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生运动员人文素质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p418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人文教育的实质以及影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高校学生运动员人文素质的途径,旨在为我国体育教育领域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进一步社会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影响因素
  
  在人的诸多素质中,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的学生运动员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多种原因,在人文素质方面与高校普通大学生相比,明显存在劣势与不足。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一、人文素质对高校学生运动员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赛场既是技艺的较量又是心理的较量。在响亮的号角、狂舞的战旗、震天的擂鼓、声竭的呐喊下,无一不使运动员感受着强烈的外部刺激和比赛压力,或兴奋或衰竭,或稳定或逃避,这与运动员的责任感、道德感和心理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高度的责任感、道德感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人文文化素养不断陶冶之下形成的。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在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又可将这些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其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使其审美素养、文字表达能力、哲学思辩等能力大幅度提高,最终使其成为专业牢固、素质全面、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思维严密、适应能力较强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二、影响高校学生运动员人文素质的因素
  
  (一)教育的“工具意识”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和谐
  所谓教育的“工具意识”即仅仅从掌握和运用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功能,并由此在传授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重视传递“工具”而忽视人文教育。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偏重于知识的灌输、技术的训练,却忽视文化素养的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开始意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文化素养的教育只是停留在增加一二节人文教育课程或加强学校文科建设上,使人文素质教育实质上仍处于单一素质教育或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而这对人文素质本身就薄弱的高校学生运动员来说,这样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更显得空洞和苍白无力。
  
  (二)“特招生”文化素质的先天缺陷
  在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生长在学校体育母腹之中却具有竞技体育的性质,是和竞技体育有着天然联系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源于各省市体工队退役运动员、省市体校等未入选体工队一线队伍的学生、部分体工队在役运动员以及体育基础好的普通高中生,在进入高校前走的是竞技体育的路子。由于对竞技体育技术的追求以及进入省市体工队的第一选择,使得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偏于形式,导致因过多的重视技术潜能开发而忽视了文化素质培养。高校却因为看中了他们的优秀技术水平而对他们降低了分数要求,实行“特招”方式让其进人大学,作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来培养发展。所以,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大多数文化基础较薄弱,也使得极为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举步维艰。
  
  (三)学、训结合的难题
  普通高校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矛盾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很多人认为训练和学习并不矛盾,但是,至今国内尚没有高校在这两方面都做出突出成绩。由于我国各高校内部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更为严格,所以,他们在既要使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得到提高或保持,又要接受與自己能力不太符合的学习任务,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既不能像职业运动员一样把文化学习当作放松,又不能像一般大学生一样把训练当作休闲。他们在双重压力下摸索着前进。
  
  三、提高高校学生运动员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运动员的自我教育,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
  要充分尊重学生运动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自己的主动性,使学生素质的形成从外力作用的被动式促进变成自我培养的主动式升华。高水平运动队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的限制以及学校有关方面对他们的学习要求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差别较大,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就大打折扣。因此,结合高水平运动队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相对独立性,引导学生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深认识,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人文素质教育中去。
  
  (二)加强通识课程的学习,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等深层次学科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单纯的专业教育不同,它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讲,某一门科学技术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掌握,但人文科学的素养却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因此作为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生,由于情况的特殊性,更应在重视学科通识发展的同时,特别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应鼓励学生利用一般高校多学科的特点,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以扩大各学科的知识面,从而达到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的目的。
  
  (三)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确立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使其进入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应“少而精,要管用”。要在不大幅度增加学时的前提下,达到教育的目的。所开设的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运动员思想觉悟的提高,有利于其学识水平的提高;既要于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又要有利于个体的发展;课程内容既要有现实性,又要能对社会、个人的发展发挥长期效用。从课程体系看,历史、哲学等是知识型课程,文学艺术是情意型课程,语文是工具型课程,三方面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要以高水平运动队学生的主体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学风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文素质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结构,其形成主要靠修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这比某些强制性的教育更有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关怀自然、关怀生命的情感。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学风,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优化自然与物质环境。如校内教室、宿舍和训练场馆及所有公共场所要做到净化、绿化、美化,加强图书资料的建设和利用等。二是营造文化环境。如经常组织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类报告,举办高品位、高格调的活动,以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运动员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从而使其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品格得到提升,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和自身人格的完善。
  
  (五)提高教练员的人文素质
  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生运动员训练时间较长,又会经常出去打比赛,所以与教练员接触机会多。在学科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文素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同时,教练员因其特殊身份而对运动员产生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其品格、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启迪、引导与规范的作用。并且,对于一支优秀的运动队,教练员往往同学生融为一体,同样摸爬滚打,同样南征北战,同样为胜利欢呼,同样为战败沮丧。所以教练员的身教和言教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更广泛,更具体,更能引起运动员的共鸣。因此,高校体育管理者和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文化素养,言行一致,达到对学生“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目的。
  
  (六)强化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注重课外实践
  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以德为先,德育首位。道德人格是表明一个人整体道德人文素质和道德面貌的概念,它标志着一个人的道德责任,道德标准和文明行为的水平层次,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让高水平运动队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增强对国家、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学生就业与学校的生存发展,我们与有关企业一起,进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并取得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分析了目前影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各种原因,提出了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对策:认清自身优势,办出高职特色;增加经费投入,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开展就业指导
物流实训场所的建设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文章探讨了目前物流实训中存在的不足及国内高职院校所用到的实训设备和手段的特点,并对实训场所的软、硬件建设提出了相关
摘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显然应当从学生层次划分、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的选取与改进等方面进行变革,充分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作为实施者,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在变革中使高校计算机教学符合时代的特色。  关键字: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变革    “会使用电脑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已经成为毋庸质疑的观念。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国高校的所有专业都几乎开设了计算机基础
前几天,—位同事要上一堂科学汇报课,我有幸参与了整个的磨课过程,从试教一直听到正式上课。听课之后,感慨良多,心情无比郁闷,真没想到当今的小学科学教育已经到了如此悲哀的地步,以至于已经发誓不再写“牢骚文章”的我不得不再一次提起了笔。  执教老师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科学老师,编写过两套《科学》教材,并曾获过省科学教学比赛的一等奖,其理论功底与教学技艺可见一斑。他这次上课的内容是自己开发的,问题情境是把一根
高职美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与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其开阔胸境,并提升其人文修养,培养新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之策,方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进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历史学科教育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掘历史教材中的每一处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对传统美德教育的认知水平;然后寓思想于教学的具体内容,使其
为了践行我校“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与个性并存”的办学理念,进一步优化配置、多元整合我校的教育资源,提升我校教育管理的精品意识和创新能力,结合学习杜郎口教育教学模式,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我校七年级管委会展开了一次课堂教学改革。    实施课改很必要    七年级教育教学资源分析  生源分析:我校七年级现有学生2040人,其中住校生668人,走读生1376人;这些学生在智力、技能、情商等方面大部分发展较
摘要:文章借助泰勒的观点和对教学目标准确性的认识,以及范良火博士对教师教学知识的最重要来源的观点,尝试建构一种教师自我反思与同伴交流的一体模式,让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性的追求形成一种习惯,从而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学目标;自评;他评    教师是否“讲”得好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自我评价,也涉及学生、同行、专家等对教师教学的他人评价。评价的恰当,能调动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