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践分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1u2n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媒介,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以及知识的学习、引导都具有重要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要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要明白“有效问题”才是教学过程中最有用的。针对教师提问的问题,教师还应当为其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自主学习。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据此,本文将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践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实践分析
  新课改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有了具体的要求。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一个良好的数学思考环境的塑造。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创建有效问题情境,并且对创建的方法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接下来,将重点介绍几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以便于日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独立的数学思维。
  一、通过游戏形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抑制力比较薄弱,他们对学习往往是从兴趣出发。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不是非常浓厚,而对于玩游戏却格外的着迷,教师要善于将学习融入进学生所喜爱的事物当中,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调动,并且还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将有效问题与游戏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为学生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创造一个愉快的数学教学情景,使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数学。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这一课为例,这节课内容主要是要学生对于方向有个明确的认识,并且能准确识别一个点的位置方向角度等。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可以组织到操场,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游戏主要是教师用粉笔在地上标志出方向,画出坐标线,并且将两个学生安排在不同的位置点上,再安排一名学生在原点处;紧接着教师发出指令,让原点处学生指出东南方向45°的朋友是哪个,这是以原点处学生寻找正确为获胜。學生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游戏形式从而对《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有个很深刻的学习印象,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乐趣。
  二、结合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知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学习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学习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更好的应用。教师应当始终记住这一点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日常生活为教学的情境,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要学生对于数据的统计以及事件发生的概率测算进行一个很好的掌握。教师在上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个任务:针对今天整个班级穿衣服颜色相同的学生进行具体数量上的统计,并且将统计出来的数据绘制成统计表,并且向学生提问穿哪种颜色衣服的学生最多?占全班的比例是多少?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教师的问题进行观察并且绘制图表,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具有重要的帮助,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了一个有效的锻炼。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生的教学也是一种有效方式方法之一。
  三、加强问题情境设置的层次性与阶段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抛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严格的层次性。只有具有良好的层次性,才能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由浅入深。超出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设置的问题教学情境就没有任何意义,最后也只能呈现出教师自问自答的模式。因此,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有效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阶段性。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一课为例,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就应当讲究层次性、阶段性,在每个学习阶段提出相应的问题,由浅入深。首先,在刚刚切入本课的主题时,也就是圆的认识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圆”的例子。进而到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阶段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指出自行车轮胎当中的半径和直径。再到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学习阶段之后,教师将正方形与圆的图形进行结合,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从而由浅入深,向学生提问正方形与圆的关系,学生在以上的学习之后,再通过观察就能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这样一来,在教师的整个提问环节中,凸显出了层次性与阶段性,对于学生逐步学习知识、由浅入深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四、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改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使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方法。教师对于有效问题情境的设置也应当深入研究。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结合学生平常的生活来达到情境体验以及在此过程中必须重视阶段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虹辉,周春燕,赖小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C].教育学教科研成果展示,2018.10.
  [2]陈赛霜,倪青,童建芬.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的课堂实践研究——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7:78.
  [3]楚秉晶.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情境策略——以“圆”的教学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9,197(09):9-13.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下国内教育推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重要教学目标便是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因为运算能力是构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占地位也是极为关键的。因此,本文针对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现状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对策  1关于当前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现状概述  1.1感知数据能力弱  小学数学实际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感知数字能力水平整体较弱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育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当下,它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阅读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性,并简单介绍了初中阅读教育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阅读教学的开展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想象力和问题意识的教学内容。所以,
试卷讲评课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课型,尤其到了单元的整理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阶段甚至变成了主要的课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数学试卷讲评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试卷讲评课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对某一单元或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上好试卷讲评课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去考虑。
期刊
◆摘 要: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获得数学能力重要场合,课堂中采用的教学组织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有直接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探索开放教学内涵,应用开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开放”;教学活动;参与  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形式正在由闭塞走向开放,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固化。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组织形式的单一化,解题方法的公式化,教学过程的
◆摘 要:从根本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志愿服务两者的理念是有效融合,高度统一的,并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向起到积极有效的引领作用,而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在实践上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充分的培育和有效践行。所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中心,进一步针对志愿服务内容进行有效深化和丰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切实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载体作用,有效建立健全大学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重大,直接关乎学生能否学好之后的数学知识,也关乎学生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与逻辑思维。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探析,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奋斗在教学道路上的同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  应用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应用题的教学会影响学生之后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影响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性学科,其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备更好的创造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手段,而是小学数学新课标改革后对教师数学教学的一项具有创新性质的教学要求,其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培养成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老师仅仅简单地将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品质学校的概念与建设策略,高品质学校建设策略包括培育高品质管理团队,锤炼高品质教师队伍,打造高品质保障队伍,构筑高品质顶层设计,实施高品质课程建设,凸显高品质立德树人,构建高品质学校治理体系,形成高品质特色品牌,沉淀高品质学校文化等。  ◆关键词:高品质学校;建设策略  一、问题缘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