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激励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5396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励理论是组织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中广为应用。本文探讨了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及在运用过程中所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激励 激励理论 高校 学生管理
  
  一、激励及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就其词义而言,就是激发、鼓励之意。但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管理学看来,激励就是指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美国管理学家贝富尔森(B.Berelson)给激励所下的定义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等都构成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在心理学看来,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而在管理心理学看来,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总之,“激励就是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激励的根本任务就是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激发和调动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组织绩效。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曾对人的激励问题作过专题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有可能发挥到80%-90%,其间幅度差距达60%。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对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是专门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是强调通过各种激励方式充分挖掘人的潜能的理论。激励理论大体包括三类。
  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人们行为产生的原因即激励的起点和基础,分析揭示人们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是如何推动行为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类需求。此五类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上升的,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成为继续努力的动力。(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发现,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常和其對自己工作的满意度有关系。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他提出影响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3)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人的需要主要有三种:权力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不同的人对这三种基本需要的排列层次和所占比重是不一样的。(4)奥德弗的ERG理论。奥德弗认为,人有三个层次的基本需要: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该理论认为,同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较少时,一般会对这类需要产生更强烈的满足欲望。低一层次需要满足得越充分,对较高一层次的需要往往就会越强烈。在激发高层次需要之前,不一定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研究人的动机的产生到采取具体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激励问题”。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美国管理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他认为,人们只有在认为从事某项工作或实现某个目标对个人有意义,有价值,并预期自己所采取的行动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时,才会被激励起来,从而采取行动去实现这个预期的目标。期望理论可用(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这一公式来表示。(2)洛克的目标理论。该理论把目标看做一种激励因素,因为它可以让人们对目前的绩效与期望达到的目标进行比较。人们只要相信,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目标的,他们就会努力工作并实现目标。制定目标可以提高人的绩效水平。(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亚当斯的理论采用的是贡献律,认为工作报酬的合理性、公平性是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报酬的公平感是通过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产生的。因此,比较后得到的报酬相对值是判断公平与否的依据。
  3.综合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试图克服上述两种激励理论的片面性,更加全面地分析影响激励的各种因素。其主要包括(1)波特一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该模型是以“工作绩效”为核心,以“激励/努力——绩效——满意感”为轴线的。模型突出了工作绩效导致工作满意感的因果关系。(2)罗宾斯的综合激励模型。罗宾斯认为,激励体现为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或群体的多种需要为条件。所以激励涉及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努力、组织目标和个人需要(个人目标)。根据这一主线,他把关于激励的诸多因素整合起来,比较全面地表达了激励机制的关键条件。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就高校学生工作来说,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同激励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有着极为相似的一面。因此,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把激励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并不断发展,已成为一种客观要求。
  1.了解、引导、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内在要素或外在条件得不到满足时的生理失衡或心理紧张状态”。需要是维持个体自然生存和社会生存所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体验到。人的任何一种积极的行为活动,都有着其需要方面的根源。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管理者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则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高校学生个体需要、各类群体需要的多样性、差异性、层次性,具体分析了解某个群体或个体多样性需求中的优势需求,即在所有的需要中最为强烈、效价最高的某种需求。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多方面的特点:物质方面的需求——来自生活保障性的需求;情感、交往方面的需求——希望得到爱,有一种归属感,希望得到老师及同学的理解、关心和尊重;成就、荣誉方面的需求——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权利、发展方面的需求——希望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各种社团并担任社团领导,从而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政治方面的需求——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以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为例。高校中存在许多贫困的学生,其中不乏品学兼优者,因经济困难不但交不起学费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难以保障。贫困的学生首先有物质上的需求。他们希望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从而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生,并不就是那一群如新闻媒体所描述的单纯的“幸运儿”,而是一群处于一种矛盾、斗争的复杂心理状态的年轻人。助学贷款通过为贫困生提供经济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但是助学贷款也给贫困生带来不小的经济、精神压力,特别是对他们的个人未来预期有强烈的负面影响。较之于一般学生,贫困生在情感交往、荣誉成就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更希望获得归属感。总之,贫困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特殊的一群, 其需要更应得到老师的理解,更应得到正确的引导和一定程度的满足。
  2.理想激励
  所谓理想激励,即通过树立一种理想或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激励人们为之奋斗。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把理想激励作为重要手段加以运用。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说要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的远大理想,起码要寻找和坚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要有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决心以及回报社会的思想。当然,理想因人而异,因此在理想激励实施中要注意把崇高的社会理想与每个人的具体理想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包含在共同理想之中的个人理想才是崇高的、伟大的。
  3.目标激励
  目标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诱因,目标越明确,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观念越鲜明生动,吸引力越大。人的生命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追求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原有的目标实现以后,新的目标追求又会产生。而当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一致时,目标激励就能很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并促使个人关注组织的发展,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也较为认真负责。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不明、期望值不高就会导致迷惘徘徊、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而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同,由目标所激发的积极性也不同,因此,高校的管理应具有目标引导作用,注意借鉴“目标理论”和“期望理论”,将学生个人对目标的分散追求,集中于为本校、本院系共同奋斗的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考虑到目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目标的明确性和难度,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注意实施目标激励的循序渐进,使目标真正成为一种诱因,产生启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4.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身边的榜样更是有形的。榜样激励即用先进人物的优良品德来激励、感染、影响受教育者,使学生养成优良品德。榜样激励的方法是符合人的模仿心理和学习心理的。树立榜样时,一定要注意真实性,人为拔高的典型,学生是不能接受的。唯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过硬的先进榜样学生才会接受。同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应树立多方面的学生典型榜样,让每种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榜样。
  5.参与和竞争激励
  参与就是要求每个成员贡献出自己的经验、意见和办法,一起协商、切磋,以便做出最佳决策。人的本性是倾向于自主的,都有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愿望。大学时代正值人走向独立、自主的时期,参与意识尤为强烈。因而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班级管理,使之由消极的被管理者变成积极的管理者。
  在班级中,竞争是客观存在的。青年学生的进取心很强,竞争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合理竞争不仅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既要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一个的学生个体,更要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学生群体,自觉地把群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化为激励要素,尤其要把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化为重要的激励要素。不仅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激发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在班级中多搞些小群体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活动,从而使班级管理有更高的效能。
  6.公平激励
  根据激励的“公平理论”,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具有高度的公平意识,充分认识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对于调动个体积极性的巨大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既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马太效应,做到同等待人、不偏不倚。当然,我们知道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是要做到尽量的公平,特别是学生心理上的公平,让学生感到管理者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没有对谁有特殊待遇,也没有歧视哪位学生,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是被一视同仁的。
  7.情感激励
  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因素来影响教育对象的情感以提高其理性认识、培养其健康情感。在做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时,要达到教育人、激励人的最佳效果,必须考虑到人的情感因素。教育者必须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真意切、情理结合,要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需要。管理者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困难学生的疾苦,帮助他们解決困难;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注重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关心、理解、信任学生,使之在情感上接受管理者,增加信任感。
  
  三、激励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单一的激励手段。选择正确的激励方法
  各种激励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互为补充的。而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因此单一的、流于形式的激励方法就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如果只是以单种激励方法来管理学生,不但不能形成各种方法之间的有效统一,也不能使它们有机地配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不同的对象,因人而异实施具体的激励方式,对传统的激励方法进行分析与选择,确定主要的方法和辅助的方法;要对各种方法进行定位,确定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使各种方法形成有机的整体,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意激励的时效性
  激励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人的动机不断得到激发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标而维持在一种兴奋状态中,从而产生驱动力。因此,激励要掌握最佳时机,时机恰当有利于提高激励的效果。激励要做到及时性,离行为发生不能间隔太久,过期的激励会使人产生一种淡漠心理,使效果打折。
  3.合理采用正负激励,正确把握激励的“度”
  在强化激励过程中,正激励固然重要,负激励也不应忽视。负激励的合理运用可以起到克服错误、惩前毖后的作用,是正激励的重要补充。但鉴于负激励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在思想教育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会使个别同学产生逆反心理和挫折感,因而应该慎用。在学生工作中实施激励行为时应该把正激励与负激励巧妙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
  4.建立合理的信息反馈机制,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和效率
  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要注意提高激励结果的有效性和激励效率。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激励的效果,使激励成为高效率的激励,因此要建立合理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地调查与把握激励的正、负两方面的效果,采取强化和抑制等方法加以调整,是激励学生过程中形成信息反馈的核心。因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辅导员、科任教师要重视信息调查工作,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工作,同时,为了保证信息反馈的顺利进行,还必须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反馈机制。
  总之,大学生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健全的机制、完善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正确的激励措施,更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造就更多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灵活运用,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佳华,王庭,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7(2)
  [2]李健,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3]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4]戚加化,关于激励[J]北方经济,2000(22)
  [5]孙俊岭,西方激励理论探析[J],学术交流,2000,(3)
  [6]王佑锋,邢艳利,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T],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8),
  [7]王勇,论激励理论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1(1)
  [8]刘奎,胡俊丽,激励理论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应用指导[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6)
  [9]付磊,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培养工作中的运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1)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与丝裂霉素C在兔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兔青光眼造模后,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随机选择一眼行青光眼滤过术,巩膜瓣下应用生理盐水(简称T
目的: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其家属在院前发病至到达医院这段时间的应对过程,构建院前应对模式,解明其院前应对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其家属
学位
目的: JMJD2A(Jumonji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2A)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家族的成员,可以催化H3K9、H3K36与H1.4K26发生去甲基化。适当的JMJD2A的表达,可维持组蛋白赖氨酸甲
[摘要]本文基于90后大学生的择业特征,从就业理念、就业指导内容、就业指导方式和就业指导队伍等方面,淺析90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改革。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择 择业观 就业指导    对于高校来说,2008年是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90后(出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时至今日,90后已经成为大学学生主体,第一届90后大学生也即将面临就业。  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牢把握保质保量这一招生录取工作第一要务,同时从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出发,按照国家政策把有潜力的有志青年选拔到高等学府深造;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兼顾当前和长远、本地和外地,重点和一般、文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源源不断选拔、培养、输出优秀人才。  要不断深化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规律的认识和
[摘要]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中国高校传统的尊师重道的师生关系日益淡化。分析师生关系淡化的原因,寻求相应的对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师生关系 淡化 原因 对策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讲课、听课以及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自古以来,我国民众就重视教育,也很尊重教师,素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学生乃至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对教师都很尊重。但是,
学位
[摘要]大学新生的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而言,是整个大学教育工作的基础,而新生辅导员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责任重大。本文针对当前大学新生呈现出来的特点,结合笔者自身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提出了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新生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大学新生 辅导员 学生教育    送走了所带班的第二届毕业生,不经意间,做学生管理工作也已近7年了,通过这几年工作实践,我
记者:刘剑平博士,您好。您曾经于1999年到2000年期间,到美国著名的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并深入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律和交易规则。今天希望你能够就我国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