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时间问题
   看看学生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就知道,学生一天里学习,生活快节奏,一周没有星期六,甚至难有星期日。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正如学生顺口溜所写的:“星期一,走向深渊;星期二,路漫漫;星期三,夜茫茫;星期四,黎明前的黑暗;星期五,归心似箭;星期六,胜利大逃亡;星期日,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学生没有自由的天地,没有闲暇的时间,课外阅读从何谈起?
   二、兴趣问题
   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水平、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兴趣有年龄差异,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学生的课外读物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读物中占据首位的不是名家的文学作品,而是一些充斥社会的东洋卡通书、港台言情小说或武打小说、离奇侦探故事等等。许多中学生对于一些情节荒诞离奇、低级庸俗、文字粗糙拙劣,甚至不堪入目的作品感兴趣。还有大多数学生更喜欢影视,冲淡了读书看报的兴趣。影视自然有诸多优势,但它重塑的视觉艺术形象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远不如文字那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学生自己想象的思维空间缩小,就谈不上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书源及阅读环境问题
   学生课外阅读的书源通常来源于学校图书室(包括阅览室)、校外租借、自购订阅。学校图书室一般与学生作息一致。学生放学、休假日图书室不开放,而且图书室、阅览室无论是面积还是作息时间,或者环境都不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理想选择。再说租书屋吧,里面的书多半是武打、言情、通俗之类供消遣的书,文学经典作品很少。再说家长想买的书更多的是“应试”方面的书,甚至有些家长不准许学生读课外书,他们认为是“闲书”,会影响学习。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在实践指导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一)确立课外阅读的基本原则
   我认为课外阅读原则第一要义是从不读到读,从读到爱读,会读;第二要义是变盲目地读为有计划地读。第三要义是从低层向高层次读。
   (二)掌握阅读的必要知识
   掌握必要的阅读知识,如构成阅读能力的因素,阅读的分类,阅读的层次等,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会如虎添翼,少走弯路。
   (三)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引进课外阅读作品,予以推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诱导,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产生兴趣。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应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等具体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才能充分显效。过程指导中应注意突出以下几个环节:
   一、指导学生选好读物
   古人云:“书富如大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当然也不能过分狭窄,因为“尚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语)。要精读与博采相结合。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典范,适合青少年阅读发展为标准。当然新课标所推荐的名家名著应是我们的首选,高雅的文学作品是我们选择的主类,允许兼容其他。
   二、指导课外阅读的形式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指导
   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结合语文教学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效果极佳。例如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指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水浒》的特点。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经过对集体创作的再加工,出色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杨志、吴用、鲁达、李逵等众多英雄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狰狞面目,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结构上作者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故事完整,情节紧张,细节描写真实、细腻,语言口语化、个性化,生动传神。
   2.适当安排课时指导
   一般每周安排一节课为宜。可边指导边阅读,或自由阅读。近两年来,我校也为实施新课标的七年级、八年级各班专门开设了阅读课,教师可在这节课里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边指导边阅读,或先指导再带学生去阅读。这十分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逐渐养成。我们应该加强指导的计划性,充分利用好这节课,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纪律性和自觉性。
   3.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
   这应该是值得我们普遍推行的一种课外阅读指导形式。让学生按阅读兴趣、爱好相近的自由组合,也可按学习小组或居地相邻组合。阅读内容可以统一推荐和自由选择相结合。要选好小组长,并做好他们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其他文献
一、语言美    语文课文所表达的自然、社会、艺术之美,多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之中,不同体裁的文章,其语言各具独特的艺术色彩。教学中,透过课文优美的语言,对那些表情达意、深含哲理的语句一定要细心揣摩品味,悟出其美妙之处,是提高学生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例如朱自清的《春》写了“嫩嫩的,绿绿的”的春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春花,“带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的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的春
期刊
《专题·气象物候》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个专题学习。本专题内容丰富,头绪繁多,特别是涉及到地理、生物、气象等知识,有一定的跨学科性,初次接触者可能不知从何处着手。本人对这一专题的教学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之友。本专题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经过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
期刊
小院里种了一棵常绿树,父亲管它叫菩提,可对它为何叫菩提,父亲只字未提,为这,我好长时间一直“耿耿于怀”。可这个心结并没阻挡我对这个伟岸伙伴的喜爱之情。因为他陪我度过了内容并不丰富的童年,在他的庇护下乘凉,嬉戏,读书,发呆,幻想。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现在离开故土在外谋生的我,心被淅淅沥沥的春雨涮的索然寡味,百无聊赖中,来到还不曾走遍的校园,去寻找熟悉的生命气息。   空旷的校园,飘着五颜六
期刊
一、灵活运用授课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开放性原则:美国教育学家科勒涅克曾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句话阐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语文教学对象是处在网络时代的学生,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存在于网络上的活生生的语言,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生活言语。   创新性原则:语文创新性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动脑筋发现、分析、解决教学中的新
期刊
小说和散文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小说是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生动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并以程度不同的虚构想象为创作基础的文学体裁。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金人王若虚在《滹南遗老集》中说:“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何如?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这段话用在小说和散文两种文体的密不可分关系上最适合
期刊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以前那种课堂教学只唯教参的理解为上,不考虑学生自己的领会如何的做法的棒喝。尊重学生自己独特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肯定和强化学生有时并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和看法,而是要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并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见解的习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学生,我们不能苛
期刊
一、目前农村中学作文批改的现状   1.消极应付。批是批了,改也改了,但只是浮光掠影地写上一些不着边际的评语;有指导,有讲评,但往往是隔篇进行;浏览一遍,打一个分;两本作文本交替使用,打作文批改的持久战。显然这些做法还是停留在消极应付这个表面。   2.面批难以推广。由于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老师教学时间紧张,面批只能个别进行,在实际中很难做到,更谈不上推广。   3.精批细改一部分,其他略批,
期刊
一、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录音、录像、图片资料等以声传情,以形达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配乐朗读结合录像的方式。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一句句优美的语句缓缓而出,一幅幅优美的画
期刊
什么是“语文味”?怎样使课堂多一些“语文味”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在认真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立足语文课堂,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有效训练。   1、关注语言表达,引发学生的美感体验   教学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是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但这个环节常常只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紧接下来的“怎么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
期刊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认为: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