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师生关系淡化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7761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中国高校传统的尊师重道的师生关系日益淡化。分析师生关系淡化的原因,寻求相应的对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师生关系 淡化 原因 对策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讲课、听课以及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自古以来,我国民众就重视教育,也很尊重教师,素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学生乃至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对教师都很尊重。但是,当前很多大学生对教师尊重意识逐渐淡化。很多老师在不断地抱怨和批判大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而同样有很多大学生也在抱怨大学老师的无趣和呆板,他们对老师尊崇的态度只停留在了中小学时代。笔者试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层面对大学师生关系淡化的成因分别进行分析,并依次提出改善大学师生关系的相应对策。
  
  一、大学师生关系淡化的主要原因
  
  大学师生关系淡化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层面探讨。
  
  (一)教师方面
  1.角色定位有偏差
  部分教师仍受封建思想影响,心理上存在居高临下的“教师中心”或“权利主义”的倾向,在课堂上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但当代的大学生民主、平等意识增强,对教师自尊白大的行为很是反感。
  2.重科研轻讲课
  相对于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关注重心发生了转移,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过分关注科研,甚至规定每种级别的教师每年要发表几篇核心期刊的论文。教师备课时间和对课堂的精力投入相应较少。
  3.填鸭式教学仍大量存在
  有些教师虽然是名校博士毕业,但拥有知识和传授知识本身不是一个概念。有些高校教师很善于考试,善于写论文,但却不善于讲课。很多高校教师只能从事些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这些被“填”的“鸭子”早已对此很厌倦,更不会对这样的教师产生尊敬的心情。
  
  (二)学生方面
  1.对教师的期望值有落差
  中小学生自身掌握的知识量比较少且不成体系,而身为成年人的中小学教师自身已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完备的知识体系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再加上父母的引导和社会的影响,中小学生很容易对教师产生崇拜、尊重之心。但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自身已经掌握了更为丰富的知识,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敢于怀疑和挑战权威,所以他们对教师的尊重开始逐渐淡化。
  2.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加
  在大学校园,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都成了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和来源,而听教师讲课只成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渠道之一。
  
  (三)学校方面
  1.生师比过大
  自高校扩招以来,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许多高校都是合班上课。一个老师上课时面对着上百个学生,下了课还要忙自己的科研,于是和学生交往的空间很小。很多学校生师比达60:1,单科生师比达400:1。
  2.上课制度的强制性
  大学各个教师讲课水平差异很大,但由于学生处、教务处、学院等部门要求学生不得旷课,所以,很多大学生不能去听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只能去听教务处排好的老师的课,由此容易造成学生和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之间的心理对抗。
  3.教材内容特点
  根据南京大学于秀兰教授的调查,70%的学生认为所学的课程内容没用,30%的教师认为自己所教的内容价值不大,教材趣味性不强。
  
  二、改善师生关系的对策
  
  尽管师生关系受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的存在也为改善师生关系提供了切入点与突破口。
  
  (一)教师方面
  1.树立民主思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尊重他们的感受、思想和意愿,放下架子,走向学生,与学生友好相处。
  2.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
  不断进修,学习新的授课知识。压缩以讲授为主的单向填鸭式教学,增加生动活泼的多种授课方式。比如适当增加学生分组讨论课、启发式授课等。
  3.拓展授课内容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不断吸取新知识,不仅要更新本学科的知识,还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树立知识上的实质性权威。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准提升了,学生才会尊重、信赖教师,主动与之交往。
  
  (二)学生方面
  1.尽快适应大学的听课方式
  教师大多从事大规模的教学,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要求。因此,当不能改变它的时候就要尽快适应它。
  2.主动和老师沟通
  由于高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团体不断增大,个人精力很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所以,学生应凸显主体性,发挥自主意识,主动与教师坦诚地交流、沟通。
  3.培养自学能力
  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不能把学习的期望完全依赖在教师的身上,关建应靠自己,有问题可通过课间询问、电话、电子信箱等手段与老师沟通和交流。
  
  (三)学校方面
  1.调整对教师的考核内容
  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不仅要重视科研,还要重视大学生课堂。可以设立讲课最受欢迎奖,按一定比例评奖,并且奖励的额度要大,至少不能少于发表論文的奖励力度。
  2.改革课程设置
  高校要积极改革现行的课程设置模式,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需要的课程设置及调整机制;选取实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教材。
  3.制定师生交往制度
  高校应该在管理制度上对师生之间沟通的次数和方式做出一些规定,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等。
  4.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活动,要求教师尽量多地参加学生活动,如设立实践指导教师,让师生同台演出、教师深入寝室等,增加师生交往的频率,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团结。
  5.制定灵活的听课、选课制度
  在几门专业课必选的前提下,大学生可以选择去听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师生关系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方面的,也有教师方面的,还有学生方面的。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改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杨照芳,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与构建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4)
  [2]赵昆艳,高校扩招后的师生关系新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3]周业安,彭国存,利俊荣,浅议高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4]赵昆艳,高校扩招后的师生关系新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其他文献
美丽的鲤鱼湖遭受了癞皮蛇的祸害,小鲤鱼泡泡被迫离开家乡,寻找龙的力量。他先后结识了胆小的双面龟、傲气的阿酷、娇柔的小美美,和他们建立了真挚的情谊。泡泡和伙伴们经历了种种考验,终于找齐了金、木、水、火、土五片龙鳞,飞跃了神奇的龙门,既战胜了邪恶的癞皮蛇,又战胜了自我,让鲤鱼湖恢复了昔日的美丽。    泡泡     泡泡的本领很特别:能吐出许多五颜六色的泡泡。他单纯、热情、善良、执著,对什么都感兴趣,
期刊
[摘 要]重视数学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把45分钟作为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阵地,课堂上要掌握好时间,决不浪费,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 难题 解题 思考 质量 提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行为损害为特征,发病率随着世界老年人
[摘要]福建省转变发展战略环境,进行海西建设,激活了福建人才市场,高职学生就业面,临这一机遇,我们需研究如何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良好的高职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就业    一、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    (一)战略机遇  2009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八届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涵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与丝裂霉素C在兔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兔青光眼造模后,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随机选择一眼行青光眼滤过术,巩膜瓣下应用生理盐水(简称T
目的: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其家属在院前发病至到达医院这段时间的应对过程,构建院前应对模式,解明其院前应对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其家属
学位
目的: JMJD2A(Jumonji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2A)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家族的成员,可以催化H3K9、H3K36与H1.4K26发生去甲基化。适当的JMJD2A的表达,可维持组蛋白赖氨酸甲
[摘要]本文基于90后大学生的择业特征,从就业理念、就业指导内容、就业指导方式和就业指导队伍等方面,淺析90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改革。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择 择业观 就业指导    对于高校来说,2008年是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90后(出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时至今日,90后已经成为大学学生主体,第一届90后大学生也即将面临就业。  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牢把握保质保量这一招生录取工作第一要务,同时从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出发,按照国家政策把有潜力的有志青年选拔到高等学府深造;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兼顾当前和长远、本地和外地,重点和一般、文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源源不断选拔、培养、输出优秀人才。  要不断深化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规律的认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