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原点,发展学生思维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呼高效课堂的今天,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追求热闹的情境创设,华丽的课件制作,时髦的小组合作,却往往忽视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那就是回到数学知识的原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究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立足数学原点,发展学生思维。
  一、运用恰当的多媒体课件,追溯数学知识的原点
  在教学《面积的认识》一课时,多数老师按照教材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先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面,再抽象出平面图形,而忽略了面的多样性(平面曲面)和数学上面的形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为此我们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是这样来设计的:在学生找出身边物体的面后,还为学生提供水杯、球之类的物体,让他们亲自动手摸一摸,这些面既有平的,也有弯曲的,甚至还有凹凸不平的,为今后学习长方体圆柱体表面积做铺垫。然后从这些物体上抽象出平面图形,再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这些平面图形是怎么画出来:先出示一个点,移动成线段,线段分别平移或旋转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
  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水平还处于从直观向抽象转变的时期,如果作为一个知识点去讲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很显然难度过大。一个简短的课件演示,既降低了学生接受的难度,又为面的形成找到了数学根源,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烙印,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追溯数学知识的原点
  课堂教学是实施探究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为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过程,活用教材,拓宽探究空间,发展学生能力和思维。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一般的教学无非是先让学生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因为先学习2、5的倍数,受已有知识影响,多数学生会联想到与个位数字有关,再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记录数据观察等活动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最后归纳总结出他们的特征。虽然结论产生了,但是到底为什么3的倍数要看所有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而不能只看个位数字,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要让知识回到原点,必须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解决学生心中隐藏的问题。下面的课例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课始,先让学生判断部分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由此引出问题。
  (一)探究2、5的倍数为什么只看个位
  师:(出示图)把1个十也就是10根小棒2根2根地分,会是什么结果?
  师:既然十位上没有剩余,我们只需要分个位上的6根小棒,能分完吗?
  师:我们再来看24。(课件配合同步演示)
  师:第一个十2根2根的分,有剩余吗?那第2个十呢?
  生:也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师:十位上的2还需要观察吗?只需要把个位上的4根小棒继续分,有没有剩余?那5个十呢?7个十、8个十呢?………2个2个地分有没有剩余?说明了什么?
  生:十位上不管是几,只要2个2个地分,都不会有剩余。
  师:看来,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和它十位上的数无关,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
  师:再看一个三位数138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百位上的1也不需要观察呢?(课件同步演示)。用刚才的方法解释,5的倍数为什么也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就可以?
  (二)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师:16是不是3的倍数?个位上的6是3的倍数,为什么16不是3的倍数呢?(师同步示图)
  师:1个十2根2根的分,正好分完。那3根3根地分,会是什么结果?
  师:十位上没有正好分完,剩余了1根,个位上还有6根,我们要继续分……1根和6根合起来是7根,3根3根地分会是什么结果?
  师:7根再分就余1根。明白为什么16不是3的倍数了吧?
  师:再看24。24是不是3的倍数?
  生:24是3的倍数。
  师:个位上的4不是3的倍数,24却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拿出1号作业纸,自己动手分一分,画一画,弄明白为什么24是3的倍数。
  师:结合你分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4不是3的倍数,24却是3的倍数?(生说师总结,并同步展示课件。)
  师:再来看一个更大的数!(课件出示138)你能不能用刚才分一分、画一画的方法,来判断138是不是3的倍数?(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
  师:下面我们不用操作,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把450像刚才那样分一分,会是什么结果?
  生:4个一百根3根3根地分一共余4,5个十3个3个地分一共余5,4+5+0=9,9是3的倍数,450是3的倍数。(师示图)。
  师:回过头来梳理我们研究的这几个数(4个例子放在一个画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原来是几,剩下的数就是几。
  师:仔细观察!(隐去画面,只剩下面一组数)
  师:现在你找到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了吗?
  生:如果一个数各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完成意义建构。这样的课堂虽然占用了时间,但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质疑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两个课堂教学案例华丽情境少了,数学问题多了;低效活动少了,思考感悟多了;空泛提问少了,思维交流多了。作为一线教师,要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追求质朴与宁静,让数学知识回到原点,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其他文献
摘 要: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发展,要求教育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高中物理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展开物理学科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新的视角展开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新视角;有效性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只有在高中阶段打下良好的物理
摘 要: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同时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这就需要在高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应该不断地更新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手段、丰富德育制度,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德育。同时,应该加强校园氛围建设,使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社会、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德育;困
摘 要:高中化学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十分注重动手实验操作,同时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很多的化学仪器,而这些仪器,学生一旦操作不对,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教学事故。因此本文以介绍高中化学中的仪器为主要内容,重点阐明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仪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的实验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摘 要: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文以"食盐和纯碱的探究"为例,浅谈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化学;探究;情境;实验;能力  
12月1日,由国家林业局与中国人保财险共同主办的全国森林保险工作座谈会在浙江丽水召开。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中国人保财险及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农村工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重要保证,因此,学好语文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在教给学生应会的语文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是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不断提炼,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学生加强能力训练的意义和方法。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一线教学由原来的培养学生知识为主的目标,转变为现在的发展学生素质为主要方向的教学。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我们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与时俱进,及时作出调整,传统的讲授、灌输式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和需要,时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兴趣着手,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是目前教学中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情境;教学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让翻转课堂得以风靡世界,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引起了一场教育领域的革命。本文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例,讲述翻转的过程与优势,从而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教师先教,学生后练。教师利用电子教室进行全班性的示范操作,讲要点难点注意点;教师让学生演示,看学生是否会操作,如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正确地指导学生科学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广大初中物理老师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过程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从学前音乐教育而言,声乐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声乐不仅对歌唱水平有所要求,而且要讲究歌唱方法。因此,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开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