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音乐作为容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能力训练、审美情趣为一体的学科,更应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优化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可以在音乐课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表现体裁,彰显音色;开阔视野,注重体验;优化教学,赢得效果;技能表演,规范统一;内容直观,化解难点;挖掘潜力,鼓励创新;使音乐教学妙趣横生。
关键词:情境探究、身临其境、音乐形象、教学效果、视频资料、思维潜能、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音乐作为容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能力训练、审美情趣为一体的学科,更应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优化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可以在音乐课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表现体裁,彰显音色;开阔视野,注重体验;扩充容量,赢得效果等;使音乐教学妙处横生。现结合自己的多年实践,谈谈做法,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各种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1.激情导入,引人入胜。
刚一上课,就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岩、矣乃归舟”八幅灯片,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这样学生身心会完全沉浸在音乐描写的情境中去,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
2.设置疑问,引其探究。
运用媒体设疑置问,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如欣赏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在听完歌曲的录音后,我通过幻灯打出这样的问题:通过欣赏歌曲,你在母亲河-黄河身上感受到什么样的美?这样的美又能让你联想到什么?然后我给学生放映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3.情景交融,身临其境。
音乐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把听觉感受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情境,达到情景交融、身临其境的效果。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下学期《大海啊!故乡》一课时,由于天津宝坻属于内地城市,大多数学生都没见过海,对大海没有直观印象,于是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有关大海的录像,海浪、沙滩、海鸥等,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大海的距离。又让去过海边的学生谈谈见到大海的感受,其他同学听得仔细,眼睛里充满了对大海的向往。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学生能深切感受作者的情感,演唱起来就更加情真意切了。
二、表现体裁,彰显音色
音乐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可以很好地表现音乐的各种体裁,突出各种音色的特点。以唱歌为例,像《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三、开阔视野,注重体验
传统音乐教学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多媒体不但可以摆脱限制,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多媒体使各种行当的人物近距离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想象,很好地体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但使用媒体一定要恰到好处,如果为了炫耀媒体而使用媒体,那将脱离教材,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课堂将使学生眼花缭乱,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优化教学,赢得效果
音乐教学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即可以节省时间,扩大知识容量,又可以优化教学环节,赢得良好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的欣赏与听辨》时,由于先把四大主腔的音乐特点和情感特点分别制成了四张投影片,因此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辨赢得了时间,学生听的投入,玩得尽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使用电教媒体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學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幻灯、投影和录音录像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尤其是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探究、身临其境、音乐形象、教学效果、视频资料、思维潜能、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音乐作为容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能力训练、审美情趣为一体的学科,更应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优化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可以在音乐课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表现体裁,彰显音色;开阔视野,注重体验;扩充容量,赢得效果等;使音乐教学妙处横生。现结合自己的多年实践,谈谈做法,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各种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1.激情导入,引人入胜。
刚一上课,就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岩、矣乃归舟”八幅灯片,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这样学生身心会完全沉浸在音乐描写的情境中去,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
2.设置疑问,引其探究。
运用媒体设疑置问,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如欣赏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在听完歌曲的录音后,我通过幻灯打出这样的问题:通过欣赏歌曲,你在母亲河-黄河身上感受到什么样的美?这样的美又能让你联想到什么?然后我给学生放映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3.情景交融,身临其境。
音乐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把听觉感受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情境,达到情景交融、身临其境的效果。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下学期《大海啊!故乡》一课时,由于天津宝坻属于内地城市,大多数学生都没见过海,对大海没有直观印象,于是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有关大海的录像,海浪、沙滩、海鸥等,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大海的距离。又让去过海边的学生谈谈见到大海的感受,其他同学听得仔细,眼睛里充满了对大海的向往。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学生能深切感受作者的情感,演唱起来就更加情真意切了。
二、表现体裁,彰显音色
音乐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可以很好地表现音乐的各种体裁,突出各种音色的特点。以唱歌为例,像《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三、开阔视野,注重体验
传统音乐教学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多媒体不但可以摆脱限制,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多媒体使各种行当的人物近距离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想象,很好地体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但使用媒体一定要恰到好处,如果为了炫耀媒体而使用媒体,那将脱离教材,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课堂将使学生眼花缭乱,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优化教学,赢得效果
音乐教学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即可以节省时间,扩大知识容量,又可以优化教学环节,赢得良好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的欣赏与听辨》时,由于先把四大主腔的音乐特点和情感特点分别制成了四张投影片,因此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辨赢得了时间,学生听的投入,玩得尽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使用电教媒体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學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幻灯、投影和录音录像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尤其是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