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为历史学习插上记忆的翅膀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历史学习 增强记忆
  
  根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是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进行记忆,但太多太繁杂的历史知识使学生感到乏力与无奈。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记忆也成为教师们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于是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比如“对比记忆”、“趣味记忆”、“表格记忆”、“联想记忆”等等,使学生摆脱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困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应用在生产实践上,也逐步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应运而生,“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教学,使教育教学更有实效,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课题。
  本文仅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记忆的效果。
  
  一、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像、声音、电影构建真实的历史再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感官上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应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应图文并茂,精心配置能够有效地辅助文字叙述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等……”根据记忆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信息中有70%~80%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因此,使记忆材料视觉化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历史教学,学生接触的内容大多是文字以及课本里的插图,这些都是“死”的东西,所以学生往往不太感兴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增加了影像、音频文件,用“活”的东西演绎历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历史图片是静态的,学生初看时还有点新鲜感,看多了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引用历史图片时进行了加工,即在图片中以漫画的形式加入对话,在课件演示过程中图片不变,对话以动画的形式一帧一帧地显现,对话的内容是体现该图片(历史事件)的时间或是地点或是人物,从而大大增强了图片的趣味性,也就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相关史实的记忆。因为学生看到的历史知识是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漫画出现,可以说是更接近他们的生活,从教育心理学上说也是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也就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所以这种教学方法比起电影来,学生更感兴趣,更容易记忆,而且从教学目的的角度上看也更具有针对性。比如一幅表现土地改革的图画,内容是几个农民在围着一个干部模样的人看报纸,笔者给这幅画加了这样的台词:“嘿,哥们,干啥哩?”“哦,在看报纸呢!”“有什么好东东?”“《土地改革法》颁布了,每个没有土地或地少的农民都可以分到一份土地哦。”“这下可好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土地了。”“是呀,以后再也不用租种地主的土地了。”
  从教学实践来看,一些有绘画天赋的学生会在课后编画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然后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切实增强了他们对史实的记忆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联想记忆提供技术支撑,联想记忆是很多记忆高手的“常规武器”,而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件来引导帮助学生展开联想记忆,能使学生的记忆能力有更大提高
  
  一般来说,相反或相似的事物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是一种常用方法。“如果人们自觉地制造一些联想,并为了特定的、具体的理由加以使用,那么,他们就提高了控制自己记忆力的能力。人们还可以加强智力衔接,以改善记忆的功能,并可以通过编织广泛的联想网络,扩大记忆能量,大量增加记忆标志,保持更多的记忆材料。有效记忆的关键是联想结构。因此,对联想的探索,或者对记忆材料之间关系的认识,是改善记忆力不可或缺的。在这方面加强游戏式的训练,人们就可以不知不觉地改善记忆能力。”
  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也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依据相关的理论,笔者制作了相应的课件,来帮助学生实现联想记忆。
  依据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为此,笔者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每一页的内容均为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每一个知识点都设计了超链接,学生通过点击就可以从某一历史事件跳转到另外一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时间跳转到同一时间发生的其他历史事件,还可以从某一历史人物跳转到同一人物参与的其他历史事件,如此帮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一个连一个,环环相扣;而且在跳转过程中,内容并不是同时显现而是逐一出现。比如,从一个历史事件跳转到另一个历史事件时,页面出现的是事件名称,再经点击才逐项出现该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回忆。经过此项训练的学生会在日常生活当中,很自然地由一个历史知识点展开联想记忆,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提供帮助,通过课件或表格展示某一章节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更直观地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
  
  初中学生记忆的历史知识由于是基于感性认识而记忆的,因此他们所能掌握的知识往往是散乱的、无序的,通过死记硬背方法记忆到的知识很容易会忘记,“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学生首先应当学会理解事物,然后再去记忆他们。”“只有彻底地懂得,并且记忆了的东西,才能看作心理的财产。”因此,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学生理解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了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做到真正的记忆。而现在利用互动电子白板的无限延伸与录像功能,课前将某一章节或是某一历史阶段的知识框架逐步写出,课堂上慢慢播放给学生观看,帮助学生疏理、构建知识框架结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相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
  此外,利用PPT软件制作的课件,将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归类,以表格形式向学生提供分类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理清各个历史事件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也有助于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表格记忆也利于将繁琐的知识简化,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历史时,依据课标要求“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填入表格,了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当然表格的使用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有内容直接显示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对空表进行记忆性填空练习,然后课件逐一显示,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记忆力的培养。
  
  四、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巩固练习提供快捷的技术平台,利用课件提供网络在线选择题或填空题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检查正误,并及时巩固学习内容的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的解释,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曾经记住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实验表明: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记忆的东西会更牢固,通过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进行记忆,往往会终身难忘,比如骑自行车、打字等等。因此,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记忆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种实践活动应该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否则也会收效甚微。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重复是记忆之母”,所以练习是检验记忆是否牢固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对已经记忆的内容加以巩固。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要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的方法就是统一测试,这样一来,既要几个班的学生在统一的时间进行测试,教师又要进行评卷,费时又费力且因为学生厌倦考试而导致效果并不是很好。在网络教室的条件下,可以进行网络在线标准化试题的测试练习。由于练习题目是由计算机随机抽出的,题量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巩固练习的目的得到加强,且学生在练习提交后直接知道自己做错了哪道题,即可及时纠正。这样的在线测试可以设计成闯关游戏的形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此外,利用风暴软件制作的课件,可以做填空类型的试题,设定答案的动作为显示和隐藏,学生在做答时,答案是隐藏状态,如有不知道时,将鼠标移到填空处便有答案显示出来,以此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效果。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在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作用远不止这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运用,人们会挖掘出更多利于学生记忆的方法。但愿有一天,人们能研究出“一键记忆法”,真正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和快快乐乐地记忆。
  (责编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各个年级英语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参考国内外语言学家的相关论著,结合连续两届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及成效,证明“听、说、读、写,四位一体培养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这一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大部分中学生,尤其是县、乡镇中学生懂词汇、短语甚至句型,却不会写文章的难题。  【关键词】 四位
碱山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坳陷西端,其天然气储集层主要分布于新近系下油砂山组、上干柴沟组和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上部,具有含气井段长、储层物性差、气层产能低且气水同
我国正处于天然气开发利用大发展初期,由于供气系统不完善,利用上游气田生产进行调峰比较普遍。从实际生产资料出发,论述了上游天然气生产与下游市场用气之间的矛盾以及利用上游
高中化学常用的化学药品氧化铁,其化学性质较活泼,能跟很多物质发生绚丽多彩的颜色反应。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
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的实施,以台湾教育部门对通识课程的设计和发展规划为主线;而通识课程的落实,分为"必修科目"、"选修课程""共同必修课"废除"共同必修科目"和"中程纲要计划"等重要阶段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媒体逐步被新媒体取代。新媒体主要的传播平台就是网络媒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当前学生在思想以及行为上都受到了新媒体的严重影响。教务员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之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结束。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思维,个性飞扬。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愿”问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意见。古人云:“不愤不启,不
语文作业设计,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宽知识面,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1.差异性作
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是大牛地气田低孔、低渗透岩性气藏的主要产气层之一,分析其储层的非均质性,精细描述储层的各种属性特征,是气田进一步开发的关键。为此,综合利用地质、地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方针。高职学生走出校门后,应当在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等方面有着新风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