠绕。蚕麻痹技术不像蜘蛛丝那样高密度,但可为蚕丝加工的系列工艺打开一扇创新的大门,即利用动物的自身能力,更便捷地直接为人类创造绿色产品。麻痹蚕丝卷绕技
期刊
江苏牛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在2013年上半年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客户需求的挑战,在超量订单面前,牛牌通过管理上的技巧全方位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董事长刘群信这样说:“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顾客要求我们准时供货、及时供货,如果我们做不到,那我们就是大逆不道。”  2013年的行业形势和企业发展增速下降、出口形势好转、经济效益回升。这种局势对行业的影响是:下半年销售增速略有下降,出口形势没有明显好转。在这样的条
期刊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五届第四次理事会暨市场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11月22~24日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常熟市副市长陈惠良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据了解,本次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五届第四次理事会是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一次采用理事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