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语言特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为语文正本清源,帮助我们认识语文教学的本质,正如潘新和在《表现与存在》中指出的那样——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通过各种《课标》解读和培训研讨,大家都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要从“教课文”转向“教课程”,要从“理解语言内容”转向“学习语言形式”,要从注重内容情感体验的“语意教学”转向言意共生的“语用教学”。在教学实际中,当面对具体文本的时候,如何切实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落实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理念呢?在此以《那只松鼠》课例研究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关注文本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那只松鼠》是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那只松鼠”为线索,按照“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的过程展开叙写。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真情,人物情感跌宕起伏。父亲逮到松鼠由异常兴奋到矛盾重重,放了松鼠由得意忘形到忐忑不安,最终在女儿饱含深情的追问下如释重负。父亲自觉放松鼠的行为折射出高尚的情操,女儿对小松鼠命运的关注反映了她心地的善良、纯洁。为了转变观念,将语用教学思想落实在课堂教学行为中,我们在备课时深入思考,用心研读教材: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篇课文的语用教学价值点在何处?内容理解与语用训练结合点在哪里?语用训练如何一步一步落实?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反复研讨,教学设计逐步形成。
  一、目标确定导向语用训练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目标定位准确才能让教学行为不偏离方向。在当下,教什么比怎么教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教什么定位不准,在怎么教上花再多工夫也是枉然,所以教学研讨首先从“课时目标”的确定开始。通常我们会为本课教学设计以下几项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3)感受作者和女儿对小动物的关爱。纵观以上目标,关注的都是对文本故事内容的理解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目标定位并没有跳出“语意教学”的桎梏。因此,我们反复研读文本,发现文本语言表达的特点,然后确定一项关于“语用教学”的课时目标。
  1.研讨文本,发现语言特点
  聪明的语文教师总是善于透过文本的语言内容看到文本的语言形式,找准理解内容与学习语用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发现中,体会语言表达的奥妙,习得语言运用的方法。反复阅读《那只松鼠》,品味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从篇章结构看,文章采用了首尾照应的方式,紧扣题目,以“那只松鼠”开头,又以“那只松鼠”结束全文;在逮松鼠这部分,作者采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被困在网袋里可怜巴巴的松鼠,再写作者逮松鼠的经过。课文有两条交织的线索:一条是以作者“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及其情感变化为线索的;一条是以小松鼠被逮住前后的变化为线索来展开的,即被逮住前的“活泼伶俐”,被逮住时的“可怜巴巴”,被放回树林后的“兴奋快活”。作者对被逮住前的“活泼伶俐”和被逮住时的“可怜巴巴”都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而把松鼠被放回树林后的快活情景作为留白,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从段落的结构方式、叙写方法上看,第3段紧紧围绕“活泼伶俐”这个中心词写;第1、4、5段紧紧围绕“可怜巴巴”这个中心词写。从遣词造句的“新”“好”“特”方面看,“蹿”“跳”“逃”等动作描写,“唆”等拟声词的运用,“圆球”等外貌描写,“小精灵”“小俘虏”等称呼,以及神态描写和“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求救”等句式,还有多处意犹未尽的省略号的运用等,越是深入解读,越会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形式上并不乏亮点。
  2.精心筛选,确定语用训练点
  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点究竟如何确定呢?我们知道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符合课程标准年段目标的要求,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生的可接受度,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课标》对小学中段的要求,以及训练点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空泛等,在大家充分讨论后,确定以段的训练为主,确定把发现作者围绕中心词展开描写的方法并尝试“围绕中心词写一段话”确定为本课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并列入课时目标中。最后,形成本课教学的课时目标:(1)学习抓关键词理解段落,体会情感。(2)练习围绕一个中心词写一段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小动物的关爱。
  二、教学过程落实语用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悟写法
  第3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作者写逮松鼠的过程中,围绕一系列的动作写出松鼠的活泼伶俐。教师通过“四读”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遍读,找到写小松鼠的段落中心词“活泼伶俐”;第二遍读,抓住关键词体会松鼠的“活泼伶俐”;第三遍读,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感情;第四遍读,发现这段话在表达上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活动,表面上看,学生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但是实际所指向的不但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教师与文本对话后所确定的“语用内容”。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出这段话的写作“秘妙”:作者主要是抓住准确的动作描写来表现松鼠的“活泼伶俐”,而且整段话都是围绕中心词“活泼伶俐”来写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文本表达的“秘妙”。
  2.合作学习第1、4、5段,仿写法
  课文第1、4、5自然段紧紧围绕中心词“可怜巴巴”展开描写。教学这部分时,让学生运用学习第3自然段时的“四读”法,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出示小组学习提示:
  一读:找出关键词,写写体会,在组内交流。
  二读:体会关键词。
  三读: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四读:找找文章背后写的秘密。
  学生运用学法,通过合作学习,找出这3段话的中心词“可怜巴巴”,然后分别抓住“绝望”“抗拒”“乞求”“一动不动”“小俘虏”“直盯盯”“望”等关键词语体会松鼠被困在网袋里时的“可怜巴巴”。这时,老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只躺在网袋里的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看似在进行角色体验、情感体验,实际是让学生在说话时尝试仿照第3自然段“抓动作和围绕一个词语表达”的方法来练习说话。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典型句式“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 ,像是 ,像是 ”进行迁移练习。最后再自主发现,这里写松鼠的秘妙是,重点对神态进行描写。这部分的教学,巧妙利用了文本的表达特点,摒除对课文串讲串问的教学弊病,不仅对重点段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运用,同时加深对“围绕中心词写一段话”这一表达特点的认识。
  3.巧用课文留白,当堂迁移运用
  松鼠被逮住前“活泼伶俐”,被逮住后“可怜巴巴”,被放回树林后的“兴奋快活”,作者对被逮住前的“活泼伶俐”和被逮住时的“可怜巴巴”都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写,而松鼠被放回树林后的快活情景没有进行描写,此处留白带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我们敏锐地利用此处留白,设计课堂小练笔,让学生迁移运用。
  “松鼠被逮住前是那样的活泼伶俐,逮住后变得如此的可怜巴巴,此时小松鼠被放回树林重获自由,回到密林深处后,又会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出示句式“瞧,小松鼠多么____!”学生纷纷说出“自由、快乐、幸福”等许多中心词,然后让学生自由想象:小松鼠回到树林,见到亲人和同伴时是怎样的情景?先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词语,再围绕这个中心词,抓住小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等写一段话。这样的练笔,将文本内容的理解、关爱动物的情感升华和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有机整合在一起,可谓一举多得,言意共生。
  本课教学在“关注语言特点,落实语用训练”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准确定位训练目标,找准内容理解与语用训练的最佳结合点,而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段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以语言特点最突出、最值得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文段作为落脚点,抓关键词理解内容,从扶到放,学以致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用词的方法。“围绕中心词写一段话”的训练有层次,通过“抓特点,悟写法”“想象说话,仿写法”“个性表现,创意写练”引导学生从悟到仿,从仿到创,实践迁移,训练有梯度,有实效。课堂教学中语言内容与形式多次交织起来,或以语言内容带语言形式,或以语言形式带语言内容,从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上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从学过到学会,习得语言,习得方法,为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一娴.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13(01).
  ?誗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建模是指对某种事物的除与数学相关的其他特征进行抽象化,让其变得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使得事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更加清晰明了。学生在其数学学习中所用到的定理公式等大多都是通过数学建模而得来的。数学建模思想对简化问题、梳理事物的复杂关系有较好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较为简单,难以弄懂也没必要弄懂事物之间存在的各项复杂关系,数学建模思想则只需考虑事物间的数学关系,使问题简化,降低了问题难度,
摘 要:玩教具在幼儿成长的过程当中为幼儿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玩教具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幼儿在幼儿园能够实现全面综合的发展,幼儿园教具的开发越来越被重视,幼儿园玩教具的开发与管理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就农村幼儿园玩教具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进行研究,希望对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玩教具;开发;管理 
说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每个数学教师心里都明白,但是我自己总结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学生学得快乐,教师导得快乐,孩子考得快乐!只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学校和家长都注重孩子考得高分,这样家长就非常的快乐。找到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学习四年级“三角形”一章时,听前辈们说,这一章内容很难,孩子很难学,对于一个从来
摘 要: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包含着不少历史内容。这与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情感产生了不小的撞击。而“学案导学”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的要求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更注重学生独立的思考。鉴于教学新范式改革和品德教学的思考,通过明确目标、布置任务、课堂调整、巧用评价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
摘 要:幼儿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用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全新理念,看待幼儿教育的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的改革”。从幼儿园课改应遵循的原则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幼儿教师理清思路,推进幼儿园课改的步伐。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资源;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的改革”,而课程建设是一个从更新观念,到观念如何转化行为的探索过程。幼儿园课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一门比较倾向于室外教学的活动课,所以要想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而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者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德育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还能够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责任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思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这种积极愉悦的因素始终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激情引趣;激发欲望;激励想象  语文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学习。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着眼自主,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一节语文课,学生是否乐学,关键看
摘 要: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高尚而神圣的职业,做一个成功的班主任秘诀只有一个字“爱”。理解是教育的灵魂,师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启迪是教育的智慧,期待是对学生最大的关爱。班主任对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关爱、耐心、热情、启迪,教师的爱是神奇而有魅力的。  关键词:秘诀;师爱;理解;爱护;启迪;期待;神奇  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高尚而神圣的职业,他们像辛勤的园丁,不畏严寒、不惧酷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严谨、注重创新的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构建融互动性、协作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应该充分地放权,充分地让师生互动、合作和探究,充分地由扶到放,引领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捕捉到更多,享受到更多,收获到更多。  关键词:互动;放权;合作探究;由扶到放  常常激动于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和探究的氛围渐渐浓厚,课堂的气温渐渐炙热,教学的走向趋
【案例】  师:同学们,学了《兰兰过桥》一课后,让大家把自己设计的桥梁画下来,我想你们早都画好了,准备一下,把你设计的桥梁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分享你的成果。  (瞬时,那么多胖乎乎的小手举起来了,我眼睛都看花了,也不知道该叫谁,从他们的动作、表情,特别是眼神里可以发现:请老师允许我第一个和大家交流!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一颗颗激动的心,一个个求职的欲望,拨动了我的心弦。太难了,我不愿意伤害任何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